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学教师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在教学中的各种决策总是以他对知识、学习和教学的理解为基础的,就中小学教师对知识、学习和教学的基本观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的初步研究表明:教师们普遍认识到知识是相对的、辩证的和有联系的,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建构学习,并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的活输,而是帮助学生完成意义的建构.教师在知识观的“机械——辩证”和学习现的“接收——建构”两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教师学习观自身的两个维度之间也有显著的正相关,人师的教学观与知识现的“机械——辩证”维度以及学习观的“接收——建构”维度都存在总显著的相关;只有学习现的“接收——建构”维度上存在着性别差异,学历与教龄在教师知识现、学习观和教学观各线及上未见统计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的调查研究--来自中学的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以对知识的信念为基础 ,有怎样的知识观就有怎样的教学观和学习观。本研究对教师的知识观与教学观、学生的知识观与学习观进行了初步的调查 ,并就其现状、关系与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学习观及其与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大学生学习观问卷、大学生学习动机量表(WM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学习效能感量表,对254名被试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学习观总体上是倾向于建构性的;文理科学生、本专科学生在学习观的各维度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学习观与其内生动机、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但与外生动机多为显著负相关;学业自我体验与学习过程观是大学生内生动机的有效预测变量,学业自我体验也是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效能感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4.
大学教师教学观与大学生学习风格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教学观和大学生学习风格是教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主要运用笔者自编的“大学生学习方式量袈’以及在对国外几个有关教学观调查量表基础上设计的“教师教学观量表”,调查了西安交通大学2003级504名本科生的学习风格以及他们感知的教师的教学观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从学生的视角探讨了教师教学观与学生学习风格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观可以分为两类,即信息传递的教学观和促进学习的教学观;教师的教学观对学生的学习风格具有显著影响。当教师持信息传递的教学观,认为教学仅仅是以传递知识为目的时,学生更可能采用再现导向的学习方式,这将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当教师持促进学习的教学观,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并改变自己的观念时,学生就会倾向于采用意义导向和情景导向的学习方式,这将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大学生学习观问卷、大学生学习动机量表(WM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学习效能感量表,对254名被试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学习观总体上是倾向于建构性的;文理科学生、本专科学生在学习观的各维度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学习观与其内生动机、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但与外生动机多为显著负相关;学业自我体验与学习过程观是大学生内生动机的有效预测变量.学业自我体验也是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效能崴的有效预测变号。  相似文献   

6.
理科教师的科学本质观对科学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们对科学本质的认识经历了由科学的“真理观”向科学的“建构观”的转变。不同的科学本质观将直接影响着教师对科学教育目标的不同理解,对科学知识的不同选择,对教学主题的不同设计、教学话语的不同使用,对学生学习的不同评价。教师不同的科学本质观及其教学行为影响着学生的科学本质观的形成,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内容的理解以及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7.
教学论及其指导下的教学实践的根本问题出在“学生—知识”的二元学习观上.其根本谬误在于割断学生与客观世界的真实联系,其严重危害在于导致学生的“创造无能”.因此,有必要实现学习观转型,建构“学生—知识—客观世界”的三元学习观,进而更新教学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路径,着手教学论的重建.  相似文献   

8.
对573名被试施测中文版学习观量表、学习策略量表和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结果表明,中文版学习观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在0.61~0.71之间;学习观各维度和学习策略及时间管理倾向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s〈0.01);典型学习观分组在三类学习策略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s〈0.001),中文版中学生学习观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9.
一、学习“新知识观”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与学习理论,是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钟启泉教授指出:“时至今日,尽管依然存在对知识的不同理解,但已经达成共识的是:知识不是游离于认识主体之外的纯粹客观的东西;学习过程也不是打开‘知识百宝箱’向学生移植信息那么简单机械。学习乃是学生建构他们自身对于客体的理解,亦即知识是由学习主动建构的。”  相似文献   

10.
学生个体知识观是构成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背景,培养学生的知识观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学生知识观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社会、家庭、学校等外部环境的影响,更受学生自身知识经验及反省思维能力等内部因素的影响。知识观的培养策略有:将知识观培养设定为教学的目标;教师首先要树立建构性的知识观;在各学科课程教学中渗透和强化知识观教育;实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设置"知识论"选修课等。  相似文献   

11.
知识观影响、制约着学生学习活动的展开和学习方式的选择。本研究分别从知识观的“外在—内在”、“封闭—开放”、“静态动态”与学习方式的“他主—自主”、“独立—合作”、“接受—探究”维度考察了解当下中学生知识观的总体特征和学习方式的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力求为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提供依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知识观的培养与学习方式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观即人们对知识的看法、观念,它构成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背景,影响、制约着学生学习活动的展开和学习方式的选择。从知识观的“外在—内在”、“封闭—开放”、“静态—动态”与学习方式的“他主—自主”、“独立—合作”、“接受—探究”维度探讨两者间的关系,考察当下中学生知识观和学习方式的现状,提出中学生知识观培养与学习方式优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知识观影响、制约着学生学习活动的展开和学习方式的选择。本研究分别从知识观的“外在-内在”、“封闭-开放”、“静态-动态”与学习方式的“他主-自主”、“独立-合作”、“接受-探究”维度考察了解当下中学生知识观的总体特征和学习方式的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力求为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提供依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观与数学差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不正确的数学教学观指导下的教学易产生数学差生,防止数学差生产生和转化数学差生都需要教师树立建构主义的数学教学观,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动起来,及时复习与新知识相关联的已学知识,尽可能地将新知识“修剪”得适合于学生建构等是数学课堂上进行教学差生转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建构主义知识观及其对教学的启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主义知识观力图将认识过程中的主客体整合起来.形成一种超二元论的知识观。这种知识观通过“同化”、“顺应”、“自组织”、“对话”等建构方式消减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对立.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及问题性教学.注重建立多元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6.
探究学习理论的构建首先应当确立其相应的知识观基础。旁观者知识观与接受学习是一对合适的搭档,而参与者知识现则是探究学习的立论基点。参与者知识现源于对“确定性知识”的质疑,其基本要素——知识的不确定性、个体性、过程性以及建构性等为探究学习勾画了一幅合理的知识图景。  相似文献   

17.
论教学观的后现代转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知识观的转变直接影响着教学观念的变革。当代知识观由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型为我国新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启示,引发了人们对教学这一活动过程的重新思考。教学目的应由单纯注重显性知识的获得转向对学生生存与发展的关注;教学过程由“生活的预备”的知识传递过程转向意义建构、生命体验的视界融合过程;教学内容由单一性、确定性转向多元性、非确定性;教学主体关系由教师绝对权威转向师生对话合作;教学评价由整齐划一转向异质多样。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编的数学观和数学理解方式量表式问卷对一所重点初中的学生进行调查,考查初中生的数学观、数学理解方式及其对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1)初中生的数学观、数学理解方式、数学学业成绩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且数学理解方式的每一个维度都与数学学业成绩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2)数学观的三个维度对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不显著,数学理解方式的三个维度对数学学业成绩影响显著.数学理解方式三个维度可以预测和解释数学学业成绩变异量的8%,其中解释性理解对数学学业成绩的预测与解释力最大.(3)高、中成绩组学生的解释性理解得分显著高于低成绩组学生,高成绩组学生的记忆性理解得分显著高于中、低成绩组学生,而高、中成绩组学生与中、低成绩组学生之间的探究性理解差异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知识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构的。数学学习是学生的一种认识建构活动,学生是整个建构过程中的主体,是研究者、实践者、参与者和探索者。数学课的实践教学,就是学生身临其境地直接参与思考、发现和创造的主动学习过程,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系统的建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应当着重从实践上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寻找解决方法,达到学习和掌握相关数学知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构建建构主义英语教学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非被动地接受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学习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英语教学观-反传统的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行为主义机械教学观,也不苟同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先天论。建构主义英语教学观认为,语言学习是与环境交互作用、学习者主体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建构主义教学观倡导学生中心、凸现问题教学、情景教学、合作教学及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