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已是全国热门议题之一,据报道,2007年近500万名高校毕业生中约144万人未如期就业,17个省市还出现了学历越高就业率越低的"倒挂"现象.一方面我们听到部分教育机构和学生在感叹:"毕业就失业"、"应届毕业生比民工还廉价",另一方面我们又听到一些大企业在呼唤:"求猎头们赶快‘百度'出一批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大学生就业市场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高校扩大招生以来,大学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为我国实现人才强国的国策,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2004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80万人。比2003年净增68万人,增幅达32%,加上过去数年未能就业的一部分毕业生沉淀到下一年度参与就业竞争.2004年全国实际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能会突破300万人。大学生就业是社会秩序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大学生就业也必须面对这一转变。顺应发展,建立、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  相似文献   

3.
王寿斌 《辽宁教育》2013,(9X):17-17
<正>近期,毕业生就业问题再成社会热点。据教育部此前公布的数据,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在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的背景下,处于学历弱势的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更将受到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4.
2013年被誉为"史上就业最难年",毕业生人数达699万,之后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2016年毕业生人数高达756万,就业形势越发严峻,国家大力提倡"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缓解就业压力,促进毕业生就业的良性发展。高职毕业实习是每一名高职学生需要面对的"课题",这是通往就业、择业和创业的第一步。我们如何做好高职新生入学就业指导第一课——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授课工作,让学生转变心态,积极规划人生,对于培养高职高素质人才起着良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在继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在中国毕业生网最近发布的2007年和2008年大学牛就业形势分析和对09年毕业生就业的预测报告中,使用了"就业寒流"来形容大学牛就业形势,而根据今年的大学生就业情况来说,我们只能用"就业的冬天"来描述2008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使得应届高校毕业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作为高校就业指导师,加强对高等院校毕业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从2000年开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现代就业制度,国家不再包分配.五年来,沧州市所辖各县(市)的教师进口关闭,师范类毕业生在教育系统内就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师范类毕业生不能在教育系统就业,一方面影响了沧州师专的招生和办学,另一方面造成了沧州市基础教育人才断层,教师青黄不接,直接影响了沧州市教育事业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此展开调研,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就业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一、从大学生就业形势看创业教育的紧迫性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大学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是145万,增长26%;2003年由于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毕业生猛增到212万,较2002年增幅达46.2%;2004年大学毕业生又达到280万,比2003年增长32%。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在80%左右,有近30万毕业生未能就业;200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在70%左右,有64万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原因是多方面的:1.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大幅增加,导致毕业生就业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2.用人单位需要与毕业生质量相脱节。用…  相似文献   

8.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49万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新常态"."史上最难就业季"之最不断被刷新,就业问题已经"没有最难、只有更难".面对空前的就业压力,各高校也纷纷想方设法积极应对,很多高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加大创业教育力度、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本文重点研究大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辅导员如何参与大学生创业教育,以期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层次又是检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核心指标.而社会人才的激烈竞争却给高职院校毕业生求职就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医学高职院校#毕业生要想在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就应针对目前状况进行认真的分析,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吕冰 《河南教育》2009,(3):16-18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矛盾是市场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即社会高层次专门人才总量供给不足与部分专业人才相对过剩、基层及农村贫困地区人才不足与城市人才相对过剩、企业急需实用人才短缺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同时并存.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长52万人;我省有36.8万名高校毕业生,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科院在"2008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中提到,仍然有100万高校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很显然,公布的就业人数是指签订就业协议书或有劳动合同的那部分毕业生人数.这100万所谓的未就业毕业生中,应有大部分属于非正规就业.  相似文献   

12.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6,(1):145-148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培养出来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业型人才。然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上却偏离了原来的学习方向。这种现象的出现,缘于国内整体不乐观的就业局面、高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毕业生自身等多方面的原因。为避免思想政治教育毕业生学非所用,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政策,高校要优化教育结构,毕业生个人要改变就业观念,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就业为导向"要求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目标,以市场所需要的人才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基于此,通过对台州市近年来中职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着重探讨提高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的一些对策,以其进一步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宏观调控大学毕业生结构性过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毕业生是党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后备力量。大学毕业生从2001年115万到2005年338万“,十五“期间毕业的大学生已达1090万,平均每年增幅31%。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目标是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2004年同期水平73%。全国普通在校大学生1305万仅占人口的1%左右,如何避免像国外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大学毕业生结构性高失业率的难题,是该项研究的重点。一、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不同步,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2004年《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统计资料表明:2003年中国城乡从业人员74432万人。…  相似文献   

15.
当前,教育部明确提出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应充分考虑就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就业"更新办学思想,改变教育模式,调整专业和课程,精选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缓解毕业生就业难、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紧缺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今年的大学毕业生预计将达到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1%,如果算上往届尚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今年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可能要接近400万人.这样一支庞大的大学生就业大军,即将涌入就业市场,这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史上也是空前的.大学生就业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透视大学生就业,就是我们这期杂志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职场资讯     
毕业生明年增50余万基层就业人数增加据教育部透露,明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550万人,比今年增加50多万。"现在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结构性矛盾,不存在人才过剩情况。"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说,现在一方面是大中型城市人才饱和,另一方面,在农村、基层又极度缺少大学生。"在乡镇地区,想找个大学本科的医生、老师很难。"他认为,转变就业观念依然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刘欣 《职教论坛》2004,(13):6-9
"世界上最大的就业战争正在中国打响."这话并非危言耸听.一是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数量急速攀升,"三峰叠加",形成就业形势总体严峻、供求矛盾尖锐的格局;二是2003年应届毕业生遭遇到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就业高峰年,毕业生人数达到创纪录的212万人,与2000年相比几乎翻一番,比2002年的145万净增67万人,增幅达46.2%.今后几年,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数量还会继续上升,今年将超过250万,在2010年之前,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将达到350万以上.这必然使大学生就业由"精英"走向"大众",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性的转化.  相似文献   

19.
用改革的精神创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机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近年来,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取得显著成绩.尤其是2002年,高校毕业生数达到1 45万,截止去年12月底,就业人数达116万,就业率约80%.在20多万待就业毕业生中,约50%的人也正在以"灵活、临时就业"等各种不同的方式从事着短期工作.  相似文献   

20.
"就业涉及民生,是天大的事,不仅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也关系个人前途."对于个体而言,"就业不仅关系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一个人的尊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责任重千斤.2009年我省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为23.14万人,比2008年增加1.5万人.截止6月30日,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有178801人实现就业,就业率达到77.28%,同比提高1.53个百分点.近年来,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实践中,我们坚持不懈抓住"四个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创新开辟了方向,也为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展奠定了扎实基础,获得了"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