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国女排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能康复攻关服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封旭华 《体育科研》2008,29(6):56-59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跟踪调查等方法,从体能和康复训练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对排球项目特征、排球体能的定义与结构要素、体能的作用、训练方法、影响排球体能的权重因素及康复理念、康复手段进行研究。中国女排历来重视体能训练和伤病的康复工作,目前中国女子排球队的教练及医生的团队组成非常合理,对女子排球的项目特点的认识清晰到位,体能和康复训练因人制宜,中国女排的体能和康复正逐步科学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女子排球队备战2004年雅典奥运会攻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跟踪调查等方法,从技战术、营养、体能3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从不同角度对中外女子排球队实力对比、技术对比、打法特点、变化特点、人员配备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中国女子排球队一传不稳定是造成技术发挥波动的重要原因,其中自由人水平存在差距。速度与变化的技战术特点风格不突出,进攻实力不足和自我失误的问题明显。中国女子排球队运动员膳食中存在蛋白质、脂肪摄入过高,碳水化合物不足,部分运动员维生素和钙摄入不足,三餐热能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从排球项目特征研究、排球运动员体能的定义与结构要素研究、排球运动员体能的功能分析、影响排球运动员体能的主要因素以及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5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排球运动中体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光保 《山西体育科技》2004,24(3):26-27,25
在揭示排球运动员体能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影响体能水平发挥的因素,提出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运动素质训练、生理机能训练、心理素质训练,并强调比赛时所表现出来的体能水平才是运动员真正意义上的体能。  相似文献   

4.
孙诚  张治国 《辽宁体育科技》2003,25(5):23-23,36
本文对排球运动员各体能指标进行了较系统地阐述,并为排球运动员选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最新的体能结构模型为依据,对涉及国内外足球专项体能理论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综述,研究结果表明:已有的足球体能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体能分类结构的单维度研究,尚没有将形态、机能、运动素质、健康水平纳入一个系统进行体能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男子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专家访谈、调查问卷的方法,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专项体能指标,按照筛选的指标到运动队中测量数据,并通过Spss13.0软件对测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构建山东省男子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体系.运用建立的评价体系对排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状况进行评价,目的在于揭示山东省男子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特征,为广大教练员、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实行新规则新赛制后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建民 《体育学刊》2003,10(1):119-121
通过对2000~2001年全国排球联赛、九运会排球赛、世锦赛、世界杯比赛的调查,探讨实施新规则、新赛制对运动员体能带来的变化。结果表明:比赛时间大大缩短,强弱队之间比分差距缩小,比赛强度和难度提高,使用新队员风险加大,一些老队员重返赛场。排球运动员的体能结构需要作适当调整和补充。体力要求降低的同时,提高了激烈对抗的强度与难度,经验丰富、技术全面的运动员成为比赛的主体。  相似文献   

8.
体能是排球运动竞技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要素。为了解中国青少年女排队员体能现状及其在目前在国际同龄运动员群体中的地位,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对中国青少年女排与世界优秀青少年女排的体能现状进行调查、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中国青少年女排身体形态指标占优;中国青少年女排未能充分利用高度优势发展相应的技战术能力。  相似文献   

9.
李玉龄 《新体育》2023,(20):49-51
文章将弹力带应用于中学排球教学,通过对照实验分析了弹力带的应用对学生排球专项体能和技能发展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后,应用了弹力带的实验班学生排球专项体能和技能水平更高,两班的排球专项体能和技能测试数据出现了显著差异(P<0.05)。可知,弹力带在中学排球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排球专项体能和技能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是非常值得尝试和推广的一种体育教学辅助器材。  相似文献   

10.
第三部分 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理论与实用方法   一、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内容    (一 )排球运动员体能的专项特征   排球运动员的体能是指其身体的运动能力。由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机体机能水平和身体素质综合构成。排球运动属技能类集体对抗性项群中的隔网对抗性项目。排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机能和运动素质具有鲜明的专项特征。具体表现为:   网上争夺是攻防对抗的焦点,扣拦是制胜的关键。排球运动员在身材大型化的前提下,还要具备高水平的跳跃能力。不仅要跳的高、冲的远,而且还要跳的快、能持久。   接发球和接扣球能…  相似文献   

11.
中、日两国体育学院(大学)女子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长期以来由于两国的测定项目相同甚少,并且测定方法和要求也不完全相同,故很难进行全面的比较。本研究采用日本排球协会制定的,全日本统一使用的测定项目和方法,对日本大阪体育大学和西安体育学院女子排球队队员身体形态和素质进行了测定,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完成与终身体育健身的接轨,发展新兴体育特色项目已成共识。文章根据气排球运动的特点和健身价值,探究了广西高校开设气排球课程的可行性、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以及开设的意义,为普通高校气排球课程的开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第二届青运会排球专项身体素质成绩、项目设置及与比赛名次的关系,为青年排球专项身体素质测试及训练提供有借鉴意义的参考。方法:收集第二届青年运动会男排U18组和女排U17组24支球队的专项身体素质成绩和比赛名次进行统计并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男排U18组和女排U17组助跑摸高的成绩分别为(3.24±0.11) m、(2.91±0.11) m,占总分比为20.1%、21.9%;半“米”字移动成绩分别为(15.66±0.74) s、(16.95±0.84) s,占总分比为20.8%、18.1%;30 m跑成绩分别为(4.35±0.18) s、(4.98±0.23) s,占总分比为23.2%、18.2%;抛掷实心球成绩分别为(12.32±1.82) m、(9.22±1.45) m,占总分比为23.0%、22.1%;男子1 500 m项目平均成绩为(337.14±28.79) s,占总分比为12.8%,女子800 m成绩为(183.10±22.28) s,占总分比为19.6%。男排U18组和女排U17组身体素质总分与比赛名次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身体素质总分越高,比赛名次越靠前。结论与建议:男排U18组和女排U17组各队助跑摸高成绩差距最小,半“米”字移动、抛掷实心球和1 500 m(800 m)跑成绩差距较大;女排U17组身体素质项目各项得分较为均衡,成绩设置合理,男排U18组1 500 m项目设置的必要性及得分设定需进一步分析研讨;青年排球专项身体素质成绩越高,比赛名次越好,目前采用的专项身体素质测试方法较为合理,对竞赛成绩有较好预测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参加2013年全运会"青少年组"女排集训的16支青少年女排队伍的运动员的部分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与运动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旨在找出其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的现状及其与运动成绩之间的规律,为我国青少年女排的选材和训练提供参考。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女排已逐渐出现高大化的趋势,但身体素质仍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青少年女排各项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对运动成绩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各队间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女生中试行软式排球简易规则和制式的教学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软式排球是一新兴项目,为促进这一积极有效的全民健身方法和手段在我国的普及和推广,本文以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高校女生排球教学中引入软式排球,探索将竞技、娱乐和健身融为一体的软式排球规则和制式,以充分体现软排比赛的简易性、趣味性和健身性,使软排成为终身从事锻炼的活动项目,切实使“软排成为全民健身和文化娱乐的基本构成单元”  相似文献   

16.
气排球运动凭借良好的健身价值、健心价值等,以及相对较低的运动技术要求和较强的趣味性,在全民健身背景下成为了人们喜爱的体育课堂运动项目。气排球在中学体育推广,对丰富中学体育教学项目内容、解决中学体育教学技术问题、丰富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从现实情况来说,在中学体育推广气排球还面临着课程建设不足、气排球运动场和专业师资缺乏的问题。因此,加强气排球在中学体育的推广,还要在课程建设、气排球运动场建设和专业师资配置方面下功夫,为其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高校排球人口运动动机进行研究。以河南省高校排球人口运动动机为研究对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河南省高校排球人口的运动现状及动机,借以推动排球运动在河南省的普及推广,落实全民健身的国家战略,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共筑全民健康的中国梦。研究发现河南省高校排球人口参与排球运动的主观动机由强到弱依次为:消遣娱乐、强身健体、提高能力等;客观动机由强到弱依次是朋友影响、学校培养、单位(学校)影响等。河南省高校排球人口运动动机的制约因素主要有排球运动场地设施较落后,排球运动项目较少,排球活动的组织形式限制,排球文化精神弘扬力度较缺乏等因素。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针对参加2009年底全国排球后备人才训练营的11个省市体校教练员对青少年女排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专项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选择与测试的重要性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了解教练员对青少年女排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身体形态测试指标的选择与指标的重要性的认知态度,同时也为当前中国排球协会修订《中国青少年排球教学训练大纲》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优秀女排运动员成才过程中年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与询访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优秀女排运动员成才过程中年龄特征(包括专门训练、身体素质发展、技术掌握、竞技能力高峰期等的年龄特征)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该研究能为我国各层次排球队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等,提供运动员年龄方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