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方教育现代化历程及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谈到教育现代化,人们往往将教育现代化理解为教育西方化,这无疑是不对的。但西方教育现代化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每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走自己的教育现代化道路时,都有必要从中汲取有益的东西。一西方教育现代化历程西方教育现代化是从工业革命之后即19世纪末开始的。在这一个世纪中,西方教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种崭新的现代教育体制正在确立。尽管西方各国教育现代化的起点、速度、方式各不相同,但在各国正在确立的现代教育体制中,我们看到了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昭示着教育现代化的一般规律。西方…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育重人性 西方教育重神性 中国文化以人为本、是一种人本文化。在人与神的关系上.中国文化是重人而轻神。这就势必在教育上重视人性,发扬人性,轻视神性。这与西方文化教育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教会控制,灌输宗教意识,大异其趣。这也是“东西方教育思想从起源性即表现出来的思维方法上的第一个重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在上一个世纪之交诞生的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迄今已经走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随着中国社会向着小康和现代化目标的跨进,中国高等教育也呈现出更快的发展趋势和大众化、地方化、多样化的趋向。并将在带有非均衡性的经济发展中承担一定的支撑和平衡功能,以及“战胜贫穷”和“追求卓越”的双重使命。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建设和形成,应当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和环节: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二是继承中国传统教育,光大传统教育中的精华;三是吸收世界教育中的优秀成果,把握世界教育趋向。离开这三点谈教育现代化,便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然而,在中国的现代化教育进程中,有几种误读,应引起注意。误读之一:“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的任务是与国际教育接轨。”几年前,在对基础教育的探讨中,一度出现了“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的任务是与国际教育接轨”的提法,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于是所谓“西方教育模…  相似文献   

5.
身体叙事的文学“人性论”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与人性,这似乎是一个难以了结的话题。回眸二十多年的文艺思潮史,充满着林林总总而纷繁复杂的理论和实践,令人倍感眼花缭乱。但总的趋向凸显出在深厚而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色彩中逐渐剥离出一个赤裸的人性来.以此作为文学的栖息之地。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文学创作中的“欲望化”叙事,“躯体语言”书写、“下半身”写作的兴起,一部分人关于人性的解读走向了最后的简明——人性即人的肉体性。“下半身”写作的文学与文化姿态,昭示了当代中国文学界与文化界对待与书写身体方面的几个典型文化症候。审视当下的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对文学的“人性论”进行严肃的反思与省察,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潘希武在《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第7期撰文指出,西方道德教育的现代性境遇在于它放弃了古典德性教育中人性卓越的要求,把教育内容转变为公民教育,做一个公民而不是一个“好人”成为现代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降低道德的目标,道德规范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从而建立起以规范为主的道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重人性西方教育重神性中国文化以人为本,是一种人本文化。在人与神的关系上,中国文化是重人而轻神。这就势必在教育上重视人性,发扬人性,轻视神性。这与西方文化教育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教会控制,灌输宗教意识,大异其趣。这也是东西方教育思想从起源性即表现出来的思维方法上的第一个重大差异”。中国教育重道义西方教育重功利从价值系统上进行分析,中国文化的特质是偏重“义”与“德”,看轻利”与“力”,是突出刚健自强之类个人修养的思维模式。中国人最讲礼”,“礼”就成为最具中华文化的原初性和普遍意义。以人为本,讲求理性,必…  相似文献   

8.
人本主主教育是现代西方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它是以人性的弘扬为主要目的的全面的教育,主张“非指导性教学”,就历史渊源而论,可以认为它是“学生中心论”在现代意义上的“复兴”,寻求其对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创新教育富有启示性的理论内函,并实现二的整合,将有助于创新教育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文化面对的时代性张力主要包括了两个基本的方面:其一,在西方现代化过程中主要是以历时性的形态逐渐呈现出来的“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在当代中国却是以共时性的方式被挤压在同一个平面上。其二,当中国还没有完全实现现代化,还没有能够充分享受现代化之积极成就的时候,西方则已经走向了“后现代”,并提出了“走出现代性”的主张。这就使得当代中国在面向未来的选择中面临左冲右突的两难困境。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更为清楚地表明:在中国文化的现代开展中,全盘西化此路不通。面向未来的中国文化必须切实挺立民族文化精神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国家。从19世纪中期列强对我国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起,中国就随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也被迫开始了现代化的步伐。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我国身处特殊的时代、有着特殊的国情,所以其现代化也具备了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三个主要特性,即早期现代化启动的“迟发”性、起因的外源性,早期现代化发展的复杂性以及早期现代化模式理论和主体、内涵的多变性。  相似文献   

11.
论科学的人性观与学校管理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科学的人性观是指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在此之前,人们对人性问题的讨论均有局限性。在中国古代就有孟子的所谓“性善说”、荀子的“性恶说”、老子的“性无善无恶说”、杨雄的“性有善有恶说”以及董仲舒“性三品说”等等。在近现代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先后提...  相似文献   

12.
陈颖 《现代语文》2006,(12):76-76
人性在怎样的环境下才能赤裸裸地真实显露出来,这是西方作家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众多的作家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荒岛”,借“荒岛”来表现人性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荒岛”提供了一个展现真实人性的平台,在“荒岛”上没有明社会中的种种诸如法律、社会舆论这样的制约因素,人们可以毫无顾忌地为所欲为,因而能彰显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比如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斯蒂森的《金银岛》等。本则重点谈谈《唐璜》与《蝇王》中的“荒岛与人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思考21世纪教育现代化的走向,学术界无可回避地面临这样一个重大问题: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重心和内在逻辑究竟是什么?尽管对此所给的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坐标来求解上述问题的实质,则无疑是其中正确的选择之一。 一、“人学”原理:透视教育现代化“本质”的理论坐标 用“人学”透视教育现代化问题,人们会发现,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不是别的什么而正是人的现代化。其实质乃是以教育这一文明方式奠定我国国民人格“现代性”的基础,逐步实现整个民族传统观念及素质的现代转型。本世纪初,克雷其马尔(…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一世纪韩国非传统学校教育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后半期,世界各国掀起了一股对公共学校教育制度批评的潮流。在韩国,类似的批评之声也不绝于耳。与西方发达国家集中批判公共学校教育制度中学生的低劣成绩不同,韩国的批判更集中在“学校荒废”方面。在此种情形下,韩国于20世纪90年代掀起了一股非传统学校教育运动(Alternative School Movement)的浪潮。  相似文献   

15.
新书上架     
《今日教育》2011,(10):35-35
《人性的力量:中西教育文化变迁》 丁念金 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本 书从人性的角度进行探索.梳理了中西方人性“防范型——实现型——控制型——发展型——改造型”的演进路线.揭示了中西教育文化变迁历程中的人性力量.提出“走向人性优化型教育文化”的展望。全书抓住了教育文化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人性化育问题。  相似文献   

16.
西方现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这个概念,有特指与泛指两种涵义。特指是指西方教育史上,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欧的新教育运动和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杜威自称他的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进步教育”,把他所反对的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称为“传统教育”。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现代教育是泛指发达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现实存在的教育思想和现状。这种泛指的现代教育是很复杂的。就其主要倾向并对我国高等教育较有影响的理论与现状,列举若干特点如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的精神实质不是简单地从“金字塔型”向“橄榄型”外在表现样态模仿和变革。中国社会传统结构具有不同于西方社会传统结构的根本特点,即乡土性。这种传统社会结构是以己为中心的社会,而不是西方以团体为中心的社会。因此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进程事实,显示了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进程不是由一个“金字塔型”向“橄榄型”社会结构的革命性转变进程。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的精神实质是中国社会历史主体在实现差序格局现代表达过程中所实现的市民社会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逻辑互动;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突出地体现为市民社会、社会意识形态以及政治文明现代化等视域中差序格局现代表达方式的历史嬗变。  相似文献   

18.
简论西方现代“哲理化”戏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理化”是西方现代戏剧区别于传统戏剧的重要特征之一。西方戏剧向来排斥哲理,单纯追求一种动情的快感。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出现了戏剧“哲理化”趋向,开始追求一种思考的乐趣。易卜生的“讨论”式戏剧、布菜希特的“间离”式戏剧、萨特的哲学化戏剧、荒诞派的“直喻”式戏剧作为“哲理化”戏剧的代表,在戏剧哲理化的探索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教育的荣衰成败,与毛泽东、邓小平的联系远远超过与其他任何人的联系。这是我们认识和评价过去百年的教育历程、展望新世纪教育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我们的基本假设是:“有个性的个人”(马克思语)或“特殊人性”(雅斯贝尔斯语)在教育领域,有其即便不大于也至少不小于他们在其他可比领域的持续性影响;“有个性的个人”或“特殊人性”对教育领域,有其即便不大于也至少不小于某一群体或集团的持续性影响。如夸美纽斯之于现代学制,赫尔巴特和杜威之于“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柏拉图之于西方教育,孔子之于中国教育,毛泽东、邓小平之于社会主义中国的教育。而把握毛泽东、邓小平的教育观,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时间上的纵深感。世纪末,条件趋于具备,“趋于”只是意味着可能性。因为我们还不能说文献发掘工作已经完成,更不能说能够在“时代精神”的文化圈之外讨论相关问题。所以,所谓“世纪末的诠释”,只不过是新世纪前夜的反思罢了。  相似文献   

20.
描写现代都会生活和物质明的城市诗,是20世纪新诗发展中现代性趋向的一个重要方面。郭沫若的《女神》及稍后的其他诗歌创作,在这方面的实践,可视为中国现代城市诗先驱性的探索和尝试。在这一系列诗中,他由重视情感的表现,到重视感觉发掘,特别是重视新的感觉和经验的开掘,重视用“近代人的脑筋”对新的感觉与经验的发现与捕捉,从而实现了诗歌美学上的突进。其“雏形”期城市诗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提供了新的感觉与现代性审美转变的信息,同时也为我们展示了新诗实现自身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