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档案鉴定工作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至今,这项工作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经验工作阶段、初期理论发展阶段、成熟理论发展阶段和电子文件阶段.各个发展阶段的档案鉴定工作都有其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档案鉴定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严重脱节,档案鉴定工作缺乏科学、具体的理论指导。针对这一情况,笔者从分析档案鉴定相关概念的内涵出发,结合国内外档案鉴定工作实践,提出解决我国档案鉴定问题的关键在于彻底废除档案鉴定工作3个阶段中的“销毁鉴定”之主张,以求教于档案界同仁。  相似文献   

3.
论档案鉴定标准的选择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档案鉴定标准的选择与借鉴●于力在我国档案学研究中,档案鉴定标准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相形之下,欧美等国在此方面已先行一步,形成较为丰富的鉴定理论,鉴定标准也日臻成熟,其鉴定工作已逐步由一种手段发展成为所有档案工作的核心。因此,有选择地借鉴它们的档案鉴定...  相似文献   

4.
档案鉴定学是研究档案价值及其鉴别方法的一门科学,是档案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由于我国档案鉴定工作实践的匮乏和理论研究的不足,档案鉴定学仍处在起步阶段,尚不具备形成一门成熟学科的条件。因此,档案鉴定学期待着档案鉴定工作实践的全面开展和鉴定理论研究的深入、系统化,期待着对外国先进的档案鉴定工作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与借鉴,更期待着档案界同仁的充分关注和着力建设。一、建立档案鉴定学的紧迫性唐宋时期,我国档案工作者在实践中已经创造出粗旷而朴素的档案鉴定理论。到了近代,我国档案鉴定理论与实践双双落后,极不如人意,其表现是…  相似文献   

5.
李娇 《湖北档案》2010,(5):10-12
在我国,虽然档案鉴定工作的历史很悠远,但是档案鉴定理论的形成却是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的档案工作开始学习苏联的经验,包括档案鉴定工作在内,所以我国的档案鉴定理论首先借鉴的是苏联的理论,并未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档案鉴定理论。因此在我国的档案鉴定理论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的档案价值理论在经历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加强自身研究和借鉴国外档案鉴定理论,目前正处于突破酝酿阶段。其表现为,一是理论研讨空前活跃,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发表的有关论文多达200余篇,新出版的档案学论著中也有较为深刻的论述,尚有一批档案鉴定专著正在撰写之中;二是在一系列有关档案鉴定的重大问题上已有所突破并初见成果,且正向纵深方向发展,例如(1)对档案价值认识的深化,在传统档案利用论的基础上档案情报价值论、档案文化价值论、档案效益论、档案主体需求论等出现,反映了对档案价值认识角度的多元化,人们力图从信息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等角度探讨档案的价值。(2)对档案鉴定工作的评价由认为是档案工作的一个环节转而居其首位,认识到鉴定工作是  相似文献   

7.
鉴定工作是档案工作各环节中最难开展的一项工作.这项工作难开展的原因很多,其中我国档案学中档案价值鉴定理论发展的滞后是一个重要原因.鉴定理论的滞后,就使得鉴定理论不能指导档案鉴定工作的实践,因此,档案学界都在呼吁发展档案价值鉴定理论,本人也想就我国档案价值鉴定理论中存在的问题发表一点认识,以供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8.
档案价值鉴定需要档案价值及其鉴定理论的指导,档案价值理论及其鉴定理论的形成和完善必须扎根于档案价值鉴定实践的沃土。没有档案价值及其鉴定理论指导的档案价值鉴定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不是来自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实践并经过实践检验的档案价值及其鉴定理论不可能得到理性认定。因此,档案价值鉴定工作与档案价值及其鉴定理论研究必须紧密结合,共同发展。档案价值及其鉴定理论不完善,特别是档案价值鉴定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理论体系尚未形成,难以有效地指导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实践,这是档案工作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把档案价值及其鉴定理论的…  相似文献   

9.
档案鉴定标准与档案法规及档案标准化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档案进馆工作的发展,推动了档案鉴定工作.探析档案鉴定工作中,档案鉴定离不开档案鉴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指导.档案鉴定标准在档案价值鉴定过程中的运用,以及档案法规对档案工作及档案鉴定工作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档案作为历史的原始记录,其价值鉴定是档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关注档案价值鉴定,提高鉴定水平,发展鉴定理论是新时期档案工作健康发展的保证,本文就目前档案价值鉴定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改变现状的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档案鉴定中.有人说我国的档案鉴定理论都是泊来品.如年龄鉴定论、双重价值鉴定论、职能鉴定论、苏联鉴定四原则等。其实在我国档案鉴定的实践中,已有自己一系列鉴定标准和规则。有些已被归纳而上升到理论层次的.如和宝荣的相对价值鉴定标准理论就是一例.但是还有一些在我国流行的鉴定方法未作为标准和原则提出而形成理论。长期以来,档案室工作是我国档案工作中心.档案鉴定主要停留在栏案室阶段。长期的以档案室工作为中心的中国.档案鉴定已进行了几十年的实践.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档案鉴定的法则——本位鉴定原则。  相似文献   

12.
1档案的鉴定工作关系到档案的命运,档案人员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档案鉴定工作的严肃性和复杂性,把握好鉴定工作在新形势下的新特点,不断探索档案鉴定工作的新方法。处理好“存”与“毁”的辩证关系,克服“轻前重后”、“宁多勿少”等倾向,通过档案鉴定工作来精简档案,达到档案馆藏精与全的优化目的,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2作为机关档案从文件到档案室运行周期为三个阶段,即现行文件阶段、机关档案阶段和档案馆藏阶段,每一阶段都存在档案鉴定工作。第一阶段对已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归档时鉴定其存还是弃,剔除一部分不归档文件;第二阶段…  相似文献   

13.
随着档案事业和档案工作的发展,档案鉴定理论作为档案学科的基础理论,其地位日益突出.而档案鉴定工作实践中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使档案鉴定理论就越来越为学术界所关注.本文试从分析档案鉴定工作与社会档案需求的关系及其性质两方面探讨档案社会需求对档案鉴定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黎明 《中国档案》2013,(1):60-61
档案鉴定理论是对档案价值规律和档案鉴定原则、标准的理论总结和科学提炼,对鉴定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企业档案工作比较重视档案资料收集工作,档案只进不出,鉴定工作滞后,因此,加强企业档案鉴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国内外主要档案鉴定理论出发,结合我国企业档案工作实际,论述档案鉴定理论在企业档案工作的实践运用。国内外主要档案鉴定理论1.年龄鉴定论1901年,德国档案学家迈斯奈尔提出了年龄鉴定论。他的档案鉴定原则包括:事关档案存毁的决定必须当机立断;必须避免极端行为,既不要过于谨慎,也不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档案价值鉴定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是随着档案工作的发展而发展的,但与国外的鉴定理论与实践相比,我们在鉴定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档案鉴定的定位认识不足;档案鉴定理论不系统;档案鉴定缺乏效益意识;档案鉴定标准过于抽象。本文试就这些问题做些分析与研讨。一、对档案鉴定在整个档案管理中的定位认识不足现代文件增长速度过快给档案部门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使得档案鉴定成为国际档案界关注的热点。面对如此现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为鉴定工作赋予非常现实的意义,加强了鉴定实用性目的的研究。他们认为:档案鉴定已逐步由一种手段发展成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国内外的档案学词典、标准、教材和论著中摘引了关于档案鉴定概念的多种表述,并对这些概念的实践基础和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指明传统的档案价值鉴定概念对于档案工作的定性、定位以及推进档案鉴定工作的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有一定局限性。为适应现代文件与档案管理及档案鉴定实践发展需要,本文提出广义档案鉴定概念,为档案管理的全面鉴定和全程鉴定提供理论支撑,为进一步开展广义档案鉴定理论研究提供基本的认识前提。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档案工作需要不断改进。档案鉴定理论研究、标准制定的滞后,以及人才的匮乏,已经严重影响档案的科学鉴定,制约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文书档案鉴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外国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历程 1.档案鉴定理论的萌芽实践证明,档案价值的鉴定不是与档案工作同时产生的。它是在档案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被列入议事日程。古代西方奴隶社会时期由于档案数量少和保存比较分散的原因没有出现档案鉴定。到封建社会中期以后。档案鉴定开始出现萌芽,14世纪由于造纸技术西传,使欧洲国家一些档案数量增加,给保管造成一定的压力。于是一些城镇开始出现了“淘汰公”的做法,即“成立一个特别委员会来审阅庞杂的件,将其中有用的档案加以保存。把无用或重复的件淘汰掉。这种做法,可以看做是档案鉴定工作的萌芽,然而由于封建社会档案件的所有形形色色并且毫无联系,使得淘汰公法无法成为一项制度普遍推广,虽然淘汰公法不能和今天的鉴定工作相比,但毕竟表明当时人们己经认识到并走出了档案件鉴别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9.
《档案》1997,(5)
一位档案学家曾经说过:档案的鉴定决定着档案的“性命”,可见档案鉴定工作的重要性。目前,各级档案馆的档案鉴定已经提到工作议程,如何搞好鉴定工作,在鉴定中,我们应该为后人留下什么?8月7日,本刊编辑部邀请了在兰参加全国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研讨会的六位中青年学者,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庄谈。窦晓光(安徽大学副教授);关于鉴定,我有这样几点认识。一是鉴定工作是在档案工作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才出现的,而档案鉴定工作一旦出现,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才趋于完整。过去曾认为全宗理论是档案学成熟的标志,我认为,还要形成一个全…  相似文献   

20.
档案鉴定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鉴定理论是指导人们全面观察档案现实价值与历史价值,确保档案质量,决定档案存毁的重要理论,是每个档案工作者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专业理论。一、鉴定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我国档案鉴定理论产生于我们古代人的实践之中。当时把档案鉴定工作称为“拣除”或“捡简”。唐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