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7 毫秒
1.
媒体报道对传染病模型中的传染率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具有非线性分段感染率的模型来探究这种影响.首先,给出模型中所有的平衡点并分析了各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其次,通过构造Liapunov函数和排除极限环的存在性来证明平衡态的全局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一类具有脉冲接种和非线性传染率的SEIR传染病模型,利用Floquet乘子理论和脉冲微分系统比较定理,证明了无病周期解的存在性和全局渐近稳定性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一类带有隔离和接种模型的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讨论了一类带有隔离和接种并且具有非线性传染率βSI/H+I的SIQR模型,证明了无病平衡点和地方病平衡点的存在性及全局渐进稳定性;揭示了隔离和接种对传染病控制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一类具有时滞和非线性传染率的SIRS传染病模型,确定了模型的基本再生数,并且利用线性化、Hurwitz定理和渐进稳定判定定理分析了无病平衡点和地方病平衡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及上级文件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订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及质量管理考核标准并实施,使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常规化、制度化,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达100%,传染病疫情管理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传染病发生时医药物资的配送对于应急需求响应至关重要这一特点,以在一定区域内发生传染病疫情为研究背景,根据传染病扩散规律和疫区紧急救助程度的不同,研究了具有多个疫区和多个应急配送中心的疫苗配送最优方案.引入具有脉冲接种的SIQR模型来描述传染病的扩散规律和获得各区域疫苗需求量,在SIQR模型的基础上,利用SOM神经网络将各疫区进行聚类并量化结果.以实现运输成本和缺货量最小为目标,在聚类的基础上建立了动态的疫苗配送模型.以20个受感染区域和4个分布中心为例,给出了算例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有助于控制具有较高紧急等级区域的疫情,且与不使用聚类方法进行疫苗配送相比,利用聚类方法能更好地控制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一类具有时滞和非线性接触率的SIS传染病模型,讨论了系统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根据比较定理讨论了无病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并证明了地方病平衡点的一致持续性及全局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传染病是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重要现象之一.考虑了一类具有时滞和非线性发生率的SIR模型.通过对特征根的分布进行分析,讨论了平衡点的稳定性,给出系统稳定和不稳定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该文重点给出了具有非线性感染率的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形态,而且了给出该系统存在同宿分支与周期轨道分支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以北京疫情的有关数据进行研究,给出SARS病毒传播的SIR模型.定义σ=(λ)/(δ)为接触数.并指出(1)/(σ)是模型SIR的一个阈值.给出了λ及σ的估计值.认为σ对疫情的发展及判断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及MATLAB数学软件拟合出模型中的几个初始值(S0,I0,R0)及参数值(λ,σ).并绘出S(t)、I(t)的相轨线,并对相轨线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为预防类SARS传染病及控制疫情发展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08年至2009年中国传染病调查资料,手足口病在我国也有流行趋势.将研究非典型性肺炎的数学模型SEIJR修正为SICR模型,并根据目前医学研究报告的结论:手足口病的患者痊愈后,痊愈者对其病毒能永久免疫,分析并讨论SICR模型找到能控制手足口病并发重症患者累积人数的理论依据,并且作为现实情形中控制疫情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具有时滞及非线性发生率的SIQR传染病模型,通过对无病平衡点和正平衡点处的特征方程的讨论,可得到在这两个平衡点处的局部渐近稳定性,进而得到了系统在两个平衡点处的全局渐近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时间序列的疫情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2003年SARS疫情统计为背景,对疫情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和识别,建立了非线性时间序列模型来预测SARS病人变化数,通过仿真试验与实际对比验证,表明该预测方法是十分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梁会 《考试周刊》2011,(28):238-240
本文以微分方程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机理分析的一般原理.将人群分为三类:正常人(易受感染者)、确诊患者和治愈免疫者.建立了转化关系,研究了甲型H1N1流感传播模型及其传播规律.并对疫情的传播时间和程度做出预测.预测疫情将于2009年11月和12月达到高峰期,2010年8月将会基本消除。但加强控制措施和旱日研发出防疫药品的举措将会对疫情起到控制作用.可提早消除疫情。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高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需格外重视.根据高校传染病的流行模型以及大量的调查数据和消毒防疫实践成果,分析了高校传染病的常态化预防性消毒防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基于二氧化氯安全、无毒、无残留的特性及其成熟的技术手段,构建高校传染病的常态化预防性消毒体系,并给出了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6.
基于无尺度网络的传染病动力学模型被广泛研究,考虑到出生和死亡对传染病动力学的重要影响,对一类SIS模型进行了改进。主要研究无尺度网络中非线性感染力对传染病阈值的影响,讨论了在几种不同的非线性感染力下的传染病阈值。  相似文献   

17.
传染病模型的研究方法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久以来,传染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通过数学建模来研究传染病的传播、发展规律以及预测其流行趋势等,与传统的统计方法相比,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流行过程中的一些全局性态.通过对经典的依靠媒介传播且具有时滞的SIR传染病模型的渐近稳定性分析,总结对一般传染病模型的常用研究方法,对我们以后的研究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地区疫情数据,探究接触率为变量对疫情预测的影响.根据疫情传播学规律,采用SEIR模型,对两地区真实数据和医疗资源对比分析.随着管控程度的增加,接触率随时间变化,对该模型进行优化,利用指数增长方程改写接触率参数的变化方程,采用均方根误差最小的约束原则与真实数据进行对比,优化得到该粒度下的最优解参数.绘制预测分析图,证实将接触率作为变量会更加贴近真实数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考虑一类具有非线性传染率且人口有输入输出的传染病模型,得到疾病控制的阀值:基本再生数R0.当R0〈1时,无病平衡点是全局渐进稳定的,且疾病最终灭绝;当R≥1时,无病平衡点不稳定,而唯一的地方病平衡点是局部渐进稳定的.  相似文献   

20.
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提醒了我国应该大力加强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领域的全面改革.预防医学作为直接针对传染病防治的专业,目前还存在人员、技术、设备等落后和教育模式有弊端等问题.结合新冠肺炎疫情,从预防医学当前存在的问题及预防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措施等方面进行讨论,为预防医学教育的未来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