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一生中的教育思想建树颇丰,其中最核心的是生活教育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理论思想。本文将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产生的基础、重要特征及其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
曾国藩德育思想内涵丰富,内容全面,其修身德育思想处处彰显出封建伦理道德教育的色彩,是他获得成功的基点。本文对曾国藩修身德育进行了分析,深入挖掘了曾国藩修身德育思想对于时代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曾国藩德育思想内涵丰富,内容全面,其修身德育思想处处彰显出封建伦理道德教育的色彩,是他获得成功的基点。本文对曾国藩修身德育进行了分析,深入挖掘了曾国藩修身德育思想对于时代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杨仁财  丁凌 《今传媒》2014,(5):172-174
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就是大学生知行转化的问题。部分高校学生或是不知而不行,或是知而不行,又或是所知非所行,这与德育教育的目标是相背离的。针对该问题进行多角度剖析,并从德育内容和方法维度提出对策,以求实现"知行本体,合一并进"的德育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陶行知提出近代教育思想,总结其教育思想的内核在于"活",他的"活"教育观表现在具有"活力"教育指导思想、"鲜活"教育培养目标、"活泼"的教育课程资源、"活用"的教学方式,"灵活"的教师选用。  相似文献   

6.
<正>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斗士。作为晓庄师范学校、山海工学团、生活教育社、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教育教学机构的创办者,陶行知在近30年从教生涯中努力践行着他的德育观,为我国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高宏 《大观周刊》2012,(37):225-225
我们要重视在学科教学中落实思想教育点,实现德育目标渗透,从而体现“德育为首,五育并兴”的教育思想。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分年级按照教学目标详细制订了《计算机学科教学德育目标实施细则》,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良好的计算机职业道德以及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8.
胡瑗的教育心理思想,上承儒家传统教育思想,下启"经世致用"的教育理念,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胡瑗十分重视德育思想在教学中的作用。在他的教育心理思想中,有许多极具创见性的德育心理思想,其中涉及了德育的意义、过程、原则与方法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9.
周江  孟晓娜 《兰台世界》2016,(4):101-104
陶行知是切实地把审美教育思想落实于学校教育的教育家。其审美教育思想的最高目标是塑造真善美统一的活人,这一目标是有其心理基础的。以"求真之情"和"践真之意"为基本内涵的、知情意结合的审美教育心理基础,决定了必须通过"教学做合一"的审美教育原则,来实现塑造真善美统一的活人的审美教育目标。根据教学做合一原则,通过具体的审美活动进行审美教育,陶行知最终实现了塑造真善美统一的活人的审美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0.
晚清重臣曾国藩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文学家与理学家,他十分重视德育,以家庭德育为代表,进行了一系列的德育思想与实践,包含了讲究修养、树立榜样与注重说服等理念与内容。  相似文献   

11.
<正>一、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1.萌芽期: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时期(1917—1925)。1917年,陶行知自美国留学归来,他发现国内的教育还是传统的教死书、死读书的状况,严重脱离了生  相似文献   

12.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与思想家之一,老子被道教尊为教祖,也是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德育思想博大精深,本文从其德育思想的原则、目标与主要内容进行了历史回溯与研究,以挖掘与弘扬其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与档案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行知与档案工作汪孔德陶行知是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毕生致力于救国事业、民主事业和教育事业。他遵循自己归纳的“行──知──行”的辩证法,总结和形成了一套为中国所用的教育思想,并躬行实践,创办了育才学校、晓...  相似文献   

14.
"德育救国"是张伯苓先生的一贯思想,他强调教育要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实际相适应,并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教学实践,他还将爱国主义热情贯穿整个道德教育的过程,其德育思想对今天的德育教育有着重要的贡献与启示。  相似文献   

15.
老子的道家教育思想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德育精神。全文首先介绍了老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老子教育思想中的德育精神,即其"道法自然"和谐思想、"圣人"哲学思想和"生命"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陈文丽 《出版广角》2015,(17):194-195
鲁洁先生是当代德育思想变革的先锋和改革的指路人,她将道德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点紧密结合,提出了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为我国德育研究奠定了基础。《静水流深见气象——鲁洁先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情怀》一书,集合了众多学者对鲁洁先生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本文主要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研究,尝试探索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教育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7.
"穿越"文化作为一种时下流行的青少年亚文化,表现出当代青少年鲜活的时代特征、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文化背景及重要资源。我们需要以"穿越"文化为契机,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环境、内容、方法进行深刻的反思,以增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使之与信息时代相适应,并促成思想政治教育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进一步转变。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5·31讲话及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提升中国文化教育软实力和中华文化教育影响力的重要性。百余年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自明、明他和他明三个方面,阐述了关于教育国际传播力中交流与传播路径的思考。本文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借鉴陶行知先生的相关思想,结合外研社的实际出版经验,浅析教育国际传播力建设中的出版实践。  相似文献   

19.
秦晋 《兰台世界》2016,(24):98-100
袁敦礼是我国著名的体育教育家,他的体育教育思想奠定了我国体育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内容。他提出的"身心一元"的体育形式观、健全人格的体育宗旨观、"体育即教育"的体育性质观、理论并重与技术的体育师资观、社会与个人兼顾的体育价值观等体育教育思想,不但对我国近现代体育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还对当代体育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黄健 《兰台世界》2013,(25):143-144
本文以陶行知的学校体育教育目的、学校体育教育主张、发展学校体育的措施及生活教育与终生体育四个方面为探析视角,以期初步了解陶行知的学校体育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