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赵雪悦 《大观周刊》2013,(9):178-179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产业集群迅速崛起,作为新型的区域经济团体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通过产业集群在空间范围内形成集聚、联盟,进行企业间的合作创新,资源互补、扬长避短。企业希望利用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在成本和质量方面提高本企业竞争优势,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本文从产业集群中企业竞争与合作博弈的角度,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分析了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为获取更多收益所应采取的策略,并就如何促进产业集群内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出版产业集群的基本概念及提升竞争力的必要性,归纳出出版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的特征,接着提出出版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结构模型,最后从产业集群中主导企业竞争力培育、集群中利益相关组织的参与和支持、资源基础观视角下集群成员互动三个维度探讨出版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培育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探讨了在产业集群情境下出版企业供应链网络形成的必然性,然后分别从形成机理、结构形式和运营特征三个维度上对产业集群情境下的出版企业供应链网络进行了理论推演、模型构建和内容归类,最后就产业集群情境下出版企业供应链的科学管理提出了简要建议。  相似文献   

4.
黄龙 《青年记者》2016,(33):89-90
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法
  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产业中的企业和机构大量聚集于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而形成的集合体。近年来,随着我国传媒产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媒产业呈现出明显的集群化发展态势。
  目前,我国传媒产业集群大多集中在较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而且处于集群产业链核心地位的优势企业纷纷上市,已然形成了传媒上市公司集群,在很大程度上能代表所在地区传媒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本文选择上海、武汉和成都传媒上市公司集群作为研究对象。一是三个城市分别属于直辖市和综合实力较强的省会城市,传媒产业较发达,上市公司数量较多且集中,有较强的产业代表性;二是它们分别位于我国的东、中和西部,有较强的地域代表性,能够反映我国不同地区传媒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5.
当下,我国各地初步建设了许多数字出版产业集群。这些集群的建设有力地带动了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但是这些初步建设的数字出版产业集群距离真正的强势集群还有一定的距离,企业之间还缺乏深度的协作,没有足够的实力研发新产品,融资和产品输出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整合现有数字出版产业集群的主管和领导权,优化布局配置和产业链利益分配,并通过政策引导促成企业之间实现深度合作,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升级是当前产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集群企业的创新与知识外溢情况下企业“搭便 车”行为是个两难问题。本文通过集群组织的知识溢出分析了企业之间在研发与市场二个阶段下的合作与竞争情况,比 较各种情况下科研(知识)的投入,分析集群的企业创新行为以及集群组织内普遍存在的恶性竞争行为,并提出相应的 解决措施,为政府引领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肖洋 《现代出版》2014,(6):16-19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集群的发展动力具体表现为数字技术研发能力、新兴成果转化能力、协同创新能力和资本运营能力;现存问题包括产业集群效益与前期投入不匹配、产业集群职责界限不清晰、监督与协调中间机构监管不到位、虚拟产业集群协同补充关系不明朗;发展对策包括明确政府职能并确立企业主体地位、梳理差异化功能与实施退出机制、成立监管组织协调产业合作对接、产学研联合发展虚拟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8.
基于技术创新过程的产业集群知识供应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产业集群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发展,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组织形式, 其创新行为和过程与单个企业相比, 存在其自身特性;它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集群包含一系列相关的产业和其他对竞争重要的主题。从技术创新中的过程入手,分析产品创新的产业集群知识供应链,构建基于技术创新过程的产业集群知识供应链模型,并对基于技术创新过程的产业集群知识供应链在产品创新各个阶段中的运作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中信息共享对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产业集群中企业的信息共享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在产业集群之初,创新合作网络尚未形成,企业间的信息关联较弱,信息的规范度和分散度较低,信息共享受限,企业的创新活动是独立、分散的。随着集群规模的扩大,信息共享程度和范围都增强。信息共享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整个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研究信息同化下的网络一体化创新和信息包裹下的模块化创新;研究信息共享对合作创新的作用模型。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观点认为,市场集中度与产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集中度越高,产业绩效就越好;集中度越差,产业绩效就相对较差。产业集群通过企业集聚现象可以提高市场集中度,形成规模企业,从而改变市场结构,提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指在特定的领域中,同时具有竞争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提供商、相关产业厂商以及相关机构(如大型、制定标准化的机构和产业工会等)的经济聚集现象。近年来,传媒产业集群研究引发了媒介研究、集群研究、组织行为研究等多学科交汇渗透。本文借鉴自组织理论,阐释传媒产业集群的自组织性特征,以期受教于方家。自组织及自组织理论  相似文献   

12.
面对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信息资源结构特点以及新的信息需求,传统产业集群需要从原先单一企业内部的、孤立的、分散的数据处理系统转化为产业之间的、集成化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文章提出从技术平台构建、信息资源重组和信息机构重组三个方面建立跨企业的信息资源组织体系,同时论述了面向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信息服务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是指以市场为导向、相关产品集中生产、专业化协作配套的企业在同一地理区域大量集聚的现象。产业集群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巨大。我国经济发展快的地区,都是产业集群发挥作用最大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成功的温州模式、苏南模式、东莞模式等,都是产业集群的成功案例。产业集群还促进了社会就业,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如河北白沟通过发展产业集群,使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城镇,带动了周边乡镇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和阐释产业集群概念与产业集群内企业交互方式的基础上,将企业社会资本理论引入到竞争情报研究体系中,从中小企业不断改善与创新角度出发,以保证企业获得持续的信息流为目的,提出以企业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的中小企业竞争情报模式,该模式阐述处于不同企业社会资本阶段的竞争情报模型,并从产业集群角度提出产业竞争情报的概念及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这一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企业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在其代表作《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的.1998年,他又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论文《集群与新的竞争经济学》,对产业集群这一现象作了充分论述.在这篇文章中波特教授提出,产业集群就是指在某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内,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特定地区的集聚和发展,并形成强劲、持续的区域竞争力的现象.简言之,产业集群就是在某个产业领域里相互关联的公司和机构在地理上的集中.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地快速发展,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物流产业集群也逐渐显现。本文拟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应用钻石模型的相关理论分析物流企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一种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业界和学界认可。产业集群是众多企业按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原则形成的集聚于某一地理空间的既合作又竞争的特殊的产业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产业集群知识融合的新观点,即早期研究学者大多认为,集群内部的知识溢出与吸收行为是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主要因素,然而实际上,企业与集群外部知识源的联系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更为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集群更应该注重外向知识学习。应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企业对集群外部知识源的学习过程,采用信息融合的DSmT技术,对集群内、外部知识源的知识进行融合,构建了基于信息融合的高技术产业集群知识融合与创新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证实了信息融合技术能够提高知识的有效性与全面性,融合后的知识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更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9.
程禹 《传媒》2014,(6):66-67
正我国动漫产业基地发展至今,尽管在集群化发展战略上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绩,但是从客观角度讲,还存在着各动漫企业之间的配套协作关系弱、人员专业化程度低、自主创新能力欠缺、产业集中度偏低等明显的弱势,这使得我国动漫产业集群依旧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动漫产业基地内的大多数动漫企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下仍处于"微笑曲线"中部,其集群化生存、发展模式将受其日益下降的利润所威胁。因而高附加值发展方式将成为动漫产业未来发展模式的主要  相似文献   

20.
知识创新是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形成综合竞争能力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知识创新的类型和层次,建立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形成集群知识的绩效评价模型。为成员企业知识管理机制的运行提供理论基础和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