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郑荣  张薇  高志豪 《情报科学》2022,40(5):137-143
【目的/意义】在国家安全观总体背景下,数字政府建设对数据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数据协同治理 过程中的政府数据资源开放和共享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平台的构建 中,可应对开放共享过程中存在的数据安全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分发掘政府数据价值,保证数据安全并释放数据红 利。【方法/过程】本文利用区块链技术分布式、透明性、可追溯性和公开性等特点进行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平台构建, 并研究其运行机制,以碳交易数据协同治理为例,探究区块链技术下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平台在政府数据协同治理 中的价值体现。【结果/结论】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的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平台与运行机制有助于强化政府部门和非 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明确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和数据协同治理过程中的数据标准、归属权、可信度等问题。【创新/ 局限】运用区块链技术为国家安全观背景下的政府数据协同治理及开放共享提供强有力的数据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开放科学迈入全球共识新阶段,构建可计量的开放科学数据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将为我国科学数据共享成效量化评价提供参考方案,对完善数据战略、释放科学数据价值和增加国际科技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文献调研法和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工作实践,设置可计量的开放科学数据集影响力评价指标,采用专家打分法筛选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具有科学性、代表性和全面性的样本和指标进行量化研究,实现指标体系所涵盖的所有指标项可计量和各指标的权重可计量。【结果/结论】本文构建可计量的开放科学数据集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学术影响力、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和经济影响力5个一级指标及24个二级指标。结论表明:开放科学数据集支撑的学术成果、社会影响、政府决策和国际合作等是其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科学数据的经济价值得到广泛认同。【创新/局限】基于调研和实践,本文依据多领域科学数据权威专家数据构建了可计量的开放科学数据集评价指标体系。受限于篇幅,实证研究有待进一步展开。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分析政府与公众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中的博弈问题,探讨博弈双方最优均衡策略的选择,对 推进我国的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工作具有启示意义。【方法/过程】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运用逆推归纳分析 方法分析政府与公众在两回合的博弈中的策略选择与得益。【结果/结论】建议政府部门应积极主动开放共享政府 数据,建立健全公众信息沟通渠道,完善政府开放数据的问责机制,形成良好的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的氛围和趋势。 应提高公众数据素养,加强公众数据利用能力。另外需突出学界的责任,展开针对性研究,并参与渗透到政府开放 数据的实际工作中来。  相似文献   

4.
陈玲  段尧清  王冰清 《情报科学》2020,38(1):162-168
【目的/意义】构建数字政府建设和政府开放数据的耦合模型及其评价体系,实证分析模型间的耦合协调 度,为推动我国数字政府建设与政府开放数据进程提供对策建议。【方法/过程】基于LDA模型分别提取数字政府 建设与政府开放数据的核心要素,构建二者之间的耦合模型及其评价体系;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函数,构建评价体 系的功效函数、耦合度函数、耦合协调度函数;实证分析评价体系的耦合值和耦合协调值,探讨我国数字政府建设 与政府开放数据之间的耦合协调性。【结果/结论】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和政府开放数据目前都处于发展阶段初期, 且政府开放数据发展水平高于数字政府建设;二者的耦合等级属于中度耦合水平和良性协调耦合,有待政府、公 众、企业等各方协同参与,共同促进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和政府开放数据的良性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段尧清  陈玲  徐玲 《情报科学》2017,35(11):89-93
【目的/意义】揭示国内外政府开放数据领域的研究热点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和发展提供建议和 参考依据。【方法/过程】利用BICOMB2、SPSS和CiteSpace Ⅲ ,采用词频统计、聚类分析和共现分析方法,对CNKI、 WOS数据库中相关文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中外研究热点侧重于政府数据管理、政府数据开放、政府数据服 务等研究;中外研究趋势趋同,研究前沿包括数据开放平台、开放机制和政策、数据应用、开放效果与评价等研究。  相似文献   

6.
陈水湘 《情报科学》2017,35(10):94-98
【目的/意义】从用户利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目前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平 台的价值评价与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价值实现。【方法/过程】以数据利用 者和数据提供者的评价为视角,利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权值评优法构建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价值评价模型,提 出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价值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并以19家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 结论】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建设整体情况较差,各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差异明显,数据用户目标价值评价程度 优于数据提供者目标价值评价程度,提出开放真正能“用”的数据,丰富平台“用户”概念内涵, “授予”用户利用的相 关权利,让平台“活”起来四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齐乾坤  王文龙 《情报科学》2021,39(9):125-130
【目的/意义】大数据背景下,数据密集型科研时代已经来临,对高校研究生数据素养的评价能够帮助了解 现状,推动数据素养教育的完善和优化。【方法/过程】本研究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数据生命周期的高校 研究生数据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利用BP神经网络对 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验证。【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并能够对大 数据背景下的高校研究生数据素养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创新/局限】本研究的局限性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样本 的选择以硕士研究生为主,导致评价结果的代表性有限;二是评价方法较为单一,没有对不同评价方法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基于政府视角,探讨政府数据共享协调机制的构建问题,旨在解决政府在数据共享方面存在意识薄弱、动机不强、能力不足等问题,以推动政府数据共享有序发展。【方法/过程】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研究方法,构建了政府、监管机构和技术支撑企业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各方主体的策略稳定性、系统均衡点稳定性。【结果/结论】增加积极共享的收益和加大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有助于政府积极共享数据;监管机构的监管受到政府积极共享数据和技术支撑企业加入数据共享给其带来收益的影响;监管机构对技术支撑企业的监管力度要适当。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稳定性分析的有效性,并为政府完善数据共享机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创新/局限】本文的创新性在于构建了政府、监管机构、技术支撑企业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对政府数据共享进行研究,为政府数据在共享意识薄弱、动机不强、能力不足等问题上提供解决思路,但未考虑组织结构、政策环境等因素对数据共享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常珏  段尧清  朱泽 《情报科学》2022,40(10):171-178
【目的/意义】旨在有效解决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的数据融合交互问题,提升政府数据价值,以期为政府 数据治理提供新思路,为跨部门数据融合与治理提供有效借鉴。【方法/过程】通过软系统方法论,提出政府数据治 理的概念模型,并与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政府数据治理框架对比,得到优化策略,结合联盟链特征,构建跨部门、跨层 级、跨地区的一体化政府数据治理框架。【结果/结论】联盟链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数据确权及数据安全问题,实现 政府数据在纵向和横向上的融合、交互、共享。【创新/局限】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将联盟链的技术应用于政府数据治 理框架构建,但属于理论探索研究,还需结合案例研究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梅  张毅  杨奕 《情报科学》2018,36(4):144-149
【目的/意义】通过分析政府数据开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各因素间的复杂关系,找出影响政府数据开放的 直接因素、间接因素以及深层次基础因素,用以全面提升政府数据开放水平。【方法/过程】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法,构 建政府数据开放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构模型,并对影响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12 个主要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验证 与解析。【结果/讨论】研究表明,政府数据管理机构、数据开放统一平台是政府数据开放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政府 数据开放理念、政府数据开放评价机制、战略规划与政策支持等是中层间接影响因素,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 是政府数据开放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1.
杨正  田进 《情报科学》2019,37(5):79-84
【目的/意义】政府数据开放利用是一个全球化的政府组织行为,基于国际化视野下的科学计量分析为我国 进一步的政府数据开放利用研究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知识图鉴。【方法/过程】利用R语言具备的BIBLIOMETRIX工 具包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的政府数据利用主题进行计量分析,从文献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两个维度分 析该研究领域的地域特征、研究方向、作者分布特征以及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术语坐标图。【结果/结论】美国、荷 兰成为政府数据开放利用研究领域的重要国家,该领域的国际研究聚焦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方向,国际合作稀少, 不利于数据开放共享。研究热点聚焦政府数据开放的应用设计和政府数据的深化应用以及政府大数据分析的视 角、政府利用大数据的研习等,我国未来研究应规范政府数据的再利用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融创两个维度。  相似文献   

12.
马玲 《情报科学》2021,39(9):80-83
【目的/意义】科学数据共享是有效开发和利用科学数据的手段之一,它打破了信息资源垄断,减小了“数字 鸿沟”,使科学数据资源得以重复利用,既促进了科学界共享合作精神,又使数据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对提高世界科 技水平、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对国内外科学数据共享研究的梳理,分析了影响 高校科研人员科学数据共享的因素,并进一步构建了以科学数据为核心,技术体系为基础,激励机制为驱动力,以 评价机制和推荐机制为支撑的数据共享机制。【结果/结论】高校科研人员的预期回报、自我效能、信任、积极情绪、 组织氛围、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影响共享态度。【创新/局限】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我国科学数据管理和 共享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开放政府数据质量问题影响数据价值释放,成为开放政府数据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痛点和难点问题。[方法/过程]通过对开放政府数据评估相关的代表性中英文文献、国际和国家标准、重要国际评估项目的文本分析,使用修正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开放政府数据质量评估指标体系。选择北京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上发布的数据作为实证研究样本,使用专家评议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北京市开放政府数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结论]从针对性、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对开放政府数据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与结果进行总结与讨论,并进一步提出未来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田园  宫婷婷 《情报科学》2021,39(9):110-116
【目的/意义】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评教信息的使用价值,构建在线教学用户需求指标体系,对在线教学需 求数据进行主题挖掘。【方法/过程】运用数据挖掘理论和LDA主题识别模型,从丰富的在线教学评价内容中挖掘潜 在的在线教学主题,针对教学主题特征向用户需求进行结构映射,最终形成在线教学需求指标体系。【结果/结论】 分析在线教学数据,从教师需求、课程需求、教学成果需求三方面构建在线教学用户需求指标体系,并提出针对性 的教学质量优化策略。【创新/局限】本文通过在线教学需求数据主题挖掘,为高校在线教学评教指标体系的构建与 完善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但样本数据仅为单一高校数据,未实现全覆盖,对领域研究的整体态势分析还存在一 定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影响科研人员选择巨型开放获取期刊投稿的关键因素,为未来国内巨型开放获取期刊发展和吸引科研人员投稿提供借鉴。【方法】 以2016年在PLoS ONE上发文的作者为问卷调查对象,构建影响科研人员选择巨型开放获取期刊发文的因素评价量表,利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找出并分析关键影响因素。【结果】 巨型开放获取期刊的质量、声誉、评审和出版速度是影响作者选择的最关键因素。【结论】 期刊出版商应通过采用开放同行评议和社群评估来保证刊发论文质量;通过缩短论文评审和出版周期来吸引作者投稿;通过扩展期刊学科覆盖领域来增加期刊受众面;设置合理的文章处理费收费标准,打击欺诈性巨型开放获取期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期刊是专业领域学术成果的主要载体,了解科研人员对数据开放共享的意愿和诉求,对于期刊制定合适的数据开放政策有较好的参考价值。【方法】 通过问卷研究国内218位作者关于期刊数据共享政策与投稿意愿的数据,分析期刊科学数据共享政策对作者投稿意愿的影响。【结果】 结果表明因期刊实施的数据提交政策或数据共享政策而影响继续投稿意愿的样本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34%和42%。【结论】 完善共享的前提条件、共享和传播的范围、获取途径、共享的数据类型、共享后数据所有权及知识产权政策,有助于促进国内作者改变对共享数据的看法,推动科学数据的共享进程。  相似文献   

17.
张岩  赵红梅  闪茜 《情报科学》2022,40(6):52-58
【目的/意义】通过对高校在线教学能力的评价,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高校在线信息化教学水平。【方法/过程】 首先,构建了在线教学能力与学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设计了调查问卷;然后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 差异性分析,明确了高校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和大学生在线学习能力的现状。【结果/结论】经过分析我们发现了目前 高校在线教学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后期教学能力的提升。【创新/局限】数据样本需要进一步扩大,在后续 研究中将选择更多有代表性高校进行调研。  相似文献   

18.
于梦月  申静  翟军 《情报科学》2019,37(2):143-148
【目的/意义】在开放政府数据中元数据本体的构建可以规范开放数据发布,消除语义歧义,促进数据的交 叉引用和互操作性,对加快开放政府数据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为此,本文以用户为出发点,采用情景分 析建模总结元数据需求,根据七步骤本体建设方法设计我国开放政府数据的元数据本体。【结果/结论】评估结果显 示,本文所建的元数据本体能力较好,基本满足了数据集的描述及用户的需求,为进一步开发政府开放数据领域的 知识图谱打下语义基础。  相似文献   

19.
陈玲  段尧清 《情报科学》2021,39(6):134-142
【目的/意义】以情境理论为视角,探究不同因素对政府开放数据公众持续使用行为的异质性作用机理,有 助于提升政府开放数据利用效益、实现数据价值、赋能社会经济和公众生活。【目的/意义】构建政府开放数据公众 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对比检验不区分情境和高任务需求情境、低任务需求情境下,用户、任 务、系统、环境等要素对政府开放数据公众初始接受行为和持续使用行为的作用强度和方向的差异性。【结果/结 论】在不区分情境和区分情境下,用户、任务、系统、环境和初始接受行为是导致公众持续使用政府数据的主要因 素;在高任务需求向低任务需求转变的情境下,任务因素对初始接受行为的作用强度和显著性均减小,公众持续使 用行为的被解释程度亦降低,还存在其他需要探测的影响因素。【创新/局限】构建政府开放数据公众持续使用行为 的整合性影响因素框架,并基于不同情景进行了异质性分析,低任务需求情境下需要进一步探测其他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构建多学科期刊群在线开放评议出版模式,为国内学术期刊界提供借鉴。【方法】 分析现行科学评审出版系统存在延迟出版、不透明、客观性受到怀疑等方面的弊端,提出扩展多学科预印本仓储的功能,构建多学科期刊群在线开放评议出版模式。【结果】 构建多学科期刊群在线开放评议、快速多维度评论及评分、读者对评审人员的评审进行评议及打分的科学评审出版模式。【结论】 新的模式具有免费、开放、透明、合作、交互、高效、共享等特点,可实现开放数据、开放评议、开放获取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