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分析归纳研究法,分析了易筋经中的意识在动作技能形成中的价值作用,阐述了健身气功·易筋经练习中的意识表现在具体动作转向思维,再由思维转向具体动作两个方面,进而提出了易筋经练习中的意识形成应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境,做到心静体松、全神贯注,排除外界1:扰.用回忆法来集中“意”的方法,从而实现易筋经调身、调息、调心的综合价值.  相似文献   

2.
该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为主的健身气功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健身气功能够改善大学生心肺功能,使学生不良心理在课堂上得到有效宣泄,促进心理健康,提高学生运动自信,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技能基础,是非常适合在高校开展的一门课程.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体育课中开展健身气功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一种独特的身心锻炼方法。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综合分析法等,对辽宁省十几所高职院校进行了调查。针对高职院校的师资情况、学生对健身气功的兴趣与动机、学生对健身气功的了解以及场馆设施等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在调查中发现,辽宁省高职院校的师资能够胜任健身气功教学需要;学生对健身气功感兴趣,73.62%的学生希望开设易筋经健身气功;学院体育教学设施、环境能够达到健身气功开课需要。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访谈法,在我校(湖北民族学院)随机抽取部分残障大学生,参加15周的健身气功练习,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健身气功应用到残障大学生中的可行性、必要性,探究了其作用,并对其完善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健身气功是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在汲取传统气功精华的基础上创编而成的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新功法,它包括健身气功·易筋经、健身气功·八段锦、健身气功·六字诀、健身气功·五禽戏四种功法.这四种功法具有简洁易学、健身效果明显、便于推行等特点,在构建和谐新农村的进程中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健身气功是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在汲取传统气功精华的基础上创编而成的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新功法,它包括健身气功?易筋经、健身气功?八段锦、健身气功?六字诀、健身气功?五禽戏四种功法。这四种功法具有大众化倾向明显、简洁易学、健身效果明显、便于推行等特点,所以在构建和谐新农村的进程中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健身气功·六字诀对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100名湖北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16周的六字诀练习,并测定、比较练习前后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练习16周六字诀后,受试大学生的腰围明显减小,BMI降低,心率减缓,肺活量增大,有氧耐力、运动素质、柔韧性和平衡性提高,且四肢肌力有明显的提高。结论:充分说明练习健身气功.六字诀可以提高大学生整体机能水平。  相似文献   

8.
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里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健身气功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它的健身功效得到了一致的认可.但是目前国内关于健身气功的研究侧重于理论方面的研究,对于试验研究方面的内容较少,特别是关于健身气功对于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的实验性研究几乎还处于初始阶段.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练习健身气功前后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比研究,希望能给健身气功的健身效果做个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易筋经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一种变易筋骨的健身方法。新编健身气功.易筋经充分体现了传统易筋经的功理、功法,从导引、中医等相关学科知识的角度出发,以不同架势、意守部位、调息次数等变化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和身体状况的人习练。其中出爪亮翅式的主要作用是改善人体呼吸功能,提高胸背部及上肢肌肉力量,下面笔者主要从该式教学方法及  相似文献   

10.
以30名初次参加大众健美操与瑜伽组合练习的女大学生为练习组,并以30名未参加任何运动项目练习的女生为对照组,在10周练习的前后分别对其身体成分、心肺功能、柔韧性、下肢肌肉力量进行测试、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大众健美操与瑜伽组合练习可以调整女大学生身体成分,提高其心肺功能,增强柔韧性和下肢力量,在女大学生科学健身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健美操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在大学生体育锻炼和高校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健美操运动损伤有其显著特点,研究这些特点并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校女生的体质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高校女生缺乏自觉锻炼身体的意识是根本。建议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应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和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为出发点,来设计高校体育课课程方案,使高校女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尽快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在学习、就业、经济和情感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异常行为,如何缓解心理压力、调整心理状态已成为现实生活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实验法和量表调查法,组织学生有计划地进行每周一小时课外体育锻炼和每天一小时课外体育锻炼的对照实验,针对时间差异对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进行对照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学生BMI为研究内容,对河北北方学院学生的身高和体重进行测量,对所获得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后与河北省成年人身体形态进行对比,分析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BMI对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揭示该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以期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提供指导,为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促进大学生终生体育理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体育健身的场所、体育健身的时间以及体育健身的项目等方面了解和掌握深圳市高校女教师的体育健身现状,从中分析和发现影响深圳市高校女教师体育健身的相关因素,结合现实条件和有关政策提出加强高校女教师体育健身的建议和对策,为有关管理部门提供参考,从而通过体育健身提高高校女教师的身体素质,培养她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使她们能够以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Physical activity is a priority health behavior in the Healthy Campus 2010 Campaign. Promoting exercise in college students may also counter he decrease in physical activity after graduation. However, few intentional studies of college students have measured exercise habits in longitudinal studies or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theoretically based mediators, and few theories have heen empirically tested in this population. The measurement and application of behavior change theories is illustrated in this paper using theTranstheoretical Model with a sample of college students. Partial support for this model was found, particularly application of exercise stage. Basing studies on established theory is critical. but unique aspects of the population, setting, environment, and exercise mode must also he considcred in exercise adherence research with college students.  相似文献   

17.
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学生、家长、高校乃至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热点.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一些有效利用体育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系统的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影响,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统计法对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成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脂偏高.体重及去脂体重偏低,身体成分不合理,营养失调严重,男生营养缺乏的情况较多.女生营养过剩导致肥胖的问题非常突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身体成分相对合理,但女生肥胖比例亦不容忽视。说明系统的体育锻炼对于控制适宜的身体成分,减少营养缺乏及肥胖的发生率.促进身体健康具有有益影响。提出加强身体成分与健康的宣传教育,在合理营养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分析法,对苏北10所高职、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苏北市区在校大学生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发生率为26%。建议:通过加强体育锻炼、科学睡眠,科学饮食,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大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引导大学生正确预防和消除亚健康状态,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研究和分析比较等方法,对部分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的积极效应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