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技术创新过程的产业集群知识供应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产业集群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发展,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组织形式, 其创新行为和过程与单个企业相比, 存在其自身特性;它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集群包含一系列相关的产业和其他对竞争重要的主题。从技术创新中的过程入手,分析产品创新的产业集群知识供应链,构建基于技术创新过程的产业集群知识供应链模型,并对基于技术创新过程的产业集群知识供应链在产品创新各个阶段中的运作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产业集群知识融合的新观点,即早期研究学者大多认为,集群内部的知识溢出与吸收行为是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主要因素,然而实际上,企业与集群外部知识源的联系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更为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集群更应该注重外向知识学习。应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企业对集群外部知识源的学习过程,采用信息融合的DSmT技术,对集群内、外部知识源的知识进行融合,构建了基于信息融合的高技术产业集群知识融合与创新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证实了信息融合技术能够提高知识的有效性与全面性,融合后的知识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更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知识创新是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形成综合竞争能力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知识创新的类型和层次,建立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形成集群知识的绩效评价模型。为成员企业知识管理机制的运行提供理论基础和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4.
集群网络企业间知识转移演化博弈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群网络企业间知识转移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创新和持续性发展。将集群企业之间知识转移策略分为“转移”、“不转移”和“回敬”三类,建立知识转移博弈支付矩阵,根据演化博弈理论并运用Netlogo平台构建演化博弈仿真模型,分析不同收益值情况下知识转移博弈达到的演化均衡状态,通过仿真说明信任、沟通和惩罚机制是集群网络企业间知识转移的重要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大量学者的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有利于创新,文章通过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作用,以知识螺旋模型说明了由知识溢出促发的创新本质。同时,已有的研究成果倾向于关注知识溢出对集群创新的积极作用,忽视其负面效应。围绕知识溢出相关的产业集群风险,全面解释了知识溢出与产业集群创新的关联。  相似文献   

6.
李平 《大观周刊》2011,(28):28-28
产业集群能够为企业技术创新营造良好氛围,有利于创新技术知识的扩散。因此以集群为基础的创新成为推动区域经济、促进集群升级的重要力量。本论文首先明确集群式创新的概念,其次分析了目前一些地区集群式创新中存在问题,最后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技术创新理论前沿共词知识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科学计量学中的共词分析方法及可视化技术,对中国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19个代表性期刊进行了科学计量分析。研究得出,当前中国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存在8个前沿知识群,其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企业技术创新与风险投资、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关系,企业战略管理、高新技术企业、产业集群、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的关系,科技创新的评价,企业的管理模式与企业绩效,企业信息化与科研管理关系等,并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面对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信息资源结构特点以及新的信息需求,传统产业集群需要从原先单一企业内部的、孤立的、分散的数据处理系统转化为产业之间的、集成化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文章提出从技术平台构建、信息资源重组和信息机构重组三个方面建立跨企业的信息资源组织体系,同时论述了面向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信息服务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家陆续批复了13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推进了数字出版产业链的融合和创新,但是这些数字出版产业集群也存在"集而不群"、知识创新能力弱的问题。重视和发挥高校在集群发展中的作用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途径。文章通过梳理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创新瓶颈,分析并厘清了高校在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主体、知识来源、人才支持和孵化器4个角色,并据此提出了如何发挥好高校作用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中信息共享对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产业集群中企业的信息共享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在产业集群之初,创新合作网络尚未形成,企业间的信息关联较弱,信息的规范度和分散度较低,信息共享受限,企业的创新活动是独立、分散的。随着集群规模的扩大,信息共享程度和范围都增强。信息共享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整个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研究信息同化下的网络一体化创新和信息包裹下的模块化创新;研究信息共享对合作创新的作用模型。  相似文献   

11.
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是虚拟产业集群在高技术领域下的一种管理模式,是高技术产业持续发展和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有效途径。在界定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知识链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其内在的运作特征和功能,并采用投入-产出理论建立集群知识链的过程影响模型,为高技术产业集群的虚拟化运作提供知识管理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薛捷  张振刚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20):110-117
以为知识网络是知识在创新网络中转移和流动的一种具体体现。通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东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中的技术知识网络、管理知识网络和市场知识网络。实证结果表明:三类知识网络既密切相关又具有很大的差异,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在合作中除了交流技术知识,同时也进行着市场知识和管理知识的交流。整合技术、市场和管理知识的能力对于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创新网络的研究视角,也为创新网络理论的发展提供本土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知识联盟的集群企业知识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知识创新是集群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而隐性知识又是集群企业知识创新的关键。从知识联盟的角度入手,分析隐性知识与知识联盟的内在逻辑及其知识联盟与集群企业的适配性,提出基于知识联盟集群企业知识创新的动力机制策略,即以“竞合”为核心的集体学习的内生性动力机制、以“政府激励”为核心的外生性动力机制、以“多赢”为核心的联动性动力机制的三维动力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4.
史文生 《大观周刊》2012,(39):65-66
循环产业集群是在特定区域内以产业链、价值链、生态链以及共性和互补性相联系的众多企业、相关机构组成的空间聚集体。实践证明市场的“无形之手”和政府的“有形之手”共同作用,自组织力和他组织力的共同影响,推动循环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和升级。劳动专业化分工、交易成本的节约、知识创新和溢出、  相似文献   

15.
刘西茜 《大观周刊》2011,(31):91-91
本文对产业集群中中小企业的非竞合行为从横向产业集群和纵向产业集群两个方面进行了分类,分析了非竞合行为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关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集群企业成为21世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而在集群内各企业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知识流,如何发挥集群企业特有的知识共享优势,提升企业知识创新能力,是我们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根据知识创新的循环系统分析,构建基于知识共享的集群企业知识创新系统,以期实现最大化的知识创新利益目标。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指在特定的领域中,同时具有竞争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提供商、相关产业厂商以及相关机构(如大型、制定标准化的机构和产业工会等)的经济聚集现象。近年来,传媒产业集群研究引发了媒介研究、集群研究、组织行为研究等多学科交汇渗透。本文借鉴自组织理论,阐释传媒产业集群的自组织性特征,以期受教于方家。自组织及自组织理论  相似文献   

18.
从知识的视角介绍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过程中知识资源整合的知识基础,在融入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动态特点基础上对包括知识的获取与创造、知识的转移与扩散、知识的共享与管理、知识的整合与评估在内的知识资源整合的四阶段构成要素以及构成要素的运行方式进行详细阐述。最后指出: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知识资源整合过程以及阶段性有效运行是高技术产业集群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动力和工具。  相似文献   

19.
讨论集群知识创新研究是集群知识系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集群中的知识创新活动总是在一定的认知共同体中进行的。分析认知共同体的自组织特征,提出认知共同体的涌现过程就是互等结构的形成过程,并分析知识门户设计对认知共同体涌现机制的影响,并对认知共同体的进化过程进行分析,这对认识集群中的知识共享及创新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赵雪悦 《大观周刊》2013,(9):178-179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产业集群迅速崛起,作为新型的区域经济团体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通过产业集群在空间范围内形成集聚、联盟,进行企业间的合作创新,资源互补、扬长避短。企业希望利用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在成本和质量方面提高本企业竞争优势,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本文从产业集群中企业竞争与合作博弈的角度,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分析了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为获取更多收益所应采取的策略,并就如何促进产业集群内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