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培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十年学界针对对外汉语教师素质、教师培训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均有所建树。以往研究的不足在于,我们对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论述较多,而对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以及如何培养、认定教师的教学能力未能作更深入的研究;对如何通过量化分析、跟踪调查的方式评估教师培训成效的研究也应当加强。而在当前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下,我们需要拓宽研究领域,并将我们的研究重心转移到汉语教学志愿者和海外中小学汉语教师的培训上。  相似文献   

2.
王丹荣 《现代语文》2010,(7):133-134
普通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双语教师目前存在思想认识、师资整体水平、教师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双语教师的培训与建设重在研究双语教师的教学方法、加大教师师资培训、建设优秀的双语教师队伍,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考制度的改革对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既体现在教学技巧方面,也体现在教育理念方面,再加上教师工作对象的特殊性,这些都决定了高中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紧迫性与科学性.文章主要从教师树立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增强素质教育意识、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等方面着手,希望以此实现教师教育素质、职业道德、教书能力等核心素质和关键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为新时期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赵书红  贾馥萍 《文教资料》2006,(28):104-105
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建设高素质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推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走向成熟和辉煌提供动力支持。这需要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反思、实践、再反思,循环往复,培养反思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5.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素质是教育发展的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加强教师队伍培训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探索并总结四种培训模式,增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蒋登球  龙智勇  刘正前 《教师》2011,(25):117-119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影响着人才的培养。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队伍结构的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对教师培训及教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研与教师继续教育脱离的模式将专业教育能力层面的培养与理论知识层面的教育分割开来.已经很难适应时代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华民族'梦之队'筑梦人"的教师队伍素质问题仍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教师队伍整体师德师风建设任重道远,师范教育质量下滑,一流人才难以进入教师队伍,教师培训进入高原期,乡村教师、民族地区教师、学前教师、职业教育教师、高等教育教师等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整体提升我国教师队伍素质,建议国家实施"中国教师教育振兴计划",包括教育队伍素质建设的十个具体工程: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立德树人"示范工程、师范院校振兴计划工程、教师专业认证标准体系化工程、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协作工程、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提升专项工程、基础教育教师质量提升系统工程、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工程、民族地区理科教师培养培训工程、标准化乡村学校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的设立及海外汉语教学教师培训需求的增加,模拟课堂逐渐成为对外汉语教学培训的重要形式。对外汉语模拟课堂教师低效教学口语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涵盖教学目标过多和过于复杂导致理解困难等方面。只有充分了解对外汉语模拟课堂教师教学用语的特点和目的以及教育机构的教学情况,才能有效地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高低关系着学校的长远发展。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在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着许多困难与不足,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高。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必须严把教师入口质量关,强化教师的培训与培养,建立健全教师工作评价考核与激励制约机制以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教师培训是更新知识、提升素质和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行政色彩浓、培训可行性低及培训效果不理想的现象。通过针对体制建设、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服务平台及资源整合等方面改进的建议,对以后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发展、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进广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顾和讨论了国际汉语教师的标准问题,结合汉语国际化的现状及外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提出应明确面向海外培养的国际汉语教师的规格,并主张以“合格”为汉语教师培养的基本规格。文中讨论和例示了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三基”),并强调在国际汉语教师特别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三基”类课程应不低于总课程量的60%,其中属于基本知识的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及汉字本体知识的课程亦不应低于“三基”类课程的60%.以此保证我们培养的人才首先是合格的汉语教师,保证他们未来汉语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学生的技能训练、对外交流、对外汉语师资培养及团队建设以及教材建设等几个方面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科建设进行分析和论述,可围绕专业人才培养中心,注重学生的教学实践,充分考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践中操练技能,形成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的鲜明目标和人才培养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以及师范生与职业教师之间存在的差异,都呼唤着师范生质量标准的诞生。我国师范生质量标准的制定应以我国的教育目的、教师职业要求、教师职前培养目标为依据,同时借鉴国外师范生培养标准和合格教师专业标准。  相似文献   

14.
根据当前高师“教师口语”的教学现状以及高师学生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情况,我们应该以《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为核心,以普通话朗读训练为中心,改革教材内容,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普通话口语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以2010年女排世锦赛、2011年女排世界杯、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的世界优秀女排主二传手为研究对象;从二传手的组织强攻和快攻方式与效果等几个层面进行动态数据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主二传手主要组织进攻战术依旧为传统的快攻为主,强攻为辅,而外国队伍的总体趋势还是趋向于组织强攻作为主要组织进攻方式。中国队在组织前后排强攻成功率方面均低于外国女排。通过本研究旨在了解当代中外优秀女排队伍主二传手在组织战术方面的发展特点,进而比较分析中外优秀女排主二传手组织进攻方式方面的差别,为中国女排队伍科学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关键问题。我国高职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借鉴国外职教师资培训的经验,我们应该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制度保障,为教师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Lynn O’Brien的学习风格调查表对高职学生的感知型学习风格及其与外语成绩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感知型学习风格对外语学习成绩有影响,触觉型风格偏向与外语成绩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该结论对高职外语教师的启发是: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同时结合培养目标和学习任务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如在该研究中应适当增加满足触觉型学习风格偏向的教学方法与考试形式,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外语成绩,更有利于全面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汉语热”背景下,为适应和满足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的热切需求,更好地让外国友人学好汉语,对外汉语教学应:深化教学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加大时外汉语教师的培训力度,坚持实施“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与时俱进地编写更好的教材;充分利用各种平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国际汉语教学合格师资,其人才培养方案由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和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成。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八个层面构建和各层面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实践运作,是实现理论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培养、第二语言应用能力、国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涉外项目的设计、组织、实施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学习型社团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对对外汉语专业国际汉语教师培养有实现性。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随着中国国际声望的日益提高,全球掀起了学习汉语热的高潮,对外汉语教学也成了热门话题,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是如何做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就是指母语不是汉语而是其他国家语言的外国学生,这就涉及到各个国家的学生状况,然而每个学生的自身条件、文化背景、教育背景、语言背景、学习的目的等不同,教学的方法和效率也就不同。如何使学生能够更好、更快、更准确地掌握汉语和运用汉语,换句话来说,让学生喜欢上汉语,传播中华民族文化,搞好国际交流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对外汉语教学是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不同的教学方法,否则就达不到教学目的,鉴于此,结合日本汉语教学方面的问题作一些有益的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对日汉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