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张爱玲四十年代初创作的《金锁记》与王蒙八十年代末创作的《活动变人形》中,两位作家不约而同地塑造了曹七巧与静珍两个“魔鬼”的形象。这两个形象的成功塑造,不仅使她们获得了独一无二的美学价值,而且作家通过对这两个人物的深层意识的深刻而细腻的挖掘,以其厚重的历史感与现实感及深邃的人性力度成为他们各自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里程碑。 1《金锁记》中的七巧是麻油店老板的女儿,她健壮、开朗、要强,对爱情做过许多彩色的梦。但  相似文献   

2.
人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之前的学者都没有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黑格尔“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人理解为“自己的劳动的结果。……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可是,他“只知道并承认一种劳动,即抽象的精神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63页)。最终还是没有摆脱唯心主义的窠臼。费尔巴哈是反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抽象的人的本质理论的,他诉诸感性的肉体的人,但  相似文献   

3.
莫言谈到自己的小说创作时曾坦言:“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将其视角进一步打开,也就是“用中国人的方式,讲中国人的故事。”莫言创作的小说《普通话》,恰好验证了这一说法。在缜密的构思中融入出彩的细节,在多角度的对比中刻画人物,在叙事铺陈中“虚实点染”,在情节发展中“推波助澜”,小说《普通话》的这些特点无不烙上了“中国式”的印记,也彰显了莫言小说的独一无二。  相似文献   

4.
鲁迅一生最关注和着力“研究”的是什么?我们认为是“立人”,即唤醒中国人的主体意识、加强自身的现代化建设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他对中国人的“研究”,从对中国文化的反思入手,着力寻求“立人”的系统机制与内在机制,为重建民族自我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在关于中国人的诸多思考中,积淀了自己的“人学”思想,上升到了文化哲学的高度。综观鲁迅一生,他对中国人的“研究”是全面、深刻的。从客观存在的形态看,潜心学过医的鲁迅的心屏上,映现出了这样三种类型的中国人:病态型、常态型和超常型。相应地形成了中国人的三种人生图景,它们常常混融在一起,既  相似文献   

5.
聚焦于网络流行语“打工人”,从今年火爆各大网络平台的流行语“打工人”出发,讨论“打工人”的语用功能及流行根源。研究发现流行语“打工人”不仅是人们对于自己“打工人”身份的自嘲、调侃,也是对自身被压榨状态的不满与反抗,颓废的外衣下蕴含着积极因素。其流行是多种因素推动的结果,语言内部因素在于语言模因自身的竞争力。外部因素则表现在网络便捷性、群体意识觉醒、使用者心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稼轩词中生命体验式的创作方式揭示了词人浓郁的悲剧意识。悲剧意识在中国文化中主要体现为“柔”。辛词中的悲剧意识体现了这种柔性的力量。它在更深层次上是来源于作者对边缘式的“归正人”的生存处境的体悟与感受 ,正是在这种以“宦游”为主要形式出现的边缘处境中作者揭示出了生存的悲剧性的困境。  相似文献   

7.
《水浒传》中的水泊梁山,是一个远离国家权力中心和主流意识形态控制的边缘性区域,这一“边缘性”,使“梁山文化”具有某种民间文化的形态而富有“小传统”的特征。招安,说到底,即是主流意识形态对梁山文化的一种整合,是作为大传统代表的知识分子作家对民间通俗文学的深层次改造。这一整合是由梁山义军历经的两大转变而完成的。此外,在招安问题上,还显示出作者情感和理智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和费尔巴哈是西方极具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他们对“人的本质”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和回答。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是以抨击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为起点、将感性直观作为自己的原则而建立的。由于费尔巴哈未能吸收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内容,从而使其深陷难以克服的矛盾中。针对费尔巴哈存在的问题,马克思深入考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并把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人及其实践作为人的本质思想的出发点,关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实现了对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今山东沂州人),生于公元181年,卒于公元234年。是我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之一。他的一生,以“复兴汉室”为己任,“鞠躬尽瘁”,但结局却是一幕兵死五丈原,“常使英雄泪沾襟”的悲剧。  相似文献   

10.
乾元二年秋,杜甫弃官而去,走上了“迹江湖而心系魏阙”的人生之路。此后,他又陷入了“民胞物与”的集体情感与“独往高蹈”的个体生命的冲突之中。这一冲突使他既难安于“隐”又惮于入仕,最终导致了他“兼济”未成,“独往”亦未成的生命悲剧。造成这一悲剧心态的最深沉的文化原因,是他对“真情”和“真性”都采取了真挚、执着的态度,而“真情”和“真性”在封建文化体系中从来就是一对互相对立,矛盾的人性论范畴。  相似文献   

11.
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蕴含着深厚美学意义的悲剧形象.诸多研究者已从思想内涵方面阐释了安娜形象的典型意义和悲剧根源等.本文只从悲剧的内部规律出发,探讨一下安娜悲剧美的成因.一、对象的陌生化在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那里,“陌生化”是使文学获得文学性的一种手段,它阻断文学与现实的直接联系,从而使文学成为一种不及物的、自足的、自我目的的实体.在布莱希特那里,陌生化则主要是为了创造观众对戏剧的心理距离,以批判的态度取得对戏剧、进而对现实的认识.且不论前者对形式的强调或后者对内容的重视,但就二者的理论基础而言,它们都依据于爱德华·巴罗的“心理距离”一说.早在本世纪初,爱德华·巴罗就在其享有盛誉的论文中提出了“心理距离”的概念.他认为:“距离……是通过把对象及其感染力与人的自身分离出来,通过使其摆脱实际需要和目的而获得的……,但这并不意味自身与对象的关系就要变成一  相似文献   

12.
“多余人”的爱情是对当时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的冲击和批判,“多余人”性格的典型性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消极反抗;作家对“多余人”的同情和肯定,说明了塑造“多余人”的形象是有进步意义的;从读的角度考虑,欣赏“多余人”形象,有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3.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做到“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 ,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目标 ,“以人为本”不等于“以人为中心”。科学发展观的实现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之路 ,这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受民族传统文化及民族审美心理的制约,悲剧意识的贫乏导致我国传统悲剧艺术发育的贫弱。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文学创作悲剧意识普遍觉醒并逐渐拓展、深化。曹禺前期戏剧创作以其深刻、强烈的悲剧意识表现出异于传统的审美意识,显示着对传统悲剧艺术审美理想的反拨。  相似文献   

15.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历来是思想家和教育家思考并试图回答的基本问题。但是,一般说来,对于人的全而发展,往往是从“人的本质”、“人性”出发来进行讨论,唯有马克思、恩格斯是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出发,从而对人的发展问题第一次作出了全面、科学的解释,创立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相似文献   

16.
在中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缺乏认识,误称中国人为契丹人,又贬称“契丹人”为骗子手、盗贼、坏蛋。莎士比亚在他的两个剧本里用了“契丹人”一词,也人云亦云,把这个字当作贬词。这种文化的对立是由当时中西文化的隔绝和欧洲人对东方文化的偏见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历史呼唤关于人和人性的研究。明代封建社会日趋走向衰败,重振士风,宣传大学问迫在眉睫。阳明“心学”是适应时代需要而产生的。“心学”核心内容“良知”的本质是人性。阳明先生强调“良知”人所共有。人人都能成为智者、圣人,目的是唤醒人的自我意识,提倡个性解放。因而,“心学”不是一般意义的哲学理论体系,而是人学,人性学。“心学”的创立是我国历史上意识形态领域里一次大革命。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依据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审视体育在其中所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纵观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形成与思想内涵,人的发展不是片面、畸形与单一的,而是体力与智力、能力与需要、个性与自由的多维度的全面发展,体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维度。“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一个社会形态的历史演进过程,在“人对人的依赖”中,体育是对奴役的反抗;在“人对物的依赖”中,体育是对异化的拯救;在“个人的全面发展”中,体育是与生命和谐统一的重要元素,使人获得“完整的人”的人性品格。生命的内驱引发人类本性的体育需要;生命赋予寻求自由个性的体育能力;生命的呈现倡导社会关系的体育实践;生命的彰显实现完整品格的体育价值。“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发挥人所特有的存在本质,体育是实现“完整的人”的生命创建与生存选择。  相似文献   

19.
“身份混淆”被认为是李尔悲剧根源。这种观点忽视身份多样性;忽视李尔“国王身份”和“父亲身份”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可以兼容的;忽视隐藏在身份后面的是主体自我。在悲剧中,高纳里尔和里根没有拒绝赡养作为普通老人父亲的责任。她们不是反对作为父亲的李尔,而是反对作为退休国王的李尔。也就是说,矛盾双方的“自我”相互矛盾。“自我”是个体依据生活方式以及在生活方式之中相互转化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内在需要建构的社会建构物。  相似文献   

20.
历史唯物主义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解放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最高宗旨。要恢复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就必须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符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有助于确立人在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能更好地体现实践唯物主义根本特征,能够使唯物史观理论体系得以合乎逻辑地展开,能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能动性动因,同时也体现了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