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殊的录像     
周东军 《山东教育》2003,(16):32-32
课案:《第一场雪》在引导学生读讲课文,学生初识雪景之后。师:“大家觉得这‘第一场雪’美不美?”生:“美!”师:“想不想亲眼看一看?”生:“想!”师:(展示一盘普通的录像带)“看,老师拿来了一盘录像带。”生:(欢呼起来)“噢,看录像了!”师:“我这盘录像带可不是一盘普通的录像带。它只能用心看,不能用眼看。而且只有用心看才能看到。请合上眼睛。”教师声情并茂朗诵描写雪前、雪中、雪后的几段话。学生闭眼想像雪景。(读完后,让学生睁开眼。)师:“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生:“我看到了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飘落下来。”生:“我看到了雪后大…  相似文献   

2.
【片段1】(教学第2自然段)师:刚才我们说小女孩摘了几片花瓣送给她的妈妈,课文的第几自然段是写小女孩摘花瓣的?请你找出来,用心读,仔细想,能从中读出小女孩的懂事吗?(学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师:小朋友,读着读着,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生1: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小女孩俯在花前,在小心地摘花瓣。  相似文献   

3.
一、精心预设,为生成启航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课堂中的各种因素。如《梅花魂》预设方案片段师:自由读这段话,你喜欢梅花吗?为什么?(生回答)可能出现的情况:(1)喜欢她的美丽。师:(引导)词中是怎样描写她的美丽的?(引导生诵读)(2)她不怕寒冷,非常坚强。师:(引导)说说冬天的景象。(风、雨、冰、雪……)词中是怎  相似文献   

4.
(一)以读代讲多法品读师:喜欢雪吗?作家峻青也很喜欢雪,他用文字描述了1960年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让我们一起走进雪的世界,看看这场雪有什么特点。(生读课文,然后争相说出这场雪“大”、“及时”、“美”的特点。)师:同学们读书很认真,而且有不同的感受。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体会最深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读的时候,除了要读得流利外,还要一边读一边想像课文描述的画面。(先同桌互读,并交流想像的画面,然后指名读。)生1:(读)大雪整整下了一夜……师: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生1:这是粉妆玉砌的世界。师:“粉妆玉砌”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相似文献   

5.
【问题呈现】案例一:这是一位教师教学《乡戏》(苏教版第8册)的片段: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对城里的夜很是熟悉。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乡村,领略一下乡村晚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生兴高采烈地齐读课题:乡戏)。读了课题,在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生:我好像看到了乡戏。生:我好像看到了乡村的戏。师:在你眼前到底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能描述描述吗?(生沉默)师:比如说,看戏的人怎样?舞台怎样?演戏的人怎样?生:老师,乡戏与我们在剧院里看到的戏有什么不同吗?师:那当然不同了。生:老师,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是乡戏。生:老师,乡戏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陈玮  张学平 《湖南教育》2003,(22):52-53
片段一:自主学文,交往互动师:是啊!雪后的景致美如画卷。作者竣青又是以怎样生动的文字来描绘雪后景致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06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四节,可以快速阅读或默读,也可以自由轻声读,选一个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反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并在课文空白处写上批注。(生圈点批注,小组交流,师巡视)师:你们觉得哪句话写得好?生:我认为“一阵风……彩虹”这句话写得很美,不仅运用了打比方的修辞手法把雪末儿比作玉屑,还运用了动态写法来描写雪花纷纷扬扬飘落的情景。师:“风吹树动雪花落”,多美的一个句子!喜欢这句话的同学站起来…  相似文献   

7.
孙艳 《语文知识》2015,(2):16-22
师:今天我们穿越到90年前,走进鲁迅回忆故乡春二月放风筝的情景中。首先,我想听一听同学们是怎样朗读这一段文字的。生:集体读文章第二小节。(平淡而无感觉)师:我想问一下同学们,读了这一段以后,你们读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呢?生:我觉得是一种祥和温馨的画面。师:很好。你通过哪些字眼读出来的呢?生:比如"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  相似文献   

8.
检查预习,了解内容   师:通过预习《第一场雪》,你知道了什么 ?  生:我知道这是胶东半岛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师:还知道什么 ?  生:我知道“瑞雪兆丰年”有充分的科学根据。   生:我看出作者是按照时间的推移来写这篇文章的。   师:具体说说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 ?  生:按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的顺序写的。   师: (板书: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 )还知道什么 ?  生:雪后景色非常美丽。 (板书:雪美 )  生:我觉得这场雪下得很大。 (板书:雪大 )  生:我觉得作者很喜欢第一场雪。   生:我知道…  相似文献   

9.
正【片段一】师:词语学得不错,课文读得怎样?下面来检查一下课文的朗读。打开课文,这课有7个自然段,标上了吗?谁来读第1自然段?(生读)师:读得非常正确,你让我知道了杭州很美。谁再来读读这段?(生读)师:你让我感受这是个美丽的早晨。听老师来读读。(师示范读第1自然段)师:同学们,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这是一个美丽的早晨,那么这预示着故事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生:美好。师:让人满意的结局。同学们,在写人叙事类的文章中,作者写景不是随随便便写的,他写景是为了后边的故事发展做铺垫的。谁来读第2自然段?(生读)  相似文献   

10.
教学片断:师:初读课文我们知道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那么,你发现课文写了什么时候的景吗?(生再读课文交流)生1:课文写了松坊溪的雪景。生2:课文写了松坊溪雪后的景色。我是从“雪止了”看出的。师:你讲得更明确,而且有理有据,不错。生3:我发现课文还写了雪中的景色。我是从“下雪了”看出的。师:你能举一反三,有新发现。所以我们说雪景包括——生:(齐)雪中景色和雪后景色。师:还写了别的时候的景色吗?生4:课文还写了深秋时节的景色。师:(不作评价,追问)课文中哪些段落是写深秋景色的?生4:第6~8自然段。师:为什么你说是深秋的景色呢?生4:因…  相似文献   

11.
【片段一】(出示课件)师:一只小鸟站在大树上,动情地为大树唱歌,大树正凝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画面啊!围绕一棵大树和一只小鸟,我们来说一个美丽的故事。请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一个人读,可以几个人读,也可以把小凳子搬到讲台边读。(生自由读,师巡视指导)师:读着、读着,你想说点什么吗?你的感受,你的收获,你的疑问,  相似文献   

12.
一、课堂实录师:中国古代历来有“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传统,那么你能读读这首诗,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你的头脑中会出现怎样一幅图画呢?生:自由朗读,闭目想象。生:老翁。生:老翁身穿蓑衣、戴着斗笠在钓鱼。生:重重的山,没有一只鸟。生:画中有漫山大雪。生:没有一个人来过这里。师:今天来了没有?(生读)生:以前有很多人来过这里,脚印都被大雪覆盖了。师:雪很大,而作者却没有直接写雪如何大,这是古人的妙处呀!我们在一起来体会一下。(师读一遍,学生要求再读一遍。)生:一根孤独的钓竿。师:钓竿本是无情物,是因为……生:我发现诗句最后一个字的…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在一次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中,有两位教师都上了《第一场雪》。课后我对两个案例进行了比较,受益颇丰,但觉得有些地方还是值得商榷与思考。关于雪后美景一段的学习,他们是这样处理的:[案例1]师:读一读描写雪后壮观景象的一段,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生:我最喜欢“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这一句写出了雪的晶莹透亮这一特点。师:你还读懂了什么呀?生:我从“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读出课文不仅写出了静态的美,还写出了动态的美。生:我从“…  相似文献   

14.
学习目标 :1 .自学本课生字新词。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象 ,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4 .领悟文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 ,了解雪后景色的美丽 ,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激发阅读兴趣1 .揭题、读题。2 .播放录像 ,形象感知。3.小结、过渡。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想一想 ,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这场雪的 ?写出了这…  相似文献   

15.
记得有一次,我去乡村,在路上.发现两旁的风景越来越美。你瞧.那儿有许多五光十色的花,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加上绿油油的草地。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展现在眼前,使我眼花缭乱,这画面就像仙女织的布一样美丽,我好快乐……  相似文献   

16.
教学片断师:(齐读课题后)“卫兵”是干什么的?生:“卫兵”是保卫国家或一个地方,不让坏人侵犯的。师:那“绿色的卫兵”给你什么感觉呢?生:我感觉到这些卫兵一定很优秀,能给人们带来“绿色”的。生:绿色象征着和平与生命,我感觉到这批卫兵能给人们带来安全、幸福,是一批可亲可敬的士兵。师:让我们自由读第二、三小节,看一看这到底是些怎样的卫兵?它们保卫着什么?(生自由读)师:你们读懂了什么?生:我读懂了绿色的卫兵是保卫城市的。生:我知道“卫兵”把城市保卫得很好。师:能用文中的几个词来说明一下吗?生:美丽又干净;明朗又宁静。生:我读懂了…  相似文献   

17.
一、回顾情节,感受"思念"课前板书:22.理想的风筝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和他的刘老师一起去放飞——生:读课题《理想的风筝》投影:女娲造人甩泥巴腾起一片笑声泛起酸涩的感情健壮的右腿圆木撑地急速地一转一阵激动的心跳手持线拐扶摇直上一蹦一跳得意和满足的神气师:结合课文片段读读这三组词语,说说透过这三组词语你想到了哪些画面。生:自由读词,想象画面。师:读书就要口中读出感觉,眼前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情感。透过这三组词语你想到了哪三个画面?生:我仿佛看到刘老师正拄着他的圆木棍站在讲台前,靠着健壮的右腿为学生们上课、写板书呢!  相似文献   

18.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如果有一朵花盛开在你的眼前,你会想到什么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轻轻地读大屏幕上的文字:风与树的歌。再读。展现在你面前的是怎样一幅画面?师生交流。2.师介绍《:风与树的歌》是一本书的名字,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安房直子。里面一共收录了八个小故事,出示目录。找生读。3.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安房直子一起去静静地聆听风与树的歌。相信这歌声中美妙的想象,柔柔的温情会吹开我们的心扉,温暖我们的心灵。(一)看短片,知大意1.师描述《:狐狸的窗户》(显示蓝色),有很多人喜欢。老师…  相似文献   

19.
[问题呈现]案例一《:乡戏》(苏教版第8册)教学片段师:同学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对城里的夜很是熟悉。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乡村,领略一下乡村晚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生兴高采烈地齐读课题:乡戏)。读了课题,在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生:我好像看到了乡戏。生:我好像看到了乡  相似文献   

20.
《牧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一诗"草铺横野六七里"中的"铺"字用的特别妙,怎样让学生体会这其中的妙处呢?笔者是这样做的:让学生反复读句子,并提问:你的眼前仿佛浮现了怎样的情景?生:我仿佛看到广阔的原野上长满了绿油油的野草,非常漂亮。师:是啊,绿草如茵真美。但你从哪儿感受到原野的广阔呢?生:我从"铺"体会到的。由这个字我想到了一个词"铺天盖地",野草铺天盖地的长满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