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小众化品牌: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范军 《编辑之友》2005,(6):50-51
小众期刊是伴随着期刊走向市场和期刊市场的逐渐成熟而出现的一种出版文化现象.现在还很难给小众期刊(或日小众化、分众化、专门化期刊)下一个逻辑上的准确定义.它是相对于大众期刊而言的,是市场细分的必然结果.如果把面向市场的期刊作为出版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来看待,就有一个市场营销观念和市场营销战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期刊广告市场集中度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期刊业经历了从事业到产业的转型,期刊数量大幅度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期刊广告发展情况来看,到2008年,期刊广告经营总额增加到31.02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286倍,远远超过期刊种类和总印数增加幅度.不过,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期刊广告投放比例较小,市场规模非常小,市场还没有成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期刊广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仅仅从期刊市场规模的变化无法看出市场竞争状况,为了分析期刊产业广告市场竞争程度,笔者借助产业经济学中市场集中度衡量工具来透视期刊广告竞争与垄断状况,为做大做强期刊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市场定位:期刊成功的基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期刊的市场(读者)定位,将像基因一样左右着期刊的成败. 准确的市场(读者)定位是成功的一半.一家市场(读者)定位失策的期刊,即使它的主编和编辑个个都是"智多星"、"拼命三郎",恐怕也难有回天之力.  相似文献   

4.
期刊品牌的特质与营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期刊市场的逐步放开,中国期刊正处在全球化的竞争浪潮之中.和商业市场一样,期刊竞争靠的是品牌取胜.在欧美发达国家,期刊经营的历史比较长,品牌意识也较强;中国期刊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品牌意识是近几年才得到确立的.品牌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坚持营建期刊品牌,不断增强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中国期刊才能参与国际竞争并立足于世界期刊之林.然而,中国期刊目前还处于期刊品牌的探索期,业内人士对于期刊品牌的认识不够深刻,期刊品牌还不成熟.基于此,本文重点对期刊品牌的特质与营建从理论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王春敏 《传媒》2008,(10):55
在中国传媒市场进入分众化的时代,小众杂志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市场上站稳脚跟并不断发展壮大?仅仅依靠广告和发行这两条“大众路线”能否成功?小众杂志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第三条道路在哪里?这些问题关乎小众杂志的生死存亡,也是中国期刊业走向成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创刊策划类似平地起高楼,需要充分考虑人力、财力等资源的筹措与配置。而且,期刊的市场发育、生长是一个过程,前期投人是更为重要的。因此,在创刊策划中还应该认真谋划所创办期刊在生长发育期的输血渠道与造血功能。在期刊策划的出版观念上,固然可以也应该实行滚动发展策略,充分发掘期刊作为传媒的市场、文化潜力,以广告服务等经营手段积累和扩展经济实力.同时尽快组织部署好CI策划、营销策划等专门策划,尽量缩短期刊作为进入市场的文化产品的生长、发育阶段,走向成熟,形成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篇对中国期刊业作全面、翔实的介绍和分析的文章。作者以学者的严谨和认真,用大量时间和精力,收集整理了最新的数据和材料,对"中国期刊业的历史与现状"、"中国期刊业的经营背景分析"、 "中国期刊业广告经营的市场机会分析"、"外资进入中国期刊市场的三种主要模式"等业界关注的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不失为一篇学术力作。因全文较长,本刊分两期予以刊登。  相似文献   

8.
紧密结合期刊市场现状,以时尚期刊为例,研究期刊营销策略的关键步骤——读者市场细分.市场细分和准确的市场定位,是期刊营销走向成功的首要也是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9.
WTO环境下期刊的市场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21世纪,对中国期刊意味着什么 随着加入WTO,国外期刊抢滩入市,国内期刊竞争日趋白热化,在市场这只具有生杀予夺大权的"无形的手"的操纵下,期刊市场的"剪刀差"现象日渐明显,具体表现为"厚此薄彼",即市场占有率高的畅销期刊纷纷"扩容",而且发行量越大,刊期越短,页码越多;而那些读者面较窄,发行量维持在低档水平线上的期刊,一般都是刊期较长,页码较少,只知看行业和主管"官脸"的期刊,依旧循着故有的节奏,小作坊式地操作着刊物,倘若上级撒手不管,就只能"打烊"关张.  相似文献   

10.
期刊竞争与细分市场 现在,中国的期刊业竞争空前惨烈,近9500种期刊公开发行,仅上海获准公开出版的期刊数便高达620多种.在这种情势中,本来就受众面十分有限的经济期刊,该如何生存、发展.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呢?显然,以前那种信息短缺年代的粗放型办刊模式,那种将十多岁的小伙子和七八十岁的老人家都"一网打尽"的办刊思路,现在已经行不通了.在精神产品极度丰富的今天,经济期刊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走细分市场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辰目 《传媒》2007,(6):1-1
翻阅了一下本期的内容板块,前面是期刊"唱主角",后面是报纸"扛大旗".尽管对于世界期刊大会的回眸不乏精到之处,尽管我国的期刊产业也有强劲而又蓬勃的发展,尽管期刊人的姿态也还充满信心,但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在数字化的征程中,刊慢于报.你看:报纸都在奢谈数字战略了,而期刊还在小心翼翼地进入,甚至有的期刊老总表示:现在的期刊发行市场稳定,或稳中有升,为什么要急着结缘"数字",弄得不好,可能还会功亏一匮;在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与规制未充分完善的情况下,报纸已经卫星传输,即时可取了,而期刊更多地还是在走实物销售路线;报纸的数字化已开始形成自己的赢利模式了,而期刊还更多地拘泥于或陶醉于自己传统的纸质模式.这其中是什么原因呢?试分析之:  相似文献   

12.
当代社会,期刊作为大众传媒的一个种类,广告日益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据统计,美国期刊经营总收入的70%来自广告,发行收入只占30%;欧洲期刊经营总收入的60%来自广告,发行占40%.据CTR市场研究公司2007年度研究报告,中国期刊广告增势强劲,同比增长10.36%.但在期刊广告日益繁荣的形势下,少儿期刊广告市场却不尽如人意,大多数少儿期刊没有广告,即便有零星广告,也普遍存在"低、小、差"的局面."低"是指广告页面价格低,广告收入低;" 小"是指广告品牌小而杂.极度缺乏能够提升期刊形象的高端品牌;"差"是指期刊广告经营人员素质差,广告意识淡漠,广告质量和效果差.其实,分析一下少儿期刊的优势,其广告市场还是大有作为的.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中国期刊的走势如何?在市场这只具有生杀大权的"无形的手"的操纵下,期刊市场的"剪刀差"现象日渐明显,即市场占有率高的畅销期刊纷纷"扩容",而且发行量越大,则刊期越短,页码越多;而那些读者面较窄,发行量维持低档水平的期刊,一般都刊期较长,页码较少。那些只会看行业和主管"脸色"的期刊,则依旧循着故有的节奏,小作坊式地操办着刊物。应当看到,以缩短刊期为标志的市场化期刊正掀起一股改名、改版和改刊的热浪,这表明我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背景下期刊的市场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期刊的市场定位即期刊经营者根据读者的需求特性及竞争者在市场上的情况,对期刊经营、服务确立目标,塑造形象,并把形象传达给读者,使读者了解、认知,从而确立期刊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期刊的市场定位左右着期刊办刊的成败。准确的市场定位是期刊成功的基础,尤其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期刊市场正在逐步全球化,面对即将进入我国期刊市场的外国成熟期刊的竞争,没有准确的市场定位,期刊是很难发展壮大的。期刊的市场定位不是期刊界的新话题,也不是新问题,但对在WTO规则下即将失去保护的期刊业来说却依然是一个严峻的话题,是一个值得认真…  相似文献   

15.
初始阶段的最后时刻——构建赢利的国际化数字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丘吉尔在"二战"进入僵持阶段的时候说过:"现在还不是结局,现在甚至还不是结局的开始,但是,可能已经是初始阶段的结束时刻。"中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就处于这样一个时刻,数字出版的起始整合阶段已经接近结束,市场正从无序走向有序,新一轮的国际内容垄断正在形成,成熟的数字出版产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涉农期刊的发展一直举步维艰,农民读者限于收入、文化水平、信息等诸多方面的不利因素,很少有订刊用刊的习惯。在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筹备会议上,国际期刊联盟主席姆菲尔德谈到,中国期刊的发行渠道主要集中在城市,几乎忽视了农村市场。他认为"现在是思考开发农村市场的时候了。这个拥有8亿人口的农民市场,到目前为止几乎还是个空白的盲区"。到目前,各种依赖发行量存活的涉农期刊社的发行量不断走低,已有的读者数量也在不断减少,可以说,涉农期刊在发展的道路上苦苦挣扎。出现这样的结果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全国持续30年左右的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浪潮,使得农村期刊最具活力的庞大读者群不断流失。二是近些年来,随着互  相似文献   

17.
期刊非单边市场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的期刊市场很难用好与不好简单概括。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走向成为业内关心的话题。可以肯定地说,目前期刊市场已不再是一个单边市场。20年前,甚至在10年前,期刊市场基本上表现出单边效应,即出版资源紧缺,杂志是办一个火半个,不火的也可以半死不活地维持着,市场宽容度很大。而今市场分化,不温不火的居多,一炮走红的甚少,可是,湖北有些期刊近年来在全国表现不俗,的确是个值得特别关注的现象。这些问题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三大挑战与三大机遇,在检验我们的思考能力和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期刊在发展,期刊在变革.在新的发展动向和变革趋势中,期刊的各种"新概念"亦层出不穷,它引导着期刊人向着新的目标探索和创造,也昭示着期刊人办刊理念和市场意识的进一步觉醒.  相似文献   

19.
关于提高期刊竞争力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期刊出版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期刊市场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新的竞争格局中,期刊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各期刊社如何提高所办期刊的竞争能力,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是各期刊社必须面对和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共地方党刊,是当代中国期刊战线上一支老牌"正规军",曾为中国新闻出版事业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由于它长期沿袭"红头文件"指令性发行,反过来又加固了在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红头文件"式的办刊模式.于是,便在全国形成了一片片背离市场法则的"党刊特区",致使这支"正规军"至今仍像大型国有企业那样,难以走向中国期刊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