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静月 《新教师》2022,(4):16-18
统编教材中的"交流平台" 主要承担梳理学习重点, 总结学习方法, 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并展示发现成果的任务, 同时, 它也是打通阅读与表达的桥梁.从三年级上册开始, 在每册的"语文园地" 中, 几乎都安排了"交流平台"; 而在习作单元中, "交流平台" 则是处于精读课文与"初试身手" 之间的一个教学板块.  相似文献   

2.
一、什么是"对话式"语文教学 "对话式"语文教学以言语对话作为最基本的教学形式,但它所体现的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在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双向交流关系.对话的目的不仅限于知识的获得,更在于了解和掌握知识获得的过程,形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最终实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认识"、"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园地"模块作为单元综合练习置于每个单元的后半部分,与单元其他内容形成一个学习训练的整体.旨在帮助学生梳理、巩固本单元中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又进一步推进学生的拓展性学习.语文园地的编排试图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励儿童进行各种语文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是一项系统性、创新性工程,需要打通单元语文素养、单元课文、单元学习任务、评价与反思等环节,使之单元目标系统化、学习内容结构化、单元任务情境化、学习评价多元化.以必修下第三单元"知识性读物"的教学为例,从单元语文素养、单元课文、单元学习任务、评价与反思等方面对此进行探究,旨在实现工具性目标与人文性目标...  相似文献   

5.
"交流平台"是"语文园地"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它与课文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交流平台"与教材中的语文要素以及课文内容和课外知识之间的联系,注重语文知识及学习方法的渗透,以真正提升"交流平台"板块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何美香 《江西教育》2022,(14):70-71
组文阅读是"语文主题学习"中的一种课型,它要求教师根据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训练,把3~4篇文章组合在一起,安排学习活动.整体来看,当前组文阅读课存在学习任务不够清晰、环节步骤混乱、课堂阅读时间不够等问题,有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将较长的选文按小组分配,每个小组只阅读其中的部分段落.但这样一来,表面上完成了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7.
正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个重要的、富有个性特征的组成部分——"语文园地"(后面简称"园地")."园地"基本由5个栏目组成:"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展示台"(和"宽带网"、"趣味语文"、"成语故事"穿插呈现).我们知道,人教版实验教材都是以专题方式组织教材,园地中的这些板块都是根据本单元的专题设计的.每个专题从单元导语到课后思考题,以及"语文园地",各个部分都力求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使整组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相似文献   

8.
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的优化教学为例,在把握统编教材"语文园地"编排特点的基础上,聚焦"交流平台"的设计意图,提出"统筹、重置、贯通"等教学建议,以实现"交流平台"教学价值的最优化,达成单元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9.
一、语文教学中的"语文链" 1.课程目标中,每一个方面都不是孤立的.如:识字与写字为阅读和习作提供了基础和前提;阅读和习作又能进一步加强对识字与写字的扩充与巩固.又如:综合性学习需要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表达和交流,而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又能进一步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作为"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在教材中的呈现,"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是活动单元,不是文本单元,不能把教材文本内容当作教学内容静态地传授知识,也不能止于在虚拟的跨媒介活动中展开教学,而应该在真实的跨媒介活动中开展课外与课内相结合的自主的语文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1.
"交流平台"是统编语文教材"语文园地"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它主要包含语言范例、语文知识、语文方法等方面的内容,教师要带领学生认真研读"交流平台"中的内容,把握其编排特点,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基。  相似文献   

12.
现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自五年级上册起,将原来的"语文园地"分成了两大板块--"口语交际·习作"与"回顾·拓展",在"回顾·拓展"中又新设了一个"交流平台"栏目,旨在侧重引导学生小结、交流本组语文学习的收获,并逐渐养成在学习过程中反思、总结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表达与交流"是必修课程五大模块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能够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文文字,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语文应用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本文通过实际探索,发动全班学生对写作素材进行集体大搜索,利用课堂三分钟演讲与点评,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  相似文献   

14.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教学方法,即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内对真实的、复杂的问题进行探究,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在单元整合视域下把教材原生单元视作一个系统进行微项目式学习,教师可通过抓住单元语文要素,制定单元学习目标,设计梯度单元微项目式学习活动,打通课文与课文之间、读与写之间、课内外阅读之间的壁垒,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效果.文章从单元整...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使语文学习进入一个新的范畴。小学语文属于简单的启蒙教育,孩子在学校中只是对学习形成了一种模糊的概念。进入初中,伴随着年龄的成长,他们要肩负起更大的责任去思考学习和自身的关系,初中语文在学生的人际交流与心智成长上都有很大的作用,"演讲式"教学是语文众多教学方式的一种,意在让老师以一种更加激情和包容的态度去教会学生领略语文学科中的百态人生。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围绕"写一件事情,把事情写清楚"这一习作要素展开,单元导语、精读课文、交流平台、习作例文、初试身手和单元习作六个版块相互衔接、有机整合,通过这样层层推进,最终形成习作成果,学生的叙事能力在这次习作单元的学习中逐步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7.
生命个体所处的场域,决定了他们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统编教材除了在单元中设置"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之外,还在每个单元"语文园地"中设置了"交流平台"的栏目,彰显出非常充分的场域效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关注、解读和实践。对于"交流平台"的教学,语文教师应把握个体的语言习得规律,洞察编者设置的理论体现;解构"交流平台"内涵,明晰编排设置的场域效能;对应编者的编排方式,彰显"交流平台"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不少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唉声叹气,就"作文难呀"地叫苦不迭,怕写、不会写、不爱写,视作文为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事实上,学生的作文中普遍存在这么几种情况:一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作文的内容空洞乏味;二是套话、假话多,作文缺乏真情实感,更乏童心童趣;三是错别字和语病多,作文中使用文字的基本功差.  相似文献   

19.
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而一堂好的语文课同样需要一个"凤头".导人新课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一环节,导入设计的好坏将影响到这堂课的成败.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形成主动型的学习状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语文教师,在走进课堂前应仔细推敲导入的设计.那该怎样设计呢?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主题学习"是依托单元主题,立足于简简单单教语文,把时间腾出来用于大量阅读,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理念。"单元整体教学"是"语文主题学习"的具体形式之一。"单元整体教学"是依据单元教材或单元主题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语文教学活动。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整个单元进行时间的统筹安排。整个单元用多少课时,不同类型的课又分别用多少课时。2.对教学内容的统筹安排。理清单元的教学重点及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