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高校图书馆有偿借阅引发了一些争议,确有重新评价的必要,本文对有偿借阅提出了一些商榷、改进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当前 ,购书经费短缺 ,旧书多 ,新书少 ,已是高校图书馆的普遍现象。高校图书馆在开展借阅工作的同时 ,附之以租、买、卖、换的有偿服务 ,将会是高校图书馆逐步满足读者对新书的需求 ,改变目前状况 ,进而搞活高校图书馆藏书工作的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3.
为了验证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可行性,通过分析相关研究文献和实施现状,发现存在不少误区:一是误读“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二是忽视中国的国情,三是将传统的文献借阅服务当作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主要形式,四是将有偿服务当作向社会开放的条件.传统的文献借阅服务是非网络环境下的产物,已不适应网络环境下社会读者对文献的需要.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应利用自身的技术、资源和人才等优势,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的实践为例,指出积极加盟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将馆藏资源纳入社会服务的范围,并将自建的特色资源无条件向社会开放,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论文对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联合体中24所图书馆读者借阅权限进行了调查,调查涉及读者借阅册数、借阅期限、续借期限等.指出固定借阅权限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现有的高校图书馆读者借阅权限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云南民族大学图书馆为例,统计了民族高校图书馆的基本借阅数据,探究了高校图书馆借阅量下降、读者类型单一化、零借阅现象等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民族高校图书馆调整文献结构,提升读者满意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1缘起 1996年6月,作为多方式多渠道办馆的一种尝试,我馆与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合作,创办了"电脑图书馆",以专门阅览室的形式,集中收藏新近出版的电脑类图书、期刊、报纸,向读者提供有偿借阅服务.开办伊始,即受到读者的欢迎,不足一月,发展固定读者200余人,短短半年,流通册次高达1.5万.同年11月,因多种原因中止合作,尝试以自筹资金的方式,兴办电脑书刊借阅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意义]在读者阅读需求和习惯变化的背景下,对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前35名国(境)外高校图书馆最新的借阅政策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借阅政策的调整和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对国(境)外著名高校图书馆的借阅政策进行网络调研并辅以文献调研,从传统借阅权限、逾期管理以及还书管理等方面对其最新借阅政策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结论 ]国(境)外高校图书馆目前的借阅政策出现无限量借阅和大额外借量、无限次续借或特定条件下自动续借、用固定还书日代替固定借期等细化借阅期限、多样化逾期管理措施等诸多新特点,我国高校图书馆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借阅数据分析和用户调查,按需调整借阅政策,优化借阅服务。  相似文献   

8.
藏借阅一体化流通模式是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至上理念的体现。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藏借阅一体化流通模式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人工智能在高校图书馆藏借阅一体化服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读者类型、外借文献类型、借阅册数、借阅期限、续借期限及违期处罚等借阅权限相关情况的调查统计,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借阅权限设置的现状。提出按类别设定借阅权限、扩展外借文献类型、提高借阅数量、合理制定借阅期限及统一逾期处罚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司维 《兰台世界》2017,(1):96-97
文章通过对当下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借阅制度的调研,真正站在"以人为本"、为读者服务的角度,找出不符合"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不合理借阅制度。并提出平等的、合理的、适应新服务理念的借阅制度改进措施,使高校图书馆借阅制度的服务对象、借阅限制和违规惩罚更加完善、合理、符合新的服务理念,为高校图书馆在服务读者方面的发展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11.
独立学院图书馆发展中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欢 《晋图学刊》2008,(5):93-95
独立学院图书馆作为高校图书馆模式的创新,突破了原有的概念和管理制度,与高校图书馆模式有融合,有改革。本文介绍了在独立学院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做出了一些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人文环境与读者工作的互动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对图书馆人文环境的内涵和人文环境的建设进行了阐述,认为它包括物质环境中的人文追求、服务理念中的人文意识以及工作关系中的人文氛围等诸多层次。在人文环境和读者工作的关系上,人文环境是读者工作的物质和精神基础,规定了图书馆工作的基本方向;读者工作则具体体现了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是图书馆人文环境的晴雨表,对一个图书馆优良的人文环境的建构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邱殿明  蒋函  潘丽敏 《编辑学报》2016,28(3):243-244
通过列举实例剖析参考文献中图书的书名等著录不规范的原因,结果表明主要有书名、副书名、版本项和作者写作态度、编辑工作态度问题.建议图书书名页设计应该标准化,目前应以《图书在版编目数据》为依据,编辑应该认真把关.  相似文献   

14.
清末民初以来的图书馆在建造发照过程中,竖立过不少碑刻,这些碑刻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另外这些图书馆碑刻还具有补史之阙、正史之谬的重要作用。近代图书馆与以往的藏书楼有很大的不同,在民国碑刻中主要表现为藏书思想、藏书种类、受益对象的转变,其中一些碑刻还详细记载了图书馆经费的来源,这些对历史学、图书馆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智能手机为终端的二维码技术也迅速应用在各个领域,文章对二维码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二维码应用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seeks to center the personal in archives, both theoretically and methodologically. After briefly reviewing how personal archives have been sidelined in archival theory and education programs, we suggest that whether a record is considered personal or not is best determined not based on who created it but rather on how it is activated. In two separate autoethnographic case studies, the authors activate institutional records that, for each of them, are intensely personal. In doing so, they demonstrate how centering the personal in this way might inform and impact archivists’ understanding of their responsibilities to those who create, are captured in and consult the records in our care.  相似文献   

17.
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图书出版事业的迅速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即佛经的翻译丰富了出版的内容、译经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本国僧侣的撰著、伪经的大量造作增加了佛教作品的内容、西方绘画艺术在中围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18.
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各项工作的最终目的,要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需认真研究图书馆人文氛围对读者的影响,努力改善图书馆外部、内部环境,在服务和管理上创新,注重读者的心理效应,建构图书馆人文氛围,为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馆创造优良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诉讼中,新闻真实与否成为判断新闻报道是否侵权的重要依据。司法界对新闻真实的考察,集中于事实的"有没有"和"准不准"。新闻界对新闻诉讼中新闻真实的认识存在种种误解。实际上,新闻诉讼中的新闻真实首先应是新闻理论范畴中的问题,其次才涉及法律范畴上的界定。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三网融合进程的加快,图书馆应借助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建设电视图书馆,让用户通过电视借阅图书馆的书籍、获取图书馆提供的信息资源,从而扩大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分析了目前我国电视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对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图书馆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