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上海市两所幼儿园的120名中班和大班幼儿为被试考察幼儿统计数据表征能力的发展时发现:(1)中大班幼儿的统计数据表征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图画型、数字型、图文结合型和初级图表型,每种类型各可分为五个发展水平。(2)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统计数据的表征类型从数字型、图画型逐渐向图文结合型和初级图表型过渡。  相似文献   

2.
仲宁宁 《幼儿教育》2012,(36):43-47
近年来,儿童心理表征能力的发展颇受发展心理学界关注。本文从空间、数量、运算和问题表征四个方面评述有关幼儿心理表征能力发展的研究。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出,年幼儿童已具备相当复杂的心理表征能力。对幼儿心理表征能力加以培养,可以有效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从而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同一个数学对象,用"数"和"形"的两类表征的多种形式进行表征被称为"多元表征",将多元表征渗透和应用于幼儿园的数学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一方面能够帮助儿童在循序渐进式的不同表征中加深对数学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表达;另一方面,通过教师创设的多元表征学习环境,也有助于提高幼儿解决问题和演示、解释数学现象的能力,开拓和发展幼儿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4.
幼儿绘画是一种重要的自我表达表征方式。分析大班幼儿自发性绘画表征发生的过程及特征,探究教师给予大班幼儿自发性绘画表征的支持策略,有利于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这些支持策略包括为幼儿提供充足的绘画材料和时间、认真倾听幼儿的心声、在幼儿的所知与所画之间搭建“桥梁”。  相似文献   

5.
文章论述了当前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培养幼儿数学表征能力的可能性和必要 性,对幼儿在数学表征中所接触到的符号进行了分类与概括,具体阐述了培养幼儿数学表征能力的策略:一是让幼儿通过充分感知积累表象,二是让幼儿识别数字、掌握符号技能.三是让幼儿在操作探索中建立匹配和对应关系,四是让幼儿在特设的问题情境中用符号自由表达,五是让幼儿通过交流评价学会符号转换.  相似文献   

6.
表征是一种心理学概念,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就是象征手段的运用。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幼儿绘画可以直奔主题,内容与主题紧密相连;可以抓住关键元素,且表征形式丰富多样;作品独具创意,虽然形式以二维模式为主,但也具备三维雏形。  相似文献   

7.
时间信息表征方式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如何表征时间信息,是近年来时间研究领域的关注焦点。已有研究表明,个体对客观日历时间采用线性和网络层次的方式进行表征,将来研究应当关注个体对相同语义、不同表述方式的客观时间的表征方式。  相似文献   

8.
游安军 《培训与研究》2006,23(12):111-113
数学课程内容表征包括内在表征和外在表征;内在表征主要有三种:逻辑式、心理式、教学式;外在表征主要包括数学语言、自然语言、文图结合等。数学课程内容的不同表征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教科书。课程内容表征多样化,包括外在表征的多样化,应该成为我国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数量表征是个体头脑内部对数量刺激的解释、表达与操作的过程,是人类认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数量表征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趋于成熟,具体分为四个发展阶段:(1)最初形成非符号数量表征;(2)将非符号数量表征与符号数量表征建立联系;(3)扩展整数表征的范围;(4)精确地表征有理数的大小。本研究从近20年有关数量表征的行为研究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入手,深入分析有关儿童数量表征的发展趋势与内在加工机制,总结了目前有效提高儿童数量表征能力的教育干预与训练方案。  相似文献   

10.
文章简述了映象表征的含义、心理机制等,阐述了依据对映象表征的研究。化学教学应针对不同类型化学知识选择相应的表征方式,以便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孙意 《早期教育》2014,(12):12-16
攻击行为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以往的研究表明,4岁~5岁是幼儿攻击行为高发阶段,即中班幼儿的年龄段。本研究采用提名法选取中班8名幼儿,随后用自然观察法取得39件样本事件。通过分析样本事件,得出以下结论:不同性别中班幼儿攻击行为发生并无差异;中班幼儿攻击行为的发生方式多样;中班幼儿攻击对象并不存在性别差异;中班幼儿攻击行为多为主动行为;中班幼儿攻击目的类型不存在显著差异;中班幼儿攻击行为终止表现为自止与他止共存状态。  相似文献   

12.
化学知识的表征除了具有广义知识表征的一般特征之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即:化学知识主要以符号进行表征,化学知识中同样存在着表象表征,所有的化学知识都储存于一个知识网络之中。化学知识表征的形式有四种:言语表征、符号表征、表象表征及规则表征。前三者用于说明一些化学事实,并不涉及知识的使用。属于陈述性表征;而规则表征则用于说明化学学习及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原理,属于程序性表征。  相似文献   

13.
故事创编及表演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活动,具有丰富的教学潜能。在以故事为基础、以表演游戏为主线而展开的系列活动中,幼儿不仅锻炼了语言能力,而且获得了艺术、科学、社会等多个领域的经验,并学会运用各种表征手段来表达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更重要的是,这些不同领域的经验是在一个整体活动中获得的,是活动的自然产物,符合幼儿园课程的综合性、整合性的要求。笔者通过对某幼儿园中班一个学期的故事创编及表演活动的观察研究,总结出中班幼儿故事创编及表演活动的特点,并提出几点建议。一、中班幼儿故事创编的特点(一)心理制约性中班幼儿年龄在4~…  相似文献   

14.
理科问题解决中的多重表征模型及其教学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现有研究状况来看,心理学领域的问题解决研究和学科问题解决及其教学研究之间仍然缺乏有机结合.以表征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指出了约翰斯顿所提出的表征类型和化学三角形的缺陷;依据表征对象的空间尺度和抽象程度,修正并扩展了表征类型的概念和关系;依据认知的深刻程度建立了多重表征模型;深入阐述了该模型的结构、特征及其教学价值.多重表征模型可以较好地阐释学习的过程并指导教学实践,是构建认知理论和理科学科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朱林桑 《教师》2023,(3):72-74
STEM教育是一种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教育理念,注重引导学生运用跨学科思维,积极动手实践解决问题。STEM教育理念指向的空间表征能力,更加重视跨学科整合,更注重实践、动手、过程。5~6岁的大班幼儿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处于空间表征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基于STEM理念,开展结构游戏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空间表征能力。文章基于理论与实践,通过构建STEM游戏情境,发展多维的空间概念;通过引入STEM工程设计图,构建空间概念;通过聚焦STEM融合特点,丰富空间认知经验等策略能有效提升幼儿空间表征能力。最终从多方面提高儿童的空间表征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教师及家长对中班幼儿积木游戏的指导水平,充分发挥积木游戏在中班幼儿发展中的作用,就中班幼儿积木游戏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幼儿园中,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分享行为又是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重要内容。为探究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分享行为发展的特点,本研究从角色游戏本身出发,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和文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天津市河西区几所幼儿园的中班幼儿展开具体的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在角色游戏中,中班幼儿分享行为发生的频率与幼儿对该角色游戏环境的熟悉程度呈正相关;中班幼儿分享行为主要以物品分享为主,物——物交换成为其主要分享模式;中班幼儿分享行为与幼儿所扮演的角色类型并无太大关系,但与教师的正确指导和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主要通过观察法了解中班户外体育游戏中合作行为的特点,包括合作主题、合作策略、合作水平,以及在同伴关系中的分布情况。本研究以120名中班幼儿为观察对象,观察并记录在户外体育游戏中幼儿自主的合作行为。结果发现:(1)中班幼儿合作行为主要是共同游戏;(2)协商是中班幼儿合作行为的主要策略;(3)中班幼儿的合作水平主要处于自发性协同阶段。最后,针对如何提高幼儿合作能力,从游戏种类、游戏环境、合作榜样、合作技能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化学三重表征是化学教育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本研究从化学学科本体、化学课程与教学和化学学习三个视角对化学三重表征的实质进行剖析,阐明宏观、微观和符号的具体内涵.教学实践中,应加强化学三重表征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化学三重表征是化学教育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本研究从化学学科本体、化学课程与教学和化学学习三个视角对化学三重表征的实质进行剖析,阐明宏观、微观和符号的具体内涵.教学实践中,应加强化学三重表征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