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理论界长期以来研究探讨的问题,出现过种种不同的理解。其中,不少同志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依据。各种版本的教科书都毫不例外地把我国学校目前实施的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与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进行了“单线挂钩”和“简单的对号”,把前者作为后者的一种引申,或是同一方向的发展。究竟应当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与我国教育目的之间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究竟是指什么?它是否就是确定我国教育目…  相似文献   

2.
主体性发展观与教育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性发展观与教育变革胡定荣主体性发展观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识的深化,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对指导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主体性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指导我国教育目的、方针制订的重要理论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不仅是一个贯彻马克思学说的基础性和总体性观点,而且是马克思全部学说的理论归宿和实践目标。研究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对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和任务,更好地完成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郭迅就 《天中学刊》2001,16(Z1):87-87
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命题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即是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我国的教育工作者一直把教育的目的当成信仰上的问题而不是认识上的问题来对待的。因此,正确地理解和对待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深刻涵义,对教育理论的建设,对推动社会主义教育实践,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更好地提高全民族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就对此学说的认识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  相似文献   

5.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一个重大的教育理念,也是一个重大的教育理论问题。本文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阐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核心,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根本问题,全面加强劳动教育进而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创新。学校教育培养劳动者的根本目标不能变,要进一步深化培养劳动者的教育观念。同时,要按照学校办学的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来实施教育。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说,是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个学说所研究的问题是很广泛的,但我们应当进一步弄清楚的是以下的一些问题:(一)什么叫全面发展?(二)全面发展教育应当以什么人为主要对象?(三)为什么要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四)怎样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五)怎样的人才算全面发展?下面就来分别谈谈。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执著追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思想理论条件、社会物质条件、法制条件和教育条件 ,使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由理论变为实践。当前 ,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对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正本清源。今天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中西教育思想家关于人的发展及教育理念的追求。马克思以人的自由和人类解放为奋斗目标,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批判了关于人的发展问题的种种唯心主义学说,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事实进行归纳和综合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制定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素质教育理念的源泉。素质教育理念旨在树人育人、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形成健全人格,提高主体意识,发展良好个性。据此,素质教育理念更为凸现成功教育观、主体教育观和全民教育观等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0.
喻立森在《教育发展研究》 2000年第 8期撰文指出,教育界广为流传的一个概念莫过于“人的全面发展”了,但对“全面发展”的认识,至今仍迷雾重重、疑惑多多。 1.范畴错位:将全面发展学说混同于全面发展概念。马克思创立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博大精深,内容十分丰富。我国学者在论述学校的教育目的时,未能整体把握它的思想体系,专注于全面发展概念的诠释,以至将处于不同层次不同范畴的概念混同起来,从本质上贬低了全面发展学说的伟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2.概念泛化。以数量的全面发展代替本来意义上的全面、充分、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11.
石露 《教学研究(河北)》2010,33(3):12-14,50
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这一学说一直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今天,深入地学习、探讨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把握其实质和核心,对于解读个性化教育,实施个性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实践中遇到应试教育的强大阻碍。人们努力从多方面寻找应试教育这一桎梏的根源,却都无功而返。三个代表理论是对马克思学说的新发展,中国当代教育同样要体现三个代表精神。三个代表揭示了全面发展的人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科学地揭示了人的发展规律,是实行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和最终价值目标。当前,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在当前社会,要搞好素质教育,就必须坚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转变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致性与完整性,积极构建科学的现代教育体系,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科学地揭示了人的发展规律,是实行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和最终价值目标。当前,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在当前社会,要搞好素质教育,就必须坚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转变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致性与完整性,积极构建科学的现代教育体系,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最重要的理论根据之一。为正确阐述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不能不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有个比较全面、正确的认识。目前,教育学界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在认识上还有分歧。归纳起来,大体上有三种看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并非我国教育目的的唯一理论基础;我国的教育目的应建立在完整的理论基础之上,同时,教育目的的确立还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长期以来,在我国众多的教育学著作中都无一例外地把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的学说作为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对此,不少人存在着这样一些模糊的认识,似乎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本身就是教育目的理论基础,而且是唯一的,全部的理论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澄清这种认识,以使我国教育目的理论的研究早日步出误区。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分析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全面发展学说的本质特征、继承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并通过对这一系列理论问题的分析,指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于我们今天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仍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成人教育李志锋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恩格斯认为,全面发展的人.是“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①马克思把全面发展的人称为“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文...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共产主义教育思想的一个核心问题。这一学说早已为社会主义教育学所重视,成为社会主义教育目的论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建设,为社会主义观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20.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再次提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的产物。通过对“三个代表”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关系的论述,可以明确“三个代表”地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推进和深化,以及“三个代表”思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