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促其苦学使其乐学──谈苦学与乐学的辩证统一福建林润生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是苦学好,还是乐学好,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真实,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小学生的学习,应是苦学与乐学的辩证统一。什么是苦学?“菩”者,刻苦也;苦学,即刻苦地学习。乐学呢?“乐”者...  相似文献   

2.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自古以来就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说法.如何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爱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当前新课改的主要任务。正是适应了这种时代背景,建国以来的第八次新课改应运而生,“研究性学习”也随之走进了校园。  相似文献   

3.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这虽然谈的是诗,但也适用于文。宋濂自幼嗜学,推崇颜回、原宪的苦学精神,说他们是“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送天台陈庭学序》)。他不以穷困为苦,而从苦中自得其乐,认为“中有足乐者”。在本文中,他寓情于文,以情感人,着力表现其以刻苦求学为乐的精神,对读者产生了较强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一 学习究竟是苦的还是乐的?有人认为是苦的,主张“苦学”。中国有句古训,叫做“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苦学的典型观点。于是“头悬梁,椎刺股”等苦学事例,长久流传。有人则认为学习是快乐的,主张乐学,寓学于乐。孔子曾经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现代人们提倡“愉快教育”,将上述古训修改为“学海无涯乐作舟”。这是现  相似文献   

5.
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关于学习的经验和方法,是他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他已作古2500多年,但他的学习观和学习方法,对于今天我们进行素质教育仍有借鉴的价值。孔子的学习观,集中地记述在《论语》这部经典之中。孔子是第一个提倡乐学的古代教育家。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刻苦学习固然是好的,但不如乐学更佳。把读书当做苦差事,是学不好的。只有把读书学习视为人生的快事,怀着愉快的心情学习,才能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境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  相似文献   

6.
勤奋学习     
唐朝文学家韩愈曾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奋学 习是指勤奋读书,刻苦学习。勤奋刻苦地学习,不仅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 基础,也是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竞争激烈。精英  相似文献   

7.
古之学者凿光映雪、囊萤苦读,一直为世人传颂。苦学精神之于一介文人的成名可谓不可或缺,也更是一种美德。今天,我们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在学习方式上,大致是要讲究‘乐学”,然而矫枉过正的结果是:苦学往往被视为有悻于乐学精神。殊不知,真正的素质教育并不排斥苦学的成分,而“乐学”也绝不是“学习轻松化”的简易代换。任何时候学习都并非一帆风顺,必须要付出辛勤的汗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格言早已为我们熟知,而苦学精神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同样具有现实意义。我们知道,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需要识记,把外部知…  相似文献   

8.
学习一向被认为是艰苦的脑力劳动.读书人往往把“学海无涯苦作舟”作为座右铭。纵观古今。凡是劝学的文章无不勉人“苦学”;大凡学业上有成就者。其成功的要诀也离不开“苦学”二字。然而我们认为,仅强调“苦学”忽视“乐学”有一定的片面性。的确,学习有苦的一面,它需要忍受孤独寂寞,需要强化记忆。需要艰苦探索。它没有“闲庭信步”那样自在。  相似文献   

9.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有一次回中国讲学 ,看到报上一篇题为《杨振宁博士苦学成才》的文章 ,很是不悦。说 :“当我研究心爱的物理时 ,感到非常快乐 ,何苦之有?”读书学习不应该只强调苦读苦学 ,还应该提倡乐读乐学。应该让学生乐学 ,喜欢学 ,有兴趣地学习。兴趣是什么?心理学家认为 ,兴趣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对学习而言兴趣是学习的手段 ,是学习的动力、创造力、持久力。因而 ,兴趣也等于是学习的效率和效力。我教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朗读者进入角色 ,其他学生配合创造情境氛围 ,学生们兴趣盎…  相似文献   

10.
杨贤江“全人生指导”的思想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其中,包含着对智育的指导。他十分强调智育的重要性,认为,没有学问和不学习的人,“对于本身、对于人群不能发生充分的利益”。因此,他主张求知识必须做到苦学和善学。一、提倡苦学,磨炼意志杨贤江认为,读书是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是获取知识的捷经,也是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说:“一个人不爱读书,  相似文献   

11.
爱因斯坦曾说:“教育应当使所有提供的东西,让孩子们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接受,而不是作为艰苦的任务要去负担。”教学要达到这种境地,课堂就要有一种学生乐学,教师善教的氛围。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倡导苦学,有所谓“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说法,结果导致学生不堪重负。那么,怎样使课堂充满情趣,有乐学善教的氛围呢?首先,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其次,要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第三,要追求课堂美好境界;第四,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五,给予动态评价。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让学生们每天10~12h地坐在那里读书、听课、记忆、回想、再现,以便能回答老师的问题——这真是一种无法胜任的、使人精疲力竭的劳动,它归根结底会摧残学生的体力和智力,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冷漠和漠不关心的态度……”在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在逼迫下学习,觉得是件苦差事,这种“苦学”不但不能达到教学目的,严重时有可能造成学生身心的不健康.学生学习应该是以一种愉快的、接受的心理去学习,这才是“乐学”,而“乐学”才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学习.怎样才能真正达到从“苦学”到“乐学”的转变呢?  相似文献   

13.
一提到学生的学习,从古至今,人们都普遍认为离不开“勤”和“苦”,以致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就成了训导学生学习的座右铭。殊不知,这只是抓住了事物的表面现象,未能涉及问题的实质,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愈是要求学生勤学、苦学,学生就愈是懒学、厌学。毛病在哪呢?勤奋和刻苦学习的原动力是什么呢?实践证明是“兴趣”,而“勤”和“苦”只是兴趣激励下的外部学习表现。因此,笔者认为学业有成趣为径,尤其是作为“百科之母”的语文教学,其关键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的作用都无法估量的。瑞士儿童心理学家…  相似文献   

14.
以乐学教育思想作为学校办学指导思想进行学校教育改革的上海“愉快教育”、北京“快乐教育”、天津“金色童年教育”等实验,在不同层次水平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对小学教育改革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普遍意义。本文仅就乐学教育思想的内涵谈点认识。乐学教育思想的内涵,概括地讲是乐学与苦学辩证的统一,即愉快地学习和刻苦地学习互为结合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得以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乐学”即愉快地学习,快乐地学习。愉快与快乐是一种心理体验,学生在学习过  相似文献   

15.
从中外教育史看,孔子是乐学的创始者。《论语》中有46次使用了“乐”字,其中有16次与“乐学”有关。孔子不仅倡导乐学,而且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同时还对乐学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为什么要乐学呢?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好之、乐之是三种学习的境界,其中乐之为最高境界。这里强调了乐学的重要性。当代中小学生或学业负担过重,囿于苦学;或学习兴趣索然,困于厌学。如此等等,委实堪忧。故倡导乐学,更有必要。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乐学策略,推进素质教育呢?一、厚实乐学底蕴乐学者,先须学…  相似文献   

16.
当前,只要稍微接触了中小学教育实际的人都知道:师生负担重,学生学得很苦,老师也教得很苦,靠书山题海,靠时间加汗水来追求分数是相当普遍的现象。这样做,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健康,不利于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而且也违背了教学的客观规律。其结果,使不少学生厌学,畏学、弃学了。诚然,学习是艰苦的劳动——艰苦的脑办劳动。读书人往往将“学海无涯苦作舟”作为座右铭。古往今来,大凡劝学的文章,无不勉人“苦学”;凡是学有成就者,其成功的要诀也往往离不开“苦学”二字。然而我认为:仅强调“苦学”,漠视“乐学”,  相似文献   

17.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黄娟 《广西教育》2007,(9B):45-45
对学生来说,当学习来自外在的要求、逼迫时,学习就会成为一种负担、一种压力,学生的体验是痛苦的,苦涩的。如果没有顽强的毅力,从某个角度说,苦学是一种不能持续的学习行为,如果学习是来自内在的,是学生自己的精神需要,它就会成为一种愉悦的劳动。“乐学”才是一种可持续的学习行为。于是我认为需要改革的就是改变学生“受逼”学习的状态,让学生“乐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常常会推动学生去废寝忘食、津津有味地去学习,使他们得到很大的满足。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教育注重读,求知学习称之为“读书”,这种说法一直延用至今,而且无论是上小学还是上大学,甚至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博士后皆称之“读”。中国人可谓深悟“读”之道,深得“读”之传,深受“读”之益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谈的是对文章的理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是由读向写的迁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是读能使视野开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