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建国后中国图书馆学的学科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国后中国图书馆学是中国现代图书馆学的自觉主体。从发展轮廓、发展路径、发展方式、研究范式、方法论、理论基础等6个方面论述该学科进展的基本特点,指出它存在着“乱”、“浮”、“实”、“粗”等4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界定“中国古代”、中国古代的“图书馆”和中国古代的“图书馆学”等概念,在与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比较中阐述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研究在学术立场、目标定位和致思取向诸方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揭示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之“史”的本质特点。  相似文献   

3.
熊伟 《图书情报工作》2004,48(5):41-44,55
从范式的角度看,图书馆学近200年的历史主要是“客体-中介”综合范式形成与转换的历史。目前图书馆学范式全面转换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可能形成的新范式是“本体-客体-中介-主体”综合范式。  相似文献   

4.
关于“知识集合论”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知识集合论”的概念具有模糊性、宽泛性,因此对图书馆缺乏专指性。“知识集合论”未揭示出图书馆本质,所以“知识集合”不是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知识集合论”把有关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图书馆学应用分支学科“让渡”出去,使图书馆和图书馆学失去了生存能力和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学学科认同问题一直存在,图书馆学人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构建图书馆学的学科认同:学科史研究和对学科基础理论问题的思辨性讨论。从学科制度视角构建图书馆学学科认同是一条新的途径,通过“自我认同”、“他者认同”和“社会认同”三个方面构建图书馆学的学科认同,有利于增强图书馆学人的学科自信和学术自觉。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图书馆学方法论研究6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图书馆学界对图书馆学方法论的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和进展,产生“层次说”、“过程论”、“实用论”、“综合论”等四大类型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基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对我国60年来图书馆学方法论研究进行综述和评论。阐述影响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形成的主客观因素。提出应遵守科学的移植原则和方法论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一个具有时代性、科学性的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图书馆员“去职业化”问题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阐述图书馆“职业化”进程,引出目前图书馆界存在的“去职业化”现象。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内外部原因及“去职业化”在图书馆中的具体表现,提出尽管图书馆员“去职业化”可以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增加图书馆员专业多样性,但还存在着如图书馆业务质量降低、图书馆核心能力下降等重要问题。基于以上观点,从图书馆具体工作、图书馆学教育和职业资格认证等角度提出应对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网络时代图书馆学理论研究批评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王正兴 《图书情报工作》2002,46(11):33-36,7
根据英国哲学家培根关于认识论的假象学说,列举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中的“族类假象”、“洞穴假象”、“市场假象”和“剧场假象”,并透过这些假象,讨论网络时代图书馆学研究的治学态度、学术基础、治学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认为18世纪之前是图书馆学的前科学阶段。图书馆学的常规科学阶段则是从1807年德国M.施莱廷格提出“图书馆学”概念和1808年提出“图书馆整理理论”开始的。  相似文献   

10.
不再追问本质:图书馆学理论的后现代走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图书馆学理论体系等学说,其实都是人们主观建构的产物,并不具有客观性。追问图书馆本质的努力,其实是制造图书馆学的“元叙事”。 放弃对“元叙事”的制造,不再追问虚幻的图书馆“本质”,摆脱对逻辑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盲信,摈弃理性主义一元论的束缚,尊重价值观之间的客观差异性,从而走向多元价值观之间的民主对话和博弈选择,这是图书馆学理论应然的后现代走向。  相似文献   

11.
学科的知识边界是构建学科认同的必要条件,以《图书馆学季刊》为案例,通过共词分析展示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知识边界;研究发现,民国图书馆学研究主要分类6大领域、2大范式,管理范式的图书馆学研究延续至今,文史范式的图书馆学研究逐渐衰退;文史范畴研究的衰退是导致当代图书馆学学科地位和学科认同不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图书情报学研究中科学方法体系的形成是学科成熟的标志.为了了解图书情报学现实研究中科学方法的应用情况,文章以2010年的期刊论文为样本,选取本领域的五种核心期刊,对所刊载的学术论文的研究方法进行调查.调查发现,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存在应用多样性、注重理性思维等特点,但也存在科学逻辑意识不强、缺乏实证程序等不足.文章提出完善图书情报学方法论的建议:(1)形成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特有的方法体系;(2)在不同类型的研究中科学使用相应的研究方法;(3)重视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方法的教育;(4)注重多种研究方法的协同运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实证方法的内涵、分类及特点,分析图书馆学应用实证方法的意义,提出实证研究的步骤,总结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实证方法应用情况,最后指出应用实证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回顾了新世纪我国图书馆学方法论研究的总体特征,即总结性、实用性、探索性、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并在进行相关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图书馆学方法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指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文在对近五年来我国图书馆学方法论的相关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从评述性研究、方法论体系、一般研究方法、图书馆学专门方法、移植方法等五个方面对图书馆学方法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述评,并就其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近年来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图书馆哲学”和“图书馆学发展”等三个热点进行了述评,并指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两个突出特点是多元化与分散化。文章认为,弱化“研究分散化”特征,预防“研究多元化”光环下过泛过滥的所谓争鸣,使学术研究有效聚焦才能最终推动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1994年我国开始将"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作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学科。学科的立项课题有前瞻性和先进性,所获资金支持力度大,为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至2006年,共立项资助297项,其中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22项。在资助项目研究中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研究区域分布不均衡,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热点问题研究有扎堆现象。此外,在立项审核阶段存在着名人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文总结和分析了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编辑部网站存在的问题与用户需求,然后对编辑部网站信息构建可用性进行研究,最后对我国编辑部网站栏目设置与建设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图书馆学硕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关键词词频分析和共词分析方法,以CNKI、万方和国家图书馆特色资源库为数据源,对1991-2009年图书馆学硕博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利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绘制我国图书馆学硕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展示主要学术知识群和研究热点。认为我国图书馆学需要确立理论内核,形成中国图书馆学。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图书馆学学术型硕士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意义]调查了解目前我国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推动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事业的进步。[方法/过程]选择学术型图书馆学硕士学位点的培养方案为调查对象,从硕士点地区分布、培养机构、培养目标、学制与学分、研究方向、课程体系、专业必修课程等方面对目前我国图书馆学学术型硕士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发现目前图书馆学学术型硕士教育存在一些不足,并提出落实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合理调节学制与学分、科学规划研究方向、合理配置课程体系、重视实践环节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