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改"的重心是构建适应学生生存和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而不是"改课"。一线教师是"改课"的主角,而非"课改"的主体。不是"课改"一定要"改课"而是"改课"一定要"课改"。  相似文献   

2.
正伴随"课改",诸多先进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然而,走进一节节日常课,却常让人有课改无力之感。是的,"课改必须改课",但日常教学中教师个体对"课改"的无视、曲解或"只心动不行动",却使"改课"在一线课堂步履维艰。一、日常课"改课难"的现状基层学校,欲实现全校上下的课堂改观,常常有心无力。教师个体惰性、实施执行繁琐、积年累月坚持、学科年级差异性等等,都成为学校层  相似文献   

3.
讲VS学     
洪卫民 《江西教育》2012,(10):10-10
<正>新课改提出了"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后,教师在课堂上的讲受到了抨击,仿佛教师的讲成了不应该、不科学、不符合课改理念的标志,有的学校甚至硬性规定了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时间。诚然,这样做的出发点是为了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1.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在“背”着新课程的同时还“抱”着旧课程。实行了20多年的高考制度已经造就出极为固定的、功利化的教学模式,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练什么。教师们已经太习惯按应试教育的思维指导教学了。如果高考一卷定终身的方式不改,如果学校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尺度不改,如果选修课的最终评价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配套,高中课改就有可能变味;如果改革不彻底、不全面,就会有人认为谁改谁吃亏,就会有人对课改观望,最终导致课改的效果大打折扣。现在部分教师实施课改不力,其实就是担心课改会逐渐变成说与做两张皮。2.了解新…  相似文献   

5.
课改,走过了十个年头。十年来,老师们大胆更新教育观念,全力开展教学实践,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语文课改局面喜人。这十年的改革路上,也出现了部分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一知半解,甚至误解的问题。所谓"一知半解",即为"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这种思想认识上的"不全面、不透彻"导致语文新课程走入了改革的误区。所以,我们必须在课程改革实践中认清课改精神核心,理清课改思想源头。一.知"自由"半解"自主"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个核心包含了"以  相似文献   

6.
李裕民 《广东教育》2005,(11):49-49
1.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在“背”着新课程的同时还“抱”着旧课程。实行了20多年的高考制度已经造就出极为固定的、功利化的教学模式,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练什么。教师们已经太习惯按应试教育的思维指导教学了。如果高考一卷定终身的方式不改,如果学校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尺度不改,如果选修课的最终评价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配套,高中课改就有可能变味;如果改革不彻底、不全面,就会有人认为谁改谁吃亏,就会有人对课改观望,最终导致课改的效果大打折扣。现在部分教师实施课改不力,其实就是担心课改会逐渐变成说与做两张皮。  相似文献   

7.
课改之前,不少教师认为讲授的知识越多,教学质量也就越高,"多"讲一点比"少"讲一点强。课改之后,不少教师又认为教师讲得越少越好,学生活动得越多,教学质量就越高。究竟是教师讲得多点好,还是学生活动得多点好呢?"多"与"少"并不能从表面上去看,而应辩证地区别对待,教师讲得少、讲得精固然不错,但学生的活动如何开展才是根本。  相似文献   

8.
<正>自实施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对课改的热情日趋高涨,他们努力工作、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不容忽视的是有些教师对课改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下面谈谈化学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认识误区及走出这些误区的方法。一、化学课堂要以学生自学代替讲授,教师尽量少讲或不讲。新课程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作为课改的一项重要目标提出来,特别是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克服硬性灌输、包办代替等现象,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有些教师对这一精神产生了误解,"谨小慎微",唯恐讲多了落个  相似文献   

9.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教师敬业地讲授,竭尽所能把自己知道的全部"倒给"学生。结果教师很累,学生很烦。许多教师想改,但又怕改不好,本文对高效课堂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对策:改变思想,将课改进行到底;学会设置导学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就能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也才能实现真正的学生主导、学生主体。  相似文献   

10.
高子阳 《江西教育》2012,(10):11-11
<正>在课改背景下,课堂上教师要不要讲,应该怎样讲,众说纷纭。其实叶圣陶先生早就谆谆告诫我们:"说到如何看待讲,我有个朦胧的想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和知识的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十余年,可以说已经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很多学校的课改由"穿新鞋走老路"变成了"形改神不改"。课改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发挥合作讨论的作用。小组展示成了没有效果的"表演",很多教师还是按部就班,人云亦云。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具体,不够到位……课改中出现的这些现象,不只是操作上的问题,更是教师思维和认识层面上的问题。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课改的本质,于是以往经验式的教学限制了这种探究式教学的发展。这种情况下,反思课程改革就应当成为每一个教师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2.
赵万文 《辽宁教育》2012,(15):54-56
当今,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们愈发谈"讲"色变,该讲的也不讲了。深入探究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弊端,可以发现,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讲",而是在于"讲什么"和"如何讲"。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讲应该"靓"起来,当讲则讲,不要畏畏缩缩,瞻前顾后。如果教师能够在讲的过程中做到信息质量与传递手段有效性的统一,就能够获得调动学习主体能动性的效果,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生成更多的学力。教师的"讲"应是真情的传递,是人文的关怀,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情感的唤醒,是传递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手段之一。阅读教学离不开"讲",阅读教学呼唤智慧的、有效的"讲"。但应该把握适时、适度原则。  相似文献   

13.
张金保 《今日教育》2006,(7S):56-57
说起课程改革.马上就有教师会说:“不是我不想改,你改了,考试考不好,学校、家长马上就会来责怪你了,我敢改吗?”一副委屈的样子,有的甚至举出一些“改革失败”的实例:你看,某某教师上课不讲,让学生自己学的,结果怎么样。考得一塌糊涂。总之,似乎进行教学改革必定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确有少数教师。课改意识还是有的,课堂热热闹闹,学生情绪饱满,可不知为什么考试成绩却不如人意,这难道是课改带来的不良后果吗?  相似文献   

14.
"学讲方式"首先在教师的革新,但归根结底在于学生行为的变革,不规范学生的行为,课改只能沦为口号。本文首先分析了问题提出的背景,然后从自主先学、学生参与、学生"讲出来"这三个课改中最核心内容规范学生行为。  相似文献   

15.
为了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把课堂真正转变成师生共同学习的阵地,以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借鉴洋思、沁阳、杜郎口等课改名校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提出了"学教练改"四字诀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课改,改什么,先改什么,后改什么,是一个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通常讲,课改要树立新理念,转变旧观念,在观念思想得到有效转换之后,才可能在方法、技巧层面上入手。教学观念是对教育活动中各要素的基本看法,在课改中,教师观、学生观、学习观、评价观等等都需要重构。本期“课改在线”编辑了四篇教学观念转变的文章,涉及到教材观、教案观、学习观及考试评价观。这四篇文章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也顾及到具体的细部处理,对正在进行课改的学校、教师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既需要学术上的理论思辩,也需要操作层面的示范,同时欢迎兼具二者特色的文章,这是本栏目的追求和希望。  相似文献   

17.
课改的目的是什么?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兴趣浓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让学生思索起来,让效率高起来,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智慧园”,培养文明行为的“探究园”。 课改改什么?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把学生推向前台,让学生自主学习;变先讲后练为先练后讲,学生尝试,教师精讲;变解疑为生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变讲规律为揭示规律,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变学会为会学,注重方法。  相似文献   

18.
黄瑞 《今日教育》2012,(Z1):37-40
十多年过去了,改革评价的呼声越发高涨——高考不改,课改难行。"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是十多年前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评价改革目标。然而,十多年过去了,改革现行评价制度的呼声越发高涨——高考不改,课改难行。究其原因,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口教授撰文指出:50多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学业  相似文献   

19.
课改,改什么,先改什么,后改什么,是一个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通常讲,课改要树立新理念,转变旧观念,在观念思想得到有效转换之后,才可能在方法、技巧层面上入手。教学观念是对教育活动中各要素的基本看法,在课改中,教师观、学生观、学习观、评价观等等都需要重构。本期“课改在线”编辑了四篇教学观念转变的文章,涉及到教材观、教案观、学习观及考试评价观。这四篇文章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也顾及到具体的细部处理,对正在进行课改的学校、教师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既需要学术上的理论思辩,也需要操作层面的示范,同时欢迎兼具二者特色的文章,这是本栏目的追求和希望。  相似文献   

20.
重建我们的“教材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改,改什么,先改什么,后改什么,是一个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通常讲,课改要树立新理念,转变旧观念,在观念思想得到有效转换之后,才可能在方法、技巧层面上入手。教学观念是对教育活动中各要素的基本看法,在课改中,教师观、学生观、学习观、评价观等等都需要重构。本期“课改在线”编辑了四篇教学观念转变的文章,涉及到教材观、教案观、学习观及考试评价观。这四篇文章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也顾及到具体的细部处理,对正在进行课改的学校、教师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既需要学术上的理论思辩,也需要操作层面的示范,同时欢迎兼具二者特色的文章,这是本栏目的追求和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