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为实证研究回任人员情感承诺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探讨知识传播动机和人际信任倾向在上述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并检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对全国不同地区的26家跨国公司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127份有效问卷。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情感承诺对回任人员知识传播动机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且知识传播动机对知识转移产生正向影响;知识传播动机在情感承诺与知识转移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人际信任倾向在知识传播动机与知识转移之间起着调节作用。拔靴法分析结果表明:人际信任倾向越强,知识传播动机在情感承诺与知识转移之间所起的中介效应就越强。  相似文献   

2.
跨国经营知识是开展全球化经营最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若能有效运用将有助于跨国公司获取竞争优势。立足于回任知识及其管理的重要性,从外派至回任周期的最后一个环节——回任适应出发,首先分析回任适应对于回任人员和外派组织回任知识转移的重要性,明确回任适应的关键影响因素;然后从个体-组织匹配视角分析增强回任适应的可行性和组织应有的支持角色;最后基于回任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并提出促进回任知识转移的制度设置和管理策略,以及如何进行回任知识的转移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职业能力发展对回任人员创造力的影响机理,基于回任管理视角,将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相结合,本文构建了职业能力发展影响回任人员创造力的理论模型,识别了职业能力发展与回任人员创造力之间的中介变量,即知识共享。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260份有效问卷,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有调节中介效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职业能力发展对回任人员创造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共享在职业能力发展与回任人员创造力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创造力自我效能感不仅能正向调节职业能力发展与知识共享的关系,还能调节职业能力发展与回任人员创造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郭韧  周飞  林春培 《科研管理》2018,39(10):70-78
基于组织环境释意的演化作用过程,本文构建了一个整合模型,分析组织知识共享氛围对管理创新的影响过程,并探讨员工建言行为的中介效应及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中介效应。运用301份调查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结果发现:(1)组织知识共享氛围对员工建言行为和组织管理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员工建言行为在组织知识共享氛围与企业管理创新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3)员工自我效能感在员工促进性建言行为与企业管理创新之间具有调节效应,且正向调节促进性建言行为在组织知识共享氛围与管理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5.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和结构紧张理论,运用层次回归分析、Bootstrap法,对专利密集型企业357位知识型员工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资质过剩感、创新自我效能对越轨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在资质过剩感与越轨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创新氛围感知正向调节资质过剩感与创新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同时正向调节创新自我效能在资质过剩感与越轨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揭示诱发知识型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前提与边界条件,可为专利密集型企业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提供人力资源管理的辨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复杂产品研发项目管理者基于项目需求的知识获取行为对于实现项目目标至关重要,利用宽松的工作环境提升研发项目管理者的知识获取行为是创新管理的一种思路。通过对245份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探讨了工作自主性对复杂产品研发项目管理者知识获取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复杂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团队的工作自主性正向影响其项目管理者的知识获取行为,项目管理者的创新自我效能感在上述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项目组织间的网络关系质量既调节了工作自主性与项目管理者知识获取行为之间的关系,又调节了工作自主性与项目管理者创新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网络关系质量对项目管理者的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工作自主性对其知识获取行为影响中的中介效应具有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优化研发项目管理,加快复杂产品系统产业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刘宁  张正堂  赵燕梅 《科研管理》2019,40(1):151-158
行为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关于企业奖酬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员工创新有着不同的观点,实证研究的结论也不一致。本研究以研发人员为研究对象,从行为理论出发探讨在我国社会背景下企业创新奖酬对研发人员创新意愿及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物质主义特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通过312对研发人员与上司配对的一手数据,对被中介的调节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表明,创新奖酬的实施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有促进作用,员工的创新意愿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个体的物质主义特性调节了组织创新奖酬与研发人员创新意愿之间的关系。对于高物质主义者而言,组织创新奖酬对员工创新意愿的影响作用更强。特别地,员工的物质主义特性对创新奖酬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是以创新意愿作为中介。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有效激励科研人员创新,通过调研我国中西部科研人员的创新行为,构建组织创新支持影响科研人员创新行为的链式中介效应模型,探究组织创新支持通过影响科研人员创新自我效能感、知识共享进而影响其创新行为的内部机制以及不同影响路径发挥作用的差异.结果 表明:组织创新支持可以直接影响创新行为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创新自我效能感、知识共享在组织创新支持与创新行为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且创新自我效能感通过影响科研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进一步提高科研人员个体的创新行为.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一是重视组织内外部各类创新激励对科研人员创新的重要性,激励科研人员将其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创新中,并给予其开展创新的更多的可能性;二是在组织内外部积极构建创新激励机制和知识共享平台,提高科研人员创新效率;三是组织内外部应注重从科研人员的创新自我效能感、知识共享意愿、知识共享方式等多角度共同制定相关政策,并确保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张海涛  肖岚  李鹏  陈古鹏 《科研管理》2021,42(3):172-179
自恋型领导是组织科学领域一个比较新的话题。本研究以48名企业一把手和302名直接下属配对数据为样本,采用HLM等方法,从上下级关系视角探讨了建设性自恋型领导对中层管理者内创新创业行为的作用机制,跨层次分析结果表明:(1)建设性自恋型领导对中层管理者创新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其内创新创业行为均有显著正向作用;(2)中层管理者创新创业自我效能感显著促进其内创新创业行为;(3)中层管理者创新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建设性自恋型领导和中层管理者内创新创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企业内创新创业环境正向调节建设性自恋型领导和中层管理者内创新创业行为的关系;(5)中层管理者创新创业自我效能感中介了建设性自恋型领导和企业内创新创业环境的交互对中层管理者内创新创业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作为近年来管理研究领域前沿主题之一的批判性思维,被视为是决定员工创新行为的重要前因变量,但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关于这种关系的作用机理与传导机制的研究少之又少。基于对现存研究缺口的认识,以自我调节和知识分享为理论基础,构建了包括中介效应的调节概念模型。回归分析发现,批判性思维与员工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知识分享在两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自我效能在批判性思维与知识分享之间起调节作用。证明了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批判性思维对员工创新行为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如何提升研发项目群人员创新行为成为理论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研发项目群人员为研究对象,探索了研发项目群人员创新效能感、协调性胜任力和创新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知识能力下创新效能感对创新行为影响的差异。通过问卷调查,采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发项目群人员创新效能感对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并能够在协调性胜任力影响创新行为的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知识能力对创新效能感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研发项目群人员学历水平和工作年限越高,创新效能感对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越大,创新效能感的调节作用也越强。本文深化了创新效能感和创新行为的理论研究,并对研发项目群人员创新行为提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勃  邢华  李廉水 《科研管理》2007,28(2):167-172
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进行投资时,往往会形成空间分布上的中心-外围结构。影响中心-外围结构形成的因素包括规模经济、地理因素、制度因素等。我国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形成了比较典型的跨国公司中心-外围结构,它们具有不同的形成机制和过程。与分散型的跨国公司选址相比,跨国公司中心-外围结构不仅有利于形成正反馈效应,加快跨国公司的进入,而且有利于技术扩散和知识外溢,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回顾,构建了集群企业网络嵌入、知识转移、知识创造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浙江杭州软件产业集群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企业为调研对象,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发现,集群企业网络嵌入对知识转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集群企业网络嵌入对知识创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集群企业网络嵌入并不直接影响技术创新,而是通过知识转移与知识创造间接影响技术创新;集群企业知识转移并不直接影响技术创新,而是通过知识创造的完全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技术创新;加入高新技术集群类型这一控制变量后,各变量间影响关系的检验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4.
特定的社会化科学结构与主体创造性思维的交互作用是跨学科研究的创意来源。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创造性思维理论分析跨学科团队的知识创新过程,引入创新单元和创新个体之间的知识创新与认知扩展的互动关系视角建立跨学科团队的知识创新模型,揭示多学科知识和创造性思维在内的异质性整合和认知调整,解释创新个体间知识关联与运动促进认知发展过程,和实现跨学科团队知识创新目标的本质。通过对模型性能及影响因素的仿真分析得出,累进式知识创新和激进式知识创新改变网络的知识分布状况,共同扩充个人和群体的知识存量,提升跨学科团队整体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5.
Knowledge transfe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of improving the enterprise's innovation capability.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nternal mechanism through which knowledge transfer affects innovation capability. To reveal this internal mechanism, we propose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of absorptive capability and network reliance. Using survey data from 218 managers in Chin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s used to investigate mediation and moderation effec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bsorptive capability positively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transfer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y. Moreover, network reliance positively moderates not on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bsorptive capability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y but also the overall mediation model. This demonstrates that individuals with high network reliance have higher innovation capability when they have accumulated enough business knowledge.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we conclude that innovation capability may be promoted more effectively through the complex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absorptive capability, and network reliance.  相似文献   

16.
面向低收入群体(BOP)的创新理论——述评和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面向低收入群体(BOP)的创新理论认为,通过寻求满足低收入人群未被满足的需要,企业可以创造出新的产品或流程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从而将企业视角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社会视角的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本文以破坏性创新为出发点,对面向BOP创新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以便于研究者和管理者对本领域的理论脉络有清晰的认识,从而就具体的研究对理论体系及企业实践的支持作用等达成全局性的了解。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分析和总结,文章发现,现有研究多是从跨国公司立场出发,对BOP市场本身的可持续发展重视不够。如何从中国国情出发探求中国特色的"BOP-TOP"发展模式和创新路径,应该成为后续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顾客是服务企业重要的创新思想来源,顾客与企业之间的互动过程会影响到服务创新绩效。在服务交互的情景下,基于知识转移的视角,提出了顾客参与的三个维度如何影响顾客知识转移,并进一步影响服务创新绩效的研究框架,揭示了顾客参与服务过程与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