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对高师生就业意向的调查,作者发现只有少数高师生表示将以教师为自己首选的职业。高师生选择教师职业的首要原因是教师职业相对较稳定,不愿意选择教师职业的首要原因是认为教师的生活方式太过平淡。为此,应该加强高师生的职业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2.
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教育注重面向个体,教师既要尊重个性、发展个性,又要规范个体行为。人是有情感的人,在人的情感当中存在着愿意与不愿意、喜欢与不喜欢。一个个有个性的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教育者的教育,是每个教育者都要直接面对的问题,师生情感融洽与否会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如何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实现教育过  相似文献   

3.
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教育注重面向个体,教师既要尊重和发展个性,又要规范个体行为。人都是有情感的.在人的情感当中存在着愿意与不愿意、喜欢与不喜欢。一个有个性的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教育者的教育,是每个教育者都要直接面对的问题,师生情感融洽与否会直接影响教育效果。那么,如何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实现教育过程的以情动人呢?这需要班主任做好师生情感交融的“美容师”。  相似文献   

4.
马一波 《文教资料》2007,(28):179-181
笔者采用自编问卷调查了高师生的就业意向。结果显示,只有36.7%的高师生表示将以教师为自己首选的职业,56.7%的高师生持观望态度。高师生选择教师职业的首要原因是教师职业相对较稳定,不愿意选择教师职业的首要原因是认为教师的生活方式太过平淡。作者认为高师生对教师职业的情感教育及其人格教育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喜欢教师,就喜欢教师所教的学科.也就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这是一条具有普遍性的教育现象。教师只有懂得如何去与学生沟通,懂得如何去满足学生的需要,并引导学生怎样去配合与协作,师生之间才会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彼此接纳的关系,才会奏响教与学最完美和谐的乐章,因而成功教育的关键在于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  相似文献   

6.
教育创新对于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唤醒师生的生命意识。激活师生的生命潜能;追寻师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升师生生命的质量;彰显教师生命的本性,超越“习惯化”的生存状态;唤醒教师主体性,增强教师自主发展动力;彰显教师教育生活的意义,实现教师的职业幸福。实现教育创新的可能路径主要有:问题意识是教育创新的前提:自我反思是教育创新的途径;教育研究是教育创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7.
教育创新对于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唤醒师生的生命意识,激活师生的生命潜能;追寻师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升师生生命的质量;彰显教师生命的本性,超越"习惯化"的生存状态;唤醒教师主体性,增强教师自主发展动力;彰显教师教育生活的意义,实现教师的职业幸福。实现教育创新的可能路径主要有:问题意识是教育创新的前提;自我反思是教育创新的途径;教育研究是教育创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8.
黄树良 《湖南教育》2004,(16):23-23
教师遇上学生不愿意发言,就好像面对没法开采的金矿,面对这种“冷淡型”的学生,最尴尬的是施教者。怎样才能开启学生封闭的心灵之门?怎样去实现师生心灵的沟通呢?这钥匙就是“理解”和“尊重”。  相似文献   

9.
学校里师生冲突时有发生,有些因为教师处理不当矛盾激化,扰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伤害了师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那么,在化解师生冲突时,教师如何起到主导作用呢?一、师生冲突的表现及原因分析根据师生之间行为对立与对抗的程度,师生冲突可分为一般性冲突和对抗性冲突。一般性冲突是指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出现的可由教师调控的对立和对抗行为,如,学生不听老师劝告随意与同学说话,拒绝回答教师提问等,一般不影响课堂教学,师生对立情况不严重,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权威地位来调  相似文献   

10.
现今很多教师不会写教学论文,害怕写教学论文.原因很多,一是现行的教育评价制度,使教师没时间也不愿意花时间去写,宁可花大最的时间潜心于题海研究,疲于应付考试;二是现实的学校环境使教师缺乏写作的意识和需要;三是教师自身缺乏教育理论的素养,不懂得如何写;四是很多教师认为写作与自己的教学无关,因而不愿意写,也不愿意学着写.  相似文献   

11.
正课堂上发生意外,引发师生冲突是在所难免的。有些是授课教师处理不当,一贯采取严厉批评,或讽刺、挖苦式的教育,学生不愿意接受教师粗暴的教育,使师生矛盾进一步恶化。无奈之下,教师就采取狂风暴雨般"惩罚",把学生赶出教室,殊不知,这样做已经深深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也影响到和谐的师生关系。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时,教师要冷  相似文献   

12.
正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时,需要引导学生与他人进行互动。师生间的互动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师生通过大量的互动,教师就能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反映自己很想与学生展开互动,可是有些学生根本不愿意与自己展开互动。比如有些学生非常不希望教师主动与自己互动;有些学生与教师互动时没有话题;有时学生与教师互动时非常担心教师给予不好的评价,因此互动时显得特别小心翼翼,导致学生根本不能表达  相似文献   

13.
自从教以来,我看到一个十分有趣的教育现象:有的教师温文尔雅,却能叫那些顽皮不驯的学生听话;有的老师教育学生,能叫他心服口服;有的老师教育学生却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这些现象是令人深思的,它说明了思想教育工作需要特别注意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方式方法。教师热爱学生,满腔热情地真诚帮助学生,学生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这是一种相互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正是有效教学的保证,所以沟通应是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的一项工作技能。  相似文献   

14.
正自从教以来,我看到一个十分有趣的教育现象:有的教师温文尔雅,却能叫那些顽皮不驯的学生听话;有的老师教育学生,能叫他心服口服;有的老师教育学生却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这些现象是令人深思的,它说明了思想教育工作需要特别注意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方式方法。教师热爱学生,满腔热情地真诚帮助学生,学生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这是一种相互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正是有效教学的保证,所以沟通应是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的一项工作技能。那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可见,沟通是一种基本而有效的教育方式。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是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的基础。师生之间如何沟通,沟通的质量如何,决定了班主任的教育具有多大程度的有效性生。  相似文献   

16.
大学英语教师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该研究利用调查问卷,从师生两个不同视角调查师生对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不同期待以及师生双方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汇报情况.调查结果发现:(1)多数教师认同自主学习理念并愿意将学习责任逐步下放给学生;同时,大部分学生已具备初步的自主学习观念并愿意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师生双方在教师角色的认识上存在趋同性.(2)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与学生的期望仍有很大差距.(3)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其对自身的角色期待大体相关,但期望与实际仍有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17.
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与学生交友、闲聊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不拘形式,更贴近社会实际,更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闲聊的笑声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首先,闲聊是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人都有一种交往和倾诉要求,儿童也不例外。教师能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要求,走到学生中间去,用平易的态度与学生交往,用平常的心去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愿望、要求和情感,时间长了,就能填平师生间的鸿沟,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戒备,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学生愿意并接近自己的老师,…  相似文献   

18.
"优质空间课堂"的创建,打造了资源丰富的学习型共同体.通过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优化了教师的信息素养,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实现教师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打造了功能强大的师生互动交流平台.转变师生交流方式、拓展师生交流空间、拓宽师生交流渠道,有机地将教师与学生形成一个互动的整体.实现了师生之间真正意义上的深层次互动.  相似文献   

19.
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其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互动在学科教学中体现为:教师的热情与学生的悟情;教师的监控与学生的自律;教师的善教与学生的乐学等。在学科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的具体做法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共同教学,共同评价等。  相似文献   

20.
“德育”是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德育目的是教育的流动目的之一,不能将其对象化。需要依赖于固定目的而实现。所有教师都有实施德育的任务。德育实施离不开学校教育内容,但又不属于哪一门课程,它的目的的实现有赖于以教育内容为中介和前提的师生、生生、师师等相互关系的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