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教文汇》2005,(8):12-13
我想指出,我所说的观点和法国或西方国家所提出的想法不是很一致,但我的观点是很多公民都非常认同的,而且也是不少研究人员非常认同的。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研并不是仅仅服务于知识,而是科学研究成为一种经济发展的动力.科学变成了技术性的科学。那么技术性科学的特点究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地质调查所沿革诸问题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质调查所是中国近代科技史上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科学机构之一,然而关于该所的历史沿革仍有不少语焉不详之处。文章依据历史文献尤其是政府公报,论证了地质调查所成立日期应从1913年算起,而不是1916年;详细考察了该所隶属关系及内部机构的历次演变情形;考证了所长翁文灏、黄汲清等人的任职时间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这个问题提得不好,至少不明确,必须先定义再说话,否则争论没有意义。我的看法是就狭义的某种特定的科学而言,中国古代没有科学。在广义上中国有科学,不但中国有,其他一些国家也有。现在的科学也没有终结科学,以后还会有新形态的科学,比如我多处提到的“第二种科学”。但所有科学都必须是向下兼容的。  讨论科学的历史,重要的是认识到科学是变化的,历史上不同时期科学有不同的形态。科学发展到当下,世界范围只有一种统一的科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统一),而它的核心部分来自16-17世纪的西方。强调统一是重…  相似文献   

4.
读了贵刊2004年首期上的《科学不是教条 不是宗教》一文之后感受颇多,总的来说,我觉得有几个问题必须彻底弄明白,否则将难以辨明是非曲直。  相似文献   

5.
一、社会工程的对象和任务我国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应当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社会工程就是组织和管理社会主义建设的技术,是当代经济工作的一种新的科学方法。社会工程的对象不是一个工厂、一个企业、一个机构,不是指“小范围”、“小系统”这些微观经济运动,而是整个社会,整个国家范围的经济,即宏观经济运动。社会工程的任务是:  相似文献   

6.
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认为科学的态度是:“我要做的是让我的愿望符合事实,而不是让事实与我的愿望调和。”  相似文献   

7.
布赖恩·温的公众理解科学理论研究:内省模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刘兵  李正伟 《科学学研究》2003,21(6):581-585
温是英国公众理解科学理论研究领域中的一位重要人物,通过对坎布里亚羊事件进行详细分析,温认为,在英国的公众理解科学中,有问题的不是公众对科学的无知,而是科学自身和科学机构的无知;但是科学及其机构却没有意识到他们自身的缺点,缺乏内省性。相反,这种内省性在坎布里亚地区的公众中却表现得非常明显。因此,温对传统的英国公众理解科学理论模型提出了批评,提出了他对公众理解科学的看法。本文讨论分析了他的可称为内省模型(reflexivitymodel)理论。  相似文献   

8.
将近一年前,我收到一封很长的信,其作者声称他发明了一种能凭空制造出某种东西的方法。对此我并不感到大惊小怪。毕竟,在我收到的提出这类有趣想法的来信中,总有那么些人的说法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但是,既然科学的基本精神在于要求人们有一个开放的(如果还不是完全通风的)头脑,我还是尽量设法一封不漏地阅读这类信件。  相似文献   

9.
100年前,一个名叫李约瑟的英国人在其编著的15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了一个引发世纪之争的命题:“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么为什么像伽利略、拓利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  相似文献   

10.
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提高科学兴趣、科学专注力与科学认识能力,并且从总体上为科学企业提供支持。我这里所指出的这些挑战决不会消失,我相信诸位也同意这一点。这既是我们目前正在面临的机遇,同时也是我们努力与之奋斗的问题。今天我敢断言,科学博物馆和科学中心就属于迎接这些挑战定位最佳的机构与基础设施。科学博物馆位于社区这一得天独厚的位置使它们能够支持并且鼓励科学学习,特别是那些采用了行业中所有工具的科学博物馆与科学中心更应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