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文学翻译作品曾有辉煌的历史,经过翻译家的劳动,读者有幸读到了许多名著。老一辈文学翻译家的语言文学修养都是极高的,其中许多人自己本身就是语言学家、作家。比如冰心译的泰戈尔诗,叶君健译的安徒生童话,傅雷译的巴尔扎克作品等,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世界名著的魅力。而现在翻译界却很难有语文与文学功底都很深的翻译人才,加上出版社编辑水平有限,把关不严,因此译出的作品有的错误百出,令人不忍卒读。由于水平欠缺,严肃的大部头作品翻译  相似文献   

2.
逝者     
《全国新书目》2010,(1):7-7
译坛泰斗杨宪益去世 2009车11同23日晨6时,著名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文化吏学者和诗人杨宪益先生因病逝世,享年95岁。《广州日报》对杨宪益的生平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3.
在冰心先生数量惊人的翻译作曲中,印度作家和作品的译文占大量篇幅,其中大诗人、大作家罗宾德罗那特·泰戈尔(1861—1941)的诗歌的翻译介绍,成就尤为突出。译文之清新流畅、隽永优美,生动传神,他读者百读不厌,爱不释手。冰心先生说,她景喜欢的是泰戈尔的散文诗集《吉檀迦利》,《吉檀迦利》是泰戈尔50岁那年(1911)从1910年前后所写几部宗教抒情诗集里面,和1881年以来一些脍炙人口的成名之作中选择出来,经过对孟加拉文原诗删节合并,增添改写,译成英文的,是一部诗人自己精选  相似文献   

4.
在济南书博会上,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刚刚翻译出版的《裂舌》受到广泛关注,并在日本文学专家学者间引发热烈争论。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记者韩阳)在济南书博会上,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刚刚翻译出版的《裂舌》受到广泛关注,并在日本文学专家学者间引发热烈争论。  相似文献   

6.
新书发布     
《全国新书目》2010,(9):4-6
译文推出“毛边本”系列经典随笔本刊讯(记者尚莹莹)近日,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经典随笔,其中蒲隆先生翻译的《培根随笔》和高健先生选译的《美国散文精选》已经上市与读者见面。当读者将本版《培根随笔》和《美国散文精选》捧在手中,那裁切不齐的翻口,很可能会使人产生书籍存在质量问题的错觉。其实,这正是译文出版社与编辑精心策划制作的毛边本。  相似文献   

7.
印度与中国同为古代文明古国,地域毗邻,在各自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的同时,也在各个领域的交流方面谱写了动人心魄、历史悠久的关系史.我国对印度文学的翻译出版经历了三个高峰:开现代中国思想解放之先河的“五四”时期;文化回暖的20世纪50至70年代;思想多元的20世纪80至90年代.印度文学翻译高潮与我国的现实语境和思想状况密切相关,反映了我国在接受外来文学方面的现实需求和文化诉求.  相似文献   

8.
王建敏 《兰台世界》2012,(28):15-16
梁实秋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及翻译家,尤其对莎士比亚作品有着翻译方面的权威,其翻译作品主要有《英国文学史》及《莎士比亚全集》等.梁实秋先生对中国的翻译事业有着重要的贡献,其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时表现出和谐圆融的审美情操,并融合了西方古典的美学思想.另外,梁实秋的翻译实践体现出了一种强烈的对话精神,尤其是其对翻译作品中文化内涵的传递,文学形式的输入及语言风格的再现等方面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翻译史上,林纾可以称为开创近代西方小说译介先河的翻译大家。他的翻译思想来源于自身文化背景以及特定的历史时期。本论文从多方面解析林译的翻译思想及翻译策略,从而全面地评析林译作品在近代的历史环境中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与读者交流     
唐瑾 《出版科学》2003,(1):66-67
著作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对于《中华翻译研究丛书》来说,其艰辛甘苦大概只有作者与编辑才清楚。这套丛书第一辑从策划、编辑、出版至今,已有13种,经过了整整十个春夏秋冬。今天它与其他兄弟社出版的翻译论著和翻译作品,汇成了一股不大不小的热流,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翻译事业和翻译学科建设的进步和发展。继1998年《中国翻译词典》获得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后,丛书之四《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和丛书之十二《文学翻译比较美学》又分别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和第五届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一等奖,进一步扩大了翻译学科的影响,提高了翻译学科的地位。这  相似文献   

11.
继《诗苑译林》之后,湖南人民出版社于1985年又推出一套新的丛书《散文译丛》,比较系统地译介外国优秀散文名作。丛书的头四本问世后,在社会上引起较强烈的反响,普遍认为《译丛》的出版填补了翻译文学领域里多  相似文献   

12.
韦健 《兰台世界》2012,(19):55-56
鲁迅的文学事业应该说是从翻译和介绍外国作品开始的。从1906年与周作人《域外小说集》的翻译开始,直到鲁迅离世前对果戈理《死魂灵》的翻译,几乎一生的时间从未停止翻译活动。但鲁迅先生的作品翻译在研究界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文学翻译是从原有文本到翻译文本的直接文本形式转换,制约着对鲁迅翻译作品的传播和研究。从《域外小说集》最初刊印的数量来看,仅有  相似文献   

13.
今年4月,笔者应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主任金圣华教授的邀请,赴港参加翻译学术会议。在与翻译学术会议同时举办的翻译书籍展览会上,笔者特别注意到了台湾书林出版社推出的那套“书林译学丛书”。这套丛书已出版有关的译学探讨著作10余种,其中有我们国内译界比较熟悉的刘必庆教授的最新成果《翻译美学导论》、萧立明教授的《翻译新探》、何伟杰先生的《译学新论》等。刘靖之先生有两部大作收入这套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文学对外翻译出版史上的典型成功个案,翻译文学杂志《中国文学》与《译丛》在出版定位、译介内容、翻译主体与出版发行等方面,探索出了可资借鉴的运营模式。毋庸置疑,对于当前正在孜孜探寻翻译出版模式的"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宏伟战略而言,这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翻译七人谈     
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无论是翻译界人还是出版人都热心予翻译与翻译出版。尤其是出版人对翻译出版这块大有开垦价值的园地有了新的关注,尝试着以新的突破口寻求新的增长点。于是译作出版空前繁荣,越来越多的外语人士投身于翻译作品,出现了以往未曾有过的翻译热潮和高潮。另一方面,翻译论著的出版也开始渐露头角。如湖北教育出版社自90年代以来所推出的《中国翻译词典》、《中华翻译研究丛书》以及相关的翻译类图书就是其中一例。进入新世纪,翻译要发展、翻译要进步.翻译要严肃,翻译要受到人们的尊重等诸多问题,仍将是中国译界每一个专家学者、有识之士以及每一位有志于促进翻译事业进步的出版人应当关注、思考与研究的重要课题湖北教育出版社对外编辑室主任唐瑾女士有鉴于此.邀约京沪宁汉有关专家进行了一次颇有内容的“翻译七人谈”,本刊特子选载;  相似文献   

16.
林庆彰,台湾台南县人,1948年10月生。文学博士。在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学习期间,师从著名学者屈万里,得到良好的指导和培养。现任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兼职教授,《经学研究论丛})主编。从1978年5月写作《丰坊与姚士舞》算起,至今已出版专著6部,主编研究资料和目录10多种,翻译日本学者的经学专著《近代日本汉学家》、《经学史》、《论语思想史》,并有论文60多篇。一、对经学文献学的贡献清著名学者王鸣盛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十七史商榷…  相似文献   

17.
为了向广大读者普及古典文学知识,肃清林彪、“四人帮”在古典文学研究中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正确地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湖南人民出版社正在编辑出版《中国历代作家小传》。该书计划介绍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的、影响较大的作家近四百人。为了使读者对每个作家有较全面的了解,除了介绍作家的生平事略外,对他们的思想、创作活动情况及重要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点,也作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以《民国时期总书目》《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汉译日文图书总书目》中的出版数据为研究样本,纵向梳理出版历程、横向描摹版图群像,勾勒出民国时期中国日本文学类图书译介出版事业的发展脉络和活动轨迹,为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出版史研究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元济(菊生)先生早年主持南洋公学译书院和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经手出版过大量外国翻译著作,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史地和文学艺术等众多领域。1926年他退休之后,主要从事《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及《续古逸丛书》等大型古籍丛书及其他古籍的整理印行工作。  相似文献   

20.
《流萤集》、《飞鸟集》是罗宾德拉那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的两本小诗集。泰戈尔是印度孟加拉语诗人、神秘主义者。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向西方介绍印度文化精华和把西方文化精华介绍到印度的最有影响的人物。泰戈尔是多才多艺的大师,一生用孟加拉文创作了五十多部诗集。他同时还译诗,主要是把自己的孟加拉文诗歌译成英文。其中,《飞鸟集》于1916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