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中共在解放战争中的节节胜利,国共双方开始了台湾的争夺战.自新中国建立至朝鲜战争爆发,中共的中心任务是全力追歼国民党残余势力,用武力解放台湾,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但是,朝鲜战争的爆发,使当时的国际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共武力解放台湾的战争计划和行动面临了巨大的障碍和困难.因此,50年代中期,中共在对台政策方面作出了重大改变,提出了以武力统一为主,积极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方针.  相似文献   

2.
解放台湾,实现统一,是中共一直坚持的目标。从新中国成立到抗美援朝战争,中共坚持以武力歼灭国民党残余力量,解放台湾。然而,抗美援朝战争使中共中央面临的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共中央被迫暂缓武力解放台湾的步伐。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中共中央根据形势的变化,逐渐提出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统一。  相似文献   

3.
台湾的沦陷是中国近代史上沉痛的一页。日本对台湾赤裸裸的武力侵略和血腥的殖民统治也是令人发指的。然而,对这段给台湾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历史,最近在我国台湾省地方选举中当选的吕秀莲,却视而不见,胡说什么《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是中国人的大不幸,却是台湾人的“大幸”,“幸亏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历史不应忘记,更不容篡改。为揭露吕秀莲之流的险恶用心,有必要重新翻看这页沉痛的历史,以正视听,警醒国人!  相似文献   

4.
1874 年日本出兵台湾不战而胜, 成为近代中日关系的一个转折点, 它留给我们的教训是: 要居安思危, 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和美日联手干涉中国内政; 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尽快实现现代化; 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途径, 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相似文献   

5.
五四新文化运动激扬的女性解放思潮,首先开启了女性文学诞生的时代风尚和社会背景;中国女性文学的大陆崛起,直接影响和促进了台湾女性文学的萌生。大陆五四女作家多采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及自传体文学书写,表现娜拉形象所蕴含的“人的发现”和“女性发现”的时代命题;台湾女作家则以政论式言说,集中阐明女性解放的社会议题。两岸女性文学在不同地域的孕育和出发,提示了192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的最初面貌和完整图谱。  相似文献   

6.
如何正确地看待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论中争论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本文试从“教”与“学”这对矛盾在不同教育阶段的具体表现和变化,提出应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辨证地看待这一问题,分析了教师在初等、中等以及大学基础教育阶段起决定性的主导作用,而在大学本科教育后期和研究生教育阶段则只能起次要的指导性作用。进而对“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说法提出了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7.
大陆与台湾有相同的血缘与文化背景,在远程开放教育的实施方面有诸多共同点,不同的是双方使用的词语不同,远程教育发展的阶段和过程也有很多差异。台湾的空中教育机构最早设立于1977年,现今主要有四所空中教育机构,其中台湾空中大学规模最大。台湾的远程教学媒体方式从第一代的函授方式,到第二代的大众媒体,现已进入第三代的因特网与视讯教学方式。随着远程教学媒体科技的变迁,一般大学与远程大学之间的分际逐渐重迭,远程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第三条管道。在探讨台湾远程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两岸还可以在学术研讨、师资、教材、教学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8.
在影响中日关系的“历史问题”、“台湾问题”和“领土问题”三大问题中,由于日台“实质关系”的不断提升,台湾问题已经成为最为敏感的方面。台独势力和日本亲台势力的相互勾结利用,对中日关系和中国统一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中国应多方兼顾,最大争取国家主权和利益。  相似文献   

9.
日源外来词一直是汉语外来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出发,以人民网和BCC语料库为研究工具,探讨日源外来词“御宅族”的本土化过程。该研究表明:日源外来词“御宅族”经历了“中国内陆-日本-中国港台-中国内陆”这一发展过程,是汉语文化的倒灌现象;“御宅族”使用频率下降,而由其演化出的“宅男”“宅女”“宅人”等双音构式被广泛使用,从认知角度来看,主要归结于汉语中双音构式具有绝对先用权;当代社会“宅文化”的流行是“宅”族词能成功融入汉语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台湾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转变及其对我们的启示胡华清,梁巧转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近40年来,台湾地区从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社会经过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化阶段向资本及知识密集型的信息社会迈进。与此同时,人口也从“原始均衡阶段”进入“人口转变阶段”而后转到“现代化人口...  相似文献   

11.
从北朝与北方少数族强敌柔然的战和关系与双方的势力消长看,从北魏平城时期与洛阳时期对柔然军事斗争的情况看,再从明堂制度的变迁以及北朝只有北魏平城末期在平城南郊建成明堂的实际看《,木兰诗》都只能是始作于北魏平城末期迁都洛阳之前的作品。有关《木兰诗》若干零星问题的解读,亦有助于理解《木兰诗》的时代背景和创作年代。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无产阶级军事体育的政治基础和保障制度;制定了军事训练与政治训练紧密结合练兵、围绕游击战需要练兵、从实战出发讲究实效练兵、全民练兵等军事体育建设方略;开展了我军最早的军事体育教育。并且身体力行带领、指导官兵练兵,为我军军事体育建设做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3.
革命统一战线并不是几个革命阶级、阶层的简单集合体,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原则建立起来的强有力的革命联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极为重视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使中国共产党关于统一战线的认识更加理论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论述,是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光辉历史的真实写照.中国共产党诞生八十年来,领导全国人民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全心全意为中国各族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人民进行顽强不屈的英勇抗争,建立新中国。系统了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系统认识其内涵、特征与价值,是激励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矢志不渝、奋发有为的不竭动力。文章从历史传承与实践导向维度、文化价值与理论基础维度,阐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论渊源与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6.
时代精神是时代的本质和主流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是反映时代内在必然性的,并将长期对人们的思想、活动起主导作用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标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她必须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成为时代精神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弘扬时代精神的奋斗史,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民族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抓住机遇、不断创新、开拓进取,是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的神圣使命和当今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邓小平、江泽民关于抓住机遇、不断创新、加快发展的思想,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新时期时代精神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而奋斗的伟大实践者.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充分肯定了十六大和十六大以来中央作出的各项决策,高度评价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五年来的工作,要求全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都作出了重要部署。党的十七大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中国共产党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党来源于群众,党员又能不混同于一般群众,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还是人民群众的工具。和谐的党群关系应该具有党群互信、党群合力、党群同利的特征。从理念创新、制度选择、机制试行、效果评估等方面看来,党群关系的和谐构建是个系统工程,不能轻率地地得出几条具体政策建议,而应看清方向、明白问题。  相似文献   

19.
1956-1958年印度尼西亚外岛叛乱与美国的隐蔽行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1956—1958年印度尼西亚外岛叛乱中,美国中央情报局为叛军秘密提供各种军事援助,为此相继实施了“黑客行动”、“汉斯行动”和“苹果一号”等军事援助计划。由于外岛叛军力量分散,指挥不力,叛乱很快被印度尼西亚政府军镇压,这也宣告了中央情报局隐蔽活动的失败。印尼外岛叛乱中美国隐蔽行动的失败暴露了美国政府对印尼政策的问题,也促使美国调整了对印尼的政策,把关注重点从外岛转回内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