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日语歌曲在日语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理论依据入手,并结合实例,通过分析日语歌曲辅助日语学习应用原理,提出日语歌曲对日语学习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日语会话是商务日语专业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日语会话教学改革更是屡屡被提及。日语会话课程的教学改革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单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而是要做到在整合日语精读、日语会话、日语视听等课程的前提下进行会话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特别是在整合日语会话与日语精读课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阶段性"日语会话实践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3.
应用型日语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日语专业文理科学生兼招的特点以及新版日语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应用型日语培养两类人才:第一类是日语语言功底扎实,语言文学及文化知识雄厚的日语语言文学学术型人才;第二类是日语语言功底扎实,日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强,具有一定计算机应用知识、科技知识和经济贸易知识的应用型日语人才。  相似文献   

4.
跨文化教育在日语教学中的开展,对于提升学生日语语言素养以及日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在日语教学中开展跨文化教育以及如何提升日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质量,是日语语言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与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与论述了日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并对跨文化教育在日语教学中的开展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学习日语的最终目的在于能够用日语进行流畅的表达和交流。采用多种形式的日语口语训练,提升学生的日语口语交际能力,是当今高校日语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在实际验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的日语教学实践经验,针对现阶段日语口语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提升基础日语口语能力的实践研究方式。  相似文献   

6.
对日语初学者词汇教学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日语词汇构成、日语读音分类,打开日语词汇记忆的思路,以日语初学者为例,结合教学经验和科学的遗忘规律,展开对日语初学者词汇教学的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7.
《基础日语》作为日语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整个日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日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有着密切的联系,面对社会需求,基础日语教学应从社会需求出发,转变教学观念,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达到日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8.
敬语是日语的一大特点,在世界各国语言中确有敬语的存在,但像日语中将敬语的表达方式以及使用场合进行详细分类,并被广泛使用的现象极其罕见。本文拟从日语敬语的表达方式出发,试图探讨日语敬语表达形式与日语语法,日语词汇之间的关系,以期对日语敬语的表达形式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日语第二课堂是高职院校日语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学生日语水平,培养工学结合的高素质人才。结合教学实践,列举了日语第二课堂的具体开展形武并分析了日语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现状及其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日语专业的设置是为了培养既精通日语又有相当广的知识面、社会急需的复合型的高级日语人才。本文从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日语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对建立日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当代日语人才培养方面的新措施。  相似文献   

11.
所谓衔接指语篇内部两个不受句法结构制约的成分在意义上相互关联。省略是各种语言都使用的衔接手段。英语形合和汉语意合导致英汉语省略倾向的差异。在翻译时应充分考虑到目的语的衔接特点,相应地增删一些成分,使译文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衔接自然,语义连贯,达到篇章意义的对等。  相似文献   

12.
牵牛织女的故事作为一个优美动人的传说 ,在中日文学史上都有所再现。但却存在着差异 ,从日本《万叶集》中的七夕星歌和唐代七夕诗文的比较中可以看出。首先 ,从情感内容上看 ,二者表达了一种渴望和愁怨的心境 ,但万叶和歌在感情上更为真挚、率性 ,完全是缘情而发 ,体现了大和民族真美一体的审美理想 ;而唐代诗文则沉郁、含蓄和内敛 ,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以中和为美的审美特征。其次 ,从思想主题上看 ,二者都有主情和述理的成分 ,但相比之下 ,万叶和歌主情为美 ,以自我感情的真实流露为主题 ,远离道德的说教 ;唐代诗文则重视伦理的作用 ,着力从对象所具有的特质深处发现精神、理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后全球安全资产减少,使日本国债地位相对改善,成为世界金融市场的避险工具之一。但由于日本长期政府债务净额占GDP之比居高不下,国债信用已经受到损毁,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从日本国内资金循环特征看,日本企业转变为储蓄大户的原因不是企业的盈利增加,而是由于资产负债表的调整压力使投资意愿降低,因此,日本政府只有不断增发国债来弥补筹资主体的缺位;日本国债期限结构的短期化和日益增长的利息负担使其面临的市场利率风险加大;同时,日本中央银行购买国债规模膨胀,不断冲击财政纪律的约束,财政赤字货币化风险隐藏其中。长期来看,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资产去泡沫化的过程也正是国债泡沫化的过程。在日本财政改革前景未见定论,企业的投资需求尚未恢复的前提下,日本国债的可持续性存在巨大风险。  相似文献   

14.
日语敬语是日语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难点。本文从敬语的使用场合、敬语的作用、敬语的表现形式展开分析,指出敬语使用过程中误用、混用的现象,并给日语学习者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受身文是日语中典型的句式之一,在日语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和汉语的被动句式同为被动表现,所以常被人们误认为用法完全相同,实际两者有很多不同之处。从受动者、施动者、使用场合三个方面着手,通过日中例句对照考察两者的差异,便于日语学习者区分及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日本职工的健康评价,充分认识到运用经济的方法评价体育在保持企业职工良好健康状况与企业发展关系中的地位、作用、功能和效果、效益。采用文献资料法,从日本企业职工的健康体育理念的形成因素、内容拓展等方面,剖析了日本企业职工的健康体育理念。同时,借鉴日本职工的健康管理制度,构建适应国际竞争与发展的中国职工健康体系。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国学者对日语流行语的研究如雨后春笋,其研究大多从美学、社会学及语法学出发,但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日语流行语类词缀的学者寥寥无几。一个类词缀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其演变机理包括隐喻、转喻及类推。深层次挖掘及解读日语流行语类词缀特点及其内在演变机理,对深入了解日语流行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有计划地从微观角度对接企业文化进行具体课程教学的改革,更应从宏观上在其艺术设计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企业文化的因素。教学改革对接企业文化,将有效提升高职艺术设计毕业生的文化素养、团队意识、服务理念、沟通表达等竞争"软实力",有利于学生在校期间明确学习目标,更容易对今后从事的艺术设计类行业、企业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助于他们适应全新的工作环境并尽快稳定和就业。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日本足球发展的经验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日本足球腾飞经历了(草创期、转换期、发展期)三个阶段;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广泛普及是日本足球水平提高的基础;职业联赛为日本足球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日本足协在日本足球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日本足球发展提出的"百年梦想"激励着一代代日本足球人。据此提出了对我国...  相似文献   

20.
无常观与日本的传统思想文化相接触,不断冲突、磨合,与其他众多要素相融合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日本文化中诸要素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这种影响延续至今。该文试从日本古代文学、日本人的忧患意识、日本人的生死观三个方面分析日本人的无常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