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健康中国的理念一方面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也反映着我国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在大学的体育课程中将此理念与课堂教学进行融合,可以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培养我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该文从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健康中国”概念为体育教学活动提出新的策略,加快完善大学体育教学体系,同时通过体育教学确保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教育目标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需要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创新和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在研究课堂有效性对促进学生健康促进意义的基础上,就实现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做了全面的分析,以期为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受到广泛关注,加之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研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相互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此来实现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体化教学,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的体育素养,推动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情感上与他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识的时期,他们变化的状态中。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能及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中小学生处于长身体、长知的心理、生理迅速发展,并处于激烈问卷调查表明:10%-15%的学生低于正常水平,还有3%~6%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扰。由此表明: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良性发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也表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任务的重要性。因此,探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运动处方原则,制定出符合不同中小学生群体心理健康运动处方,对于促进中小学生心理良性健康循环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樊克良 《精武》2012,(19):45-45,47
体育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教育目标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需要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创新和使用新的教学方珐。本文在研究分层教学法对促进体育教学效果提升意义的基砧上,扰分层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做了全面的分析,为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献资料法、观察法,分析了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现代中小学生不良的心理表现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应走出学校体育的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跳蚤实验”联想到部分中小学生体能素质有所下降的现状,提出了要适当增加中小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并以“普及化、游戏化”作为体育教学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一项以上运动技能”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的目标任务,但中小学生的运动发展却面临着“上了12年体育课什么都没学会”,而中小学生的健康促进则面临着“体质连续40年下降”的局面。科学运动和健康促进的主要途径是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是新时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历史责任。但运动发展与健康促进之关系素有争论,甚至有“技术与健康之争”的极端观点。研究认为,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是相互促进和融合发展的关系,在当前新课改形势下,体育“大单元教学”对有效提高运动能力具有方向性意义,“可选择性的专项化体育教学”即“体育走班制”教学更是代表着未来科学运动课程的教改方向。大幅度大面积地提升体质是青少年健康促进的前提,有效提升体质要求着“三精准”的新策略与新工作。在“健康第一”的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下,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必将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相融合发展,其融合发展的主要途径体现课程教学目标的融合、课程教学内容的融合以及教学方法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谈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重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兴趣、能力的培养,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结合体育教学,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开展体育运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在团体性活动中有助于增加健全学生的心智、培养交际能力和团队精神,同时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可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体现体育教学的实际价值。文章首先对当前体育教育形式与一体化进行概述,阐述了体育教学中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意义,最后提出开展一体化教学的策略,希望对提升技工院校体育教学效果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 一、中小学生体育教学的目的 目的,是我们预期达到的境地和想要得到的结果。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了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小学阶段落实在“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初中阶段落实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相似文献   

12.
<正>为推进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通过课堂教学评比与观摩的方式不断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一线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使体育课真正成为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发展身心健康素质、促进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于5月20日至22日举办了"2015年江苏省小学体育与健康优质课大赛"。  相似文献   

13.
区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高校大学生体育教育中,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剖析其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进而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可通过教学引导、心理辅导训练、提升教师自身素质等,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为大学生心理诊断、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提供重要参考,培养合格的中国式现代化大学生。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的不断深入,加大对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研究,对于提升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策略,希望通过本研究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学校各项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同向同行、共同促进的抓手之一。身心健康素质的培育作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之一,是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该文以“课程思政”为背景,基于“课程思政”对体育课堂教学意义,分析了“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有效策略,通过该研究,以期为更好地促进体育健康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职体育教学体现“健康第一”的理念,是新时期对体育教育的新要求。从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提出了体育教学中实施健康教育八个方面的问题:提高教师水平、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加强学生承受各种压力锻炼、强化健康心理训练、营造课堂教学心理气氛、把握调控的“时”和“度”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建设和培养体育骨干教师队伍为突破口,以点带面,以带动全体体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为重点,以使全体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为核心,以使青年体育教师培养质量得到提高为最终目标,计划建造一支以满足本专业发展需要,质量过硬、技能精湛、“双师”素质高、结构合理、梯队充足的教学团队,从而进一步促进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水平向纵深发展,打造一支“双师型”骨干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8.
体育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过程。体育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因此,对于太原市迎泽区城区的体育工作者来说,在体育课堂上培养、激发出学生的体育兴趣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更是教学成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兰州市中小学生焦虑状况与体育活动关系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和《运动量等级量表》对兰州市 12 5 9名中小学生健康状况及其参加体育活动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 ,兰州市中小学生中有 37 5 %的学生存在焦虑水平偏高的倾向 ;初中组的焦虑倾向明显低于小学组和高中组 ;女生在除了“孤独倾向”外 ,所有其它分量表的焦虑水平均高于男生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对中小学生的焦虑水平的控制有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20.
宋卫军 《体育世界》2011,(10):90-91
本研究将素质拓展课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实验对照分析,旨在探究体育拓展训练课对培养大学生社会心理适应能力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