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研究主要从特岗教师的视角来探讨特岗计划实施的效果。调查发现,两个县特岗计划的实施效果总体良好,特岗教师队伍相对稳定,特岗计划受到了地方学校的欢迎。但是,特岗计划实施过程中仍旧面临着如下几个比较突出的挑战与问题:一是村屯学校、紧缺学科的特岗教师数量少;二是特岗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低,缺乏跟踪指导;三是特岗教师留任率较高,但稳定性存在隐忧。为增强特岗计划的实施效果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修订政策设计,调整特岗教师分配制度;二是要改进在岗培训,提高特岗教师教学效果;三是要融入多方资源,提高特岗教师待遇;四是要宣传政策效果,提高特岗教师岗位吸引力;五是要持续实施特岗计划,稳定提升特岗计划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特岗计划"实施10年以来,有力地缓解了农村学校教师紧缺的状况。然而调查发现,"特岗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在特岗教师任职岗位的制度保障、培训体系、招聘和分配岗位以及特岗教师生存环境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岗计划"各相关单位和部门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使得特岗教师的任职岗位、培训、工资和生活等方面得到正常、合理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为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2009年河北省启动“特岗计划”。目前河北省“特岗计划”实施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特岗教师生活现状有待改善: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缺乏支持体系与制度保障:农村学校对特岗教师社会支持有待提高;“特岗计划”对重点大学毕业生吸引力不够。为此应采取以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补充机制对策:发挥“特岗计划”的辐射作用.提升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重新核定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编制,均衡计划招聘特岗教师:为特岗教师提供持续的专业支持;拓宽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渠道,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
郑新蓉教授作为中国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特岗计划”政策研究项目办公室主任.于2011年6月至9月带领调研团队展开了全国范围的“特岗计翔l”政策评估调研。在评估调研基础上.12月8日-9日“特岗计划”政策研讨会在京成功召开。本刊第一时间就政策评估调研发现独家专访了郑新蓉教授。评估调研发现,特岗教师带有明显的群体特征,普遍年轻且来自农村家庭;“特岗计划”在短时间内为农村贫困地区补充了大量有质量的教师,促进了农村教师招聘机制的变革.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特岗计划”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简称,通过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两基”攻坚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这是一个颇具匠心的政策设计.以河南省“特岗计划”实施的情况为例,从引领地方“特岗计划”的实施、吸引优秀人才和拓宽就业渠道、补充编制和优化结构、激发办学活力和提高教学质量等四个方面来论述“特岗计划”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从而充分发挥“特岗计划”这一政策的积极作用,以及它对改变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乡村落后的教育现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罗丹 《世界教育信息》2012,(3):37-40,50
2011年12月8日至9日.中国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特岗计划”政策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十省教育厅负责人、高校及研究机构、特岗教师代表等90余人出席会议。研讨会上,评估调研组从特岗教师构成、特岗教师生活和工作状态、政策满意度等方面报告了调研发现。“特岗计划”政策创新了农村教师补充机制.为农村学校补充了合格师资,缓解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也产生其他一系列良好的外延效应.政策成效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肯定。与会专家和代表围绕政策目标指向、实施范围与规模、工资福利待遇、编制、培训等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提出的建议对于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西部农村地区教师总量不足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中&q-2006年颁布“特岗教师计划”。本文以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特岗教师计划”重点扶持的A、G、Ls_-gN研究对象,通过对三县148名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调研,分析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并提出相应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8.
胡煜帮 《考试周刊》2014,(69):20-20
近年来,特岗教师计划极大地缓解了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缺编、教师老龄化等问题,为推动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减轻社会就业压力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特岗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问题也随之凸显;特岗教师的个人生活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文章提出学校应关心特岗教师的生活,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观,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其专业能力,促进其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作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机制的“特岗计划”,在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现实困境:短期的制度设计导致教师的流动性大,难以维护学校教育的稳定性;制度设计缺乏后续保障,难以维护教师心态的稳定性;制度执行缺乏后期监督,难以维持农村教师补充的持续性.针对这些困境,必须实施“特岗计划”的制度创新:建议将原来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对特岗教师的支持置换成对提前退休教师退休工资的支持,而将原来由地方财政负担的退休教师工资转换成特岗教师的工资,让新进的特岗教师有编制,一部分老教师提前退休.“特岗计划”的制度创新设计有着必要性和可行性,能够使“特岗计划”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11省13县的实地访谈和调研数据,对"特岗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该计划的政策目标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短缺、"县招"动力不足的问题,中央财政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特设岗位教师的工资性支出,以此帮助农村地区补充教师.本文发现,"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政策的实施,激发了县级招聘农村教师的动力,辐射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特岗计划,并逐步形成了以"国标—省考—县聘—校用"为基本程序的规范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补充机制.但是随着实施规模的扩大,"特岗计划"支出面临新的挑战:一是部分地区突破编制限制,造成国家财政供养压力;二是"特岗计划"的长期实施加大了地方对中央转移支付的依赖度;三是"特岗计划"的扩大化与攀比化倾向,进一步加剧了中央财政负担.为发挥"特岗教师"中央专项资金的引导性和激励性,本文建议,提高艰苦岗位生活补助金比例,实施按岗补助的财政投入政策,岗编分离.  相似文献   

11.
农村教师“特岗计划”是中央对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所实行的一项特殊政策,对促进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基于此对“特岗计划”研究趋势进行展望:即突出文化与经济等社会生态因子与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交互机制研究,加强学科特岗教师培养机制及“硕师计划”的追踪研究。  相似文献   

12.
孙芳芳  孙学妹 《教师》2014,(14):122-123
为了解决农村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情况,2006年我国开始实施"特岗计划"。到2014年为止,"特岗计划"已经实施了八年多,为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年轻特岗教师。特岗教师的到来,为这些地区的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缓解了农村教师数量不足与结构化失衡的问题,促进了农村贫困地区规范办学与我国教育的公平发展。然而,特岗教师多在条件艰苦的学校从教,这些学校多为薄弱学校,存在众多不利于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因此,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不仅需要其自己的努力,更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相似文献   

13.
《当代教师教育》2016,(1):84-89
特岗教师在改善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结构中的作用已逐步显现,但其面临的一些问题亦不容忽视,尤其是在专业发展方面。调查显示,特岗教师在专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专业发展机会较少、条件较差、方式单一,身心疲惫、对未来感到茫然者比例较大,男教师参与专业发展活动的主动性较女教师低。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既有政策方面的,亦有学校方面的,更有特岗教师自身方面的。应针对这些问题,考虑其致因,进一步完善"特岗计划",为特岗教师创造良好的专业发展环境,具体措施有:加强管理,建立特岗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制度;重视发挥校本教研和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调整培训内容,增强特岗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性;重视主观能动性,培育特岗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意识和能力;引导特岗教师掌握生涯管理策略,帮助其进行自我设计。  相似文献   

14.
了解毕节地区初中数学特岗教师对培训的需求,是开展该地区初中数学特岗教师有效培训的前提。本研究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座谈为辅的方式,获取毕节地区初中数学特岗教师对培训需求的信息,并以调查结果为依据,提出该地区初中数学特岗教师培训的一些建议:应当更加关注特岗教师的培训需求;通过调查结果发现,抽取样本中的大部分特岗教师都希望培训内容包括适合农村学生的典型教学经验、观摩优秀教师的公开课、了解新课改理念、班主任管理方面等;也希望增培训机构在设置培训方式时,应当以研讨的方式进行培训,而不是以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培训。这些建议旨在对贵州师范学院“毕节地区数学特岗教师”培训的效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特岗计划”旨在探索建立农村教师长效补充机制,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教师。“特岗计划”的实施缓解了农村教师短缺的矛盾,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为美国而教”项目自实施以来,缓解了美国教师资源不足的压力,促进了优质教师资源的补充以及在不同地区间的合理配置,为教师资源的均衡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为此,本研究通过对“为美国而教”项目的形成与发展、基本特点以及对美国教育的贡献进行介绍,并总结出该项目对我国“特岗计划”的启示,以更好的完善我国“特岗计划”。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特岗计划"实施中存在的"对应聘者的农村从教素质考察不够、政策承诺与实际兑现存在落差、特岗教师聘期结束后入编尚存悬念等"主要问题,使"特岗计划"成为促进农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我们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特岗计划工作"加以改进:(一)进一步提高招聘质量,考察应聘者个性心理等综合素养;(二)以导师制对这一入职策略加强特岗教师入职引导;(三)完善相关政策,加强跟踪管理与服务。  相似文献   

18.
"特岗计划"为乡村教育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分析特岗教师流向特点,有利于更好地实施"特岗教师计划"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通过对西部省域特岗教师流向分析发现:特岗教师主要流向"两基攻坚县"的乡村学校;特岗教师中"本科学历"比重逐年提高;特岗教师以向乡村学校为主的流向正向县镇学校外溢;特岗教师流向呈现地域差异化,且乡...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知网期刊为数据源,检索了2006—2016年间发表的684篇研究文献,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特岗教师"这一主题分别从文献发表年代与数量、文献来源、作者来源、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五个维度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我国特岗教师研究主要围绕"特岗教师计划"政策、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等三个主题而展开,总体上沿用一种研究范式,多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之以访谈法来分析"特岗教师计划"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创新性不强,且停留在问题表面,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未来特岗教师的研究应加强对特岗教师现状的反思及"特岗教师计划"政策的探索,以多元综合的思维方式审视当前特岗教师领域内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十年“特岗计划”的实施,各种问题显现,其中特岗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心理压力不可忽视。如何面对这些问题进而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我国农村教育的质量。农村特岗教师心理压力的形成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薪酬低与工作量大;住房及就医得不到保障;人际关系淡薄;缺乏被尊重感;学校管理制度落后;入编的不确定性;枯燥的日常生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