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年前,我就觉得,没有"三古"(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哲学史或思想史)的中国大学就不能算一所像样的中国当代大学。后来,我为我的大学建设"三古"作了多方面的努力,在这些努力中,对"三古"的意义有了更多的感悟。曾经是一种直觉,如今也可讲出一点道理来了。这里,也分一个一二三来叙说一番。  相似文献   

2.
"气"与"道"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两个基本的概念范畴。从词义上和中国古代经典文献来分析,"大气"与"大学"、"大学之道"之间有着某种内在的关联性,大学从根本上来说就应该是"大气"的。"大气"是"大学之道"最内在的基本要求,是成就大学的基石。一所好的大学,不仅应有大楼,还要有大师,更要有"大气"。大学应当具有超凡脱俗的"大气节"、志存高远的"大气魄"、兼容并蓄的"大气量"、恢弘广阔的"大气度",才能称得上是"大气的大学"。  相似文献   

3.
中外大学的办学使命在演化过程中创造性继承,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点.中国古代的"大学之道"注重人文科学的研究和人格的修养,现代大学的办学目的主要体现为一种实用工具,也导致"双一流"大学建设和人才培养产生了系统性偏差.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要增强办学使命的"独特性"和人才培养的"内生性",通过建构起本土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激活大学发展的内生力.  相似文献   

4.
<大学>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有其非常独特的地位,儒家学者不仅改动<大学>经文,而且还作"格致"补传.<大学>改本发展的历史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对待经典特有的诠释方法,而且也反映了中国哲学内在的义理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刘海峰 《教育》2012,(8):58
在中国,一提到学院不必都朝更名为大学方向努力,许多人都会举出"麻省理工学院"的例子说,你看人家办了100多年,一直就叫学院,并没有妨碍其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称为"学院"不见得就比"大学"差。  相似文献   

6.
方程是初等代数学的重要内容 ,历史上曾经是代数学的主要内容 .古代各民族各地区数学都曾努力探讨过代数方程的求解 .最简单、最基本的代数方程是一次方程 ,一次方程的求解在巴比伦数学、古埃及数学、印度和中国古代数学中都已得到解决 .方程的发展自然地指向未知数指数的提高 :所有这些古代数学中也都探讨了二次方程的求解问题 ,中国和后来的古希腊、阿拉伯的数学家也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三次方程的问题在一些古代数学中已经提出来了 ,但未能给出一般性解决 .较早提出解三次方程的是中国的王孝通(约 63 0 ) ,他在自己的著作《缉古算经》…  相似文献   

7.
盛海娟 《文教资料》2008,(4):160-162
教会大学萌发于19世纪末,在20世纪初得到初步发展.教会大学从建立起就一直注重教学质量,在学生教育、师资力量以及授予学位等方面都进行了努力的探索.教会大学推动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产生,客观上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提供了一种模式,创新了中国教育课程的模式,同时也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提供了一批管理和教学人才.教会大学虽然在中国的教育历史上只存在了短暂的时间,但它的作用却是不可磨灭的,我们应该借鉴教会大学的办学经验促进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一理念贯穿中国高等教育历史发展的过程,是古代高等教育的纲领.成均、私学、太学、书院可分别代表古代大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大学之道"理念蕴涵在其中的每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普遍认为,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就是说,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与思路,往往决定着一所大学的办学方向与水平。这种习以为常的说法不错,但深究起来也不完全对。就中国来说,大学确实需要教育家型大学校长来管理,但更需要保障大学健康发展以及产生教育家型大学校长的大学制度。大学制度是大学治理的根本保障。在人类历史上,国家治理方式有两种:法治和人治,大学也有类似之处。所以说,校长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是重要的,但比校长更重要的是大学制度。因此,中国要建立和完善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大学制度,进而实现大学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才是保障大学生命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大学呼唤大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最近某大学一位著名教授讲:"学术是我生命的延续,学生是我子女的延续。"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大爱文化,教师的大爱情怀。大爱是大学的本源,也是大学的文化,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大爱文化塑造了学生品格。有一位大学校长讲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什么是大学文化,她就承载于一些名师们的传说和轶事当中。"名师的渊  相似文献   

11.
大学文化理念是大学文化的核心部分,先进的大学文化理念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先导。在改革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大学文化理念就成为新时期大学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根据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教育思想的把握,大连大学先后提出了"让人人都成功"、"让人人都快乐"的文化理念,努力提炼与打造独树一帜的大学文化。本文从成功与快乐的关系、快乐的含义、如何获得快乐三方面来着重解读连大"让人人都快乐"的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2.
热搜     
No1.有一种友情叫赵薇黄晓明"世界上最好的友情就是:我拄着拐杖也要来支持你,我扔掉拐杖也要拥抱你!"这是近日微博最热门的娱乐话题。赵薇做客《鲁豫有约》时,节目组特别安排她的大学同班同学黄晓明做"惊喜"。结果,"小燕子"一看到拄着拐杖来的黄晓明,就扑过去来了个狠狠的熊抱。大家一边羡慕两人的友谊,一边也感慨——"有一种友情叫赵薇黄晓明,有一种初恋叫大学时代的表白,有一种坚守叫16年我依然在,有一种陪伴叫当你需要的时候。"  相似文献   

13.
"巍巍我校,屹立江东,志在起废振癃。古剂改良,新药求精,保健民族任重。济济多士,药学专攻,存心以仁,任事以诚,共同继续神农伟业,建树万世之功。"每次翻开有关药学的书籍,我的耳畔就会回响起中国药科大学的校歌,这段熟悉的旋律一直激励着我在医药事业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4.
垢心怡 《当代学生》2012,(24):62-63
我的大学有个最尴尬不过的名字——暨南大学,有些人或许不认识"暨"字,便不敢读出这个大学的名字来,而有些人听得这个读音就会误以为是"济南大学"。而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大学名字是在小学三年级时,在课外阅读中,我读到了郑振铎写的《最后一课》。抗日战争时期,暨南大学要从上海迁往福建,郑老记得在上迁校前的最后一课时,语文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  相似文献   

15.
2013年四级翻译题型的改革给大学英语教学发出了一个信号,即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不仅承担着教授西方文化的责任,也肩负着传递中国文化的使命。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的现状,基于教学实践就如何将中国文化导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来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大学是传承文明的机构,不同文明形态之中,大学理念也有较大差异.历史上,作为一种制度,大学孕育并产生于西方文明之中.但若就理念层面来讲,东西方文明之中都有关于大学的经典论述.就中国而言,在儒家思想之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直是中国大学的经典理念.但就现实而言,整个中国大学的发展一直处于大学理念与制度的磨合之中,即华人大学理念与西方大学制度的磨合.面向未来,中国大学要实现历史性复兴,以下三点必不可少,具体而言,重建制度形态的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是首要的;继之实现学术自主;再进而实现学术独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史学有没有历史理论?这个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提起,从那时起就一直困惑着许多史学工作者.2011年,经过15年努力,我校瞿林东资深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一书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关于这个问题终于有了系统而深入的回答.该书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成果.全书三卷,130万字,对先秦到清代中叶的中国古代史学做了系统的文献梳理工作,探寻并展示中国古代史学中历史理论发生、发展和繁荣的轨迹.目前所知,这是国内以"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为题的第一部著作,毫无疑问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通读全书,深受教益,特别是书中关于某些问题的讨论深深地触动了我,使我对一些历史理论问题的思考有所进展,篇幅所限,仅撷取两点于下.  相似文献   

18.
大学校史的研究如何体现"大学精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它不仅是从"长时段"探讨中国近现代大学发展规律性的课题,而且也是认识当代中国教育变革尤其是大学变革、发展的重大课题。如何通过对近代化进程中的大学变迁的历史过程及其历史特征的揭示,来探明制约中国大学精神形成的社会因素和概括出大学走向"一流"所应坚持的大学之道,这是大学校史研究的最原始意义。大学精神何谓?透过大学校史,我们发现近代中国大学精神至今还未过时,在争创世界一流,争创名牌大学的今天,重温近代中国大学精神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9.
初二时,年级动员大会上,老师请想去高中部的同学们举手!台下纷纷高举起手来,讲台上的老师很满意地点了点头,说:"年级排名前100名的,就有希望去,大家好好加油。"我冷冷地想,300多人,大家都想去,即使拼了命努力,也会剩下200人,他们要何去何从呢?受不了这些压力,也叛逆地觉得学校呆不下去的时候,中午逃出校门去了一间医院,对着医生很难过地说:"叔叔,我该怎么办?世事艰难,我去不了重点高中,考不上一本大学,我是个废人。"中年男人耐心地  相似文献   

20.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2月27日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明确表示,"我们现在的教育确实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教育行政化的倾向需要改变,最好大学不要设立行政级别……".香港科大教授丁学良认为,"如果中国的大学仍然是'衙门'本身或'衙门'附属品的话,中国的大学就没有希望"[1].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大学"行政化"已成为附着在大学身上的毒瘤.大学要解放,首要的任务便是"去行政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