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07年11月17日至1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全元文》编委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全元诗》课题组共同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承办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元代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会议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来自日本、韩国、大陆及台湾、香港学者90馀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长期从事传统文化与元代文献研究的知名专家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邓绍基研究  相似文献   

2.
2006年11月28-29日,“中国古文献学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会议由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台湾成功大学文学院与北京大学中国古文  相似文献   

3.
王绍曾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典文献学家,在学术界与顾廷龙、冀淑英两先生相齐名。《世纪学人、百年影像》一书收录的古典文献学家,只此三人,体现了当今学界的公论。王先生是目录版本校勘学专家,是王献唐之后山东文献研究第一人,是国内外研究张元济的权威,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界的领路人之一,他的去世,是中国学术界特别是古典文献学界的重大损失。王先生离我们而去已有50天了,  相似文献   

4.
历史学家吴枫先生在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中国古典文献学》一书记载了吴先生文献学术成就,被誉为“中国文献学研究的又一力作”。文章对《中国古典文献学》及吴枫先生的其它文献学研究成果给予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沈怀玉 《图书馆工作》2005,(2):61-61,64
介绍无为县图书馆古籍状况,以及顾廷龙先生晚年对无为县图书馆发展的关怀。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顾廷龙1985年6月18日写给钱存训的信,特别是对《集韵》、《注东坡先生诗》两书的评论,以及信中反映出的顾廷龙古籍版本目录学的思想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顾廷龙先生在目录版本学、文献学、图书馆学及文字训诂学方面成就卓著。  相似文献   

8.
它是国家教委“七五”科研规划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是从古文献学角度出发,通过专书研究、专题研究、资料研究等方式产生的学术专著。各书都在介绍前人研究状况,反映当代学术成果的基础上推出自己的新识新见,使古籍研究跃上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2023年9月26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孙机先生学术追思会暨第五届中国古代服饰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国博研究院、国博科研管理处和商务印书馆联合承办。会议邀请馆内外20余位专家学者分别就“问学之道—孙机先生学术追思”和“古代社会生活中的服饰”进行深入交流。会议首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张伟明、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顾青、孙机先生夫人李兰伟先后致辞发言,共同为孙机先生新书《孙机文集》首发揭幕。随后,七位学者各自就与孙机先生的学术交往,孙机先生的学术影响力、治学方法,以及《孙机文集》的编校经过等内容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博研究院古代舆服研究所所长扬之水担任以上环节学术总结。之后,13位学者分别从特定服饰及其文化历史内涵、古代服饰名物考辨、服饰与清代民族交流融合,以及服饰文物的研究转化应用等四个角度入手,对相关服饰问题进行了阐述。会议最后,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王方做学术总结。  相似文献   

10.
现年93岁高龄的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王绍曾先生,是和已故著名学者顾廷龙、冀淑英相齐名的古典文献学家。《世纪学人百年影像》一书收录的古典文献学家,只此三人,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11.
学术良知是学术理性的首要内容,是与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紧密联系的。学术期刊的启蒙作用主要体现于三方面:引领学科发展,不断推出学术精品;弘扬科学精神和学术理性,反对功利学术;倡导学术自由与民主,繁荣学术研究。对于前二者,《中国图书馆学报》都做得很出色。建议该刊增设"学术专论"等栏目。  相似文献   

12.
档案学学术评论需要学术宽容和学术批评并重。在档案学学术评论中,对档案学研究的主体、思想观念、方法等要宽容,但宽容的限度底线是学术不端行为。档案学学术评论需要强化批评意识,端正批评动机,遵循批评规范,积极开展批评与反批评。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以学术宽容构筑档案学术社会氛围,以及学术宽容的形式与适度问题,同时,从学术批判的作用与社会约束机制,从真善美综述了学术宽容、学术批判与档案学术创新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Professors Danner and Bintliff argue that understanding academic freedom and faculty tenure is important for academic librarians, both to gain better perspective on the concerns of faculty researchers and teachers, and to highlight matters of common concern to librarians and faculty. The authors discuss the basic tenets of academic freedom and tenure, then compare academic freedom with the intellectual freedom concerns of librarians.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introducing several current issues of importance to librarians, faculty, and everyone concerned with academic freedom on university campuses.  相似文献   

15.
学术图书、学术著作、学术专著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图书、学术著作、学术专著是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的重要呈现载体,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重要信息资源,然而目前学界、出版界、管理界对这些概念理解不一,在实际使用中也存在歧义和混淆,进而使统计数据不一致。本文通过概念分析法,对当前中国各种形态的学术出版物实体进行分析和辨别,认为将这三个术语看成同义词、同位词是不合适的,应将学术图书作为上位概念,将学术著作、学术专著作为下位、再下位概念,进而概括出学术图书、学术著作与学术专著的简明、操作性强的定义。概念清晰、术语规范将有助于统计我国每年出版的学术图书、学术著作和学术专著品种数量,获取较准确的数据,有助于学术研究和实务管理。建议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务必重视常用术语的规范研究和基本数据的准确统计,国家有关部门或学术评价机构应增加对学术图书、学术著作、学术专著的专项统计,以夯实研究和管理的基础。参考文献13。  相似文献   

16.
激活网络学术论坛的学术讨论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分析了中文网络学术论坛讨论功能发挥的现状、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从培养高水平的研讨群体、精心设计论题、利用网络技术的筛选功能、对讨论进行引导、肯定主要参与者的学术贡献等方面提出了激活论坛讨论功能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李静  游苏宁 《编辑学报》2022,(4):469-472
本文为阅读《新华文摘》原总编辑张耀铭先生的《学术期刊与学术创新》一书后对该书的评介。这部50万字、逾500页的皇皇巨著是我国期刊界较为少见的个人学术文集,分为上、中、下3编,汇集了35篇作者近10年发表的精品力作,其中有较多篇幅涉及他对学术期刊发展的思考,我们选择书中与科技期刊发展关系密切的精华部分和自己的阅读感悟与读者分享。本文对该书的评介主要包括媒体融合势在必行、互联网思维的不可或缺、学术期刊的使命和职责、重建学术期刊的权威性和公信力4个主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学术期刊支持青年学术人才成长何以可能、何以可为,为推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和青年学术人才健康成长提供借鉴。文章基于对学术共同体的广义理解,阐述了学术期刊与学术共同体之间存在互促共进关系,分析青年学术人才作为学术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术研究发展具有的独特价值,并总结其学术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身份歧视、与学术共同体其他成员互动交流有限、学术培养有待加强等。据此,提出学术期刊支持青年学术人才成长的实践路径:强化平台作用,提供公平的展示机会;强化阵地作用,进行有效的学术引领;强化纽带作用,搭建顺畅的交流渠道。  相似文献   

19.
馆员素质:制约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主体因素   总被引:87,自引:0,他引:87  
论述了目前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素质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需求的状况,提出在新形势下图书馆员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加强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急剧增长、知识迅猛更新的需求,更好地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如实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努力向人本主义管理转化等,对如何提高馆员的素质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刘雁书  吴玮亚 《情报学报》2007,26(4):538-545
学术影响力是各网站被学术论文引证次数的一个测度.本文对学术影响力在评价大学网站质量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与链接分析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学术影响力不仅可以作为大学网站质量评价的一个指标,也可以作为大学排名的参考.与链接分析法相比,学术影响力与大学排名等级相关系数更高,具有可再现性、可以较好地解决不同检索工具测量结果不一致的问题,且引用动机更为明确,指出学术影响力分析法比链接分析在评价大学网站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