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讯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推广北京编辑出版《新童谣》经验,号召各地结合实际推广普及新童谣,创新更多的品德教育途径和方式,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通知指出,童谣和儿童诗歌具有简洁明快、幽默风趣、朗朗上口、童趣盎然的特点,内容健康的新童谣和儿童诗歌对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2004年暑假以来,在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过程中,北京市组织广大中小学生、教师、家长开展新童谣的编创、征集和推广普及活动,适应中小…  相似文献   

2.
杜弋鹏 《山东教育》2004,(31):63-63
童谣:贴近小学生的德育语言童谣,清爽,明快,是诗歌,似音乐,蕴涵着时代信息……面对社会上出现的“灰色童谣”,北京宣武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的老师开始酝酿将《北京童谣》作为校本课程引进学校。1993年,学校启动每周一节的《北京童谣》校本课程,并编写了教材。课堂上,教师教给学生更多优秀的、  相似文献   

3.
主题词的扩展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感兴趣的课文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语言优美的课文.适时指导学生按照课文的插图或选取课文中的词语,结合实际大胆想象,进行仿写、创作诗歌、童谣的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写诗歌的基本技巧,有助于学生在习作中形成言简意赅的文风,吐露对精彩生活的感受、向往和追求。学生在选词、选景,创编诗歌、童谣的过程中情感得到了升华。能力得到了培养。  相似文献   

4.
一、童谣:贴近小学生的德育语言童谣清爽、明快,是诗歌似音乐,蕴涵着时代信息…面对它,北京宣武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的老师开酝酿将《北京童谣》引进学校。学校启动每周一节的京童谣》课程。《燕京八景》、《我是中国娃》、《早起声长辈好》、《说到做到守信用》等北京童谣很快成为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校德育的一手段。在“唱健康童谣、做有益游戏”主题教育活动中,生创作了爱集体、守规则、讲文明、懂礼仪等既有教育义,又贴近生活的童谣,在学生中广为传唱。“小小花绢手中拿,各种姿态抖出来,一方花绢比巧,三根鸡毛赛技艺…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课程资源的内涵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到教师、学生、家长。延伸到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过程中一切人力、物力及其自然资源。这需要我们广大教师深刻领会新课程的理念,用心挖掘,慧眼识珠,灵活运用各种数学课程资源。童谣是用童心写的诗歌,是童年中最美妙的音符,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数学课堂中引进童谣,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赋予童谣的形式,使童谣成为可供我们利用的数学课程资源,会产生独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殷张兰熙、齐邦嫒翻译的《城南旧事》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探讨该书译者的翻译动机及其"诚实翻译"原则在书名、文化负载词、场景、童谣和诗歌等英译方面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一生写过不少诗歌,特别是他为孩子们写的儿童诗,朴素如话,朗朗上口,细品却深富哲理。我每次在组织学生进行童谣创作时,总是把他那些风趣的歌谣拿来作范本,供学生创作时临摹参  相似文献   

8.
儿歌包括童谣和人们专门为幼儿创作的口语化的诗歌。对幼儿来说,诵读、听唱儿歌的过程,就是一个增长生活知识、培养良好习惯的过程。儿歌对于幼儿思想品德的养成、想象力的拓展、动脑动口动手能力的培养,都大有好处。  相似文献   

9.
刘义杰 《广西教育》2013,(16):22-22
“人之初,性本善,不做作业是好汉。老师问你怎么办,拿着刀,背着干。打不过怎么办?打不过找奥特曼。”这些经过改编,被孩子们用来抒发某种情绪的诗词、儿歌,被称为“灰色童谣”。近日,多则关于“灰色童谣”的微博在网络上迅速爆红,这些经过改编的顺口溜、诗歌等,大多为恶搞、调侃等内容。(2月24日《武汉晨报》)  相似文献   

10.
孩子们创作或传诵灰色诗歌或童谣,不是恶作剧,不能说这"是对校园文化、传统文化的摧残"。我认为这是对原诗或童谣的一种形式上的模仿。这种模仿,不但孩子们感兴趣,成人也感兴趣。比如《黄河大合唱》中有一段"对口唱",开头几句是:"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  相似文献   

11.
孩子们创作或传诵灰色诗歌或童谣,不是恶作剧,不能说这“是对校园文化、传统文化的摧残”。我认为这是对原诗或童谣的一种形式上的模仿。这种模仿,不但孩子们感兴趣,成人也感兴趣。比如《黄河大合唱》中有一段“对口唱”,开头几句是:“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琼岛春阴游北海,太液秋波映国槐,玉泉趵突品泉水,居庸叠翠看云台,西山晴雪梨花灿,蓟门烟树盼雁来,卢沟晓月迎远客,金台夕照聚贤才。”这是宣师一附小编写的校本课教材《北京童谣》中收录的一首童谣《燕京八景歌》。童谣这口耳相传的口头文字珍品,记载了生活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内容,是人民对时代反映的最强音。作为诗歌的一种形式,它既富于哲理、具有文学性、又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能唱、能说、能游戏,被孩子们喜闻乐见。我校将童谣引进课堂、引进校园、引进孩子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邵琪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10,(12):125-126,129
所谓阳光童谣,就是内容积极、健康、向上,对儿童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良好导向作用的童谣。它以其自身的快乐性、生活性、闲暇性、多样性等特点天然地成为小学德育的新路径。因此,应以阳光童谣为载体进行小学德育,并构建阳光童谣所寓含的小学德育内容。在实施方面,具体可以采用使阳光童谣课程化,开设阳光童谣校本课程;将阳光童谣融于学科教学之中;组织丰富多彩的阳光童谣活动,巩固德育成效;创建阳光童谣氛围,形成校园文化等多种途径来实施基于阳光童谣的小学德育。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以"阳光童谣"抑制"灰色童谣"。  相似文献   

14.
在童谣教学中,笔者尝试以闽南童谣为载体,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传唱童谣能让学生积累词汇,理解童谣的生动表达,使学生语言表达形式更生动、更丰富。改编闽南童谣,展开想象复述、扩写童谣,规范表达,使学生语言表达内容更有序、更具体。学习修辞,仿写童谣,创编剧本,立体写作,使学生表达思维更活跃、更有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蒋先菊 《考试周刊》2009,(25):82-82
儿童诗歌,是低年级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情感丰富等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如下目标:“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该目标从“语言、情感、想象”三方面对低年级学生如何学习诗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方言是一种乡土文化,方言童谣是切适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开展方言童谣教学以传承传统文化十分必要。以中班童谣教学《茶口粉干》为例,从精选创编童谣内容、整合融合核心价值、崇尚创新学习策略三方面入手,具体阐述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谣教学策略,让童谣学习富有趣味,真正成为幼儿童年的温馨记忆。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低年级的诗歌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悟语言的优美;并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农村诗歌教学的实际情况却存在着应试化的倾向:诵读形式单一而低效,学生的想像不  相似文献   

18.
赵帆 《学周刊C版》2020,(16):171-172
童谣形象有趣、节律性强,于幼儿而言,多多诵读童谣,对发音强化、词汇积累、思维拓展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助力颇多,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教师需充分重视起童谣的关键作用。本文主要从六方面入手,就利用童谣建构幼儿语感体系这一课题展开探究,以期为深化对于童谣教学的认识,利用童谣为幼儿创设优良的语言学习环境、助推幼儿语感体系的建构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多种途径实施阳光童谣的德育课程,是构建阳光童谣所寓含的小学生品德教育的内容。学校应以阳光童谣为载体进行小学生品德教育,并构建阳光童谣所寓含的小学生品德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文化现象:童谣是什么?今天的孩子是否喜欢唱童谣?又喜欢唱什么童谣当"灰色童谣"充斥校园时,新童谣的出现意味着什么?日前,我们欣喜地看到,北京市许多小学正红红火火地开展着"新童谣创编和传唱"活动,这无疑为"灰色童谣"的侵入筑起了一道"防火墙"。丰台五小银地分校开展的"童谣唱响校园,皮筋舞动童心"主题活动,以"新童谣 新游戏"的形式,围绕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做新时代的文明好少年。队员们通过编、写、画、唱、跳等形式,把新童谣演绎得多姿多彩,为校园增添了一抹明媚的春光。如今,"编唱新童谣、传唱新童谣"活动正在积极健康地朝着深度拓展,这些重要举措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