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及特点1岁以前儿童的一切行动依赖成人并通过成人来实现 ,这时儿童没有自我控制能力。 1— 3岁的儿童出现独立性需要 ,伴随自我认识的发展 ,“动机性表象”产生 ,使他们摆脱当前具体情境 ,同时开始出现脱离成人控制和调节的行动。 1— 3岁儿童的独立性 ,主要表现在“自己来干”的动作上 ,但这一阶段儿童还是需要在和成人共同活动中行动 ,其自我控制开始萌芽。研究发现 ,幼儿的自我控制在 3— 4岁时还不明显 ,从缺乏自我控制到有自我控制的转折年龄是 4— 5岁 ,5— 6岁儿童绝大多数都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但幼儿的自我控…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心理发展时期,其认知或思维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必然会有不同的特征。读书如果能够做到适应不同时期儿童的思维发展,则能够帮助儿童的认知思维发展,反之则会无功而返,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因此,了解儿童不同时期的思维发展特征,在阅读时遵循科学的指导,才能使阅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婴儿期:画报的世界婴儿期(3岁之前)是儿童思维的萌芽阶段,儿童的思维基本上属于直观行动思维的范畴。一般来说,儿童思维是从1岁后开始萌芽的。1~2岁,婴儿动作和语言开始迅速发展,这时儿童的直观行动概括能力逐步出现;2~3岁,是语言思维产生的阶段,但这…  相似文献   

3.
徐仕梅 《考试周刊》2011,(91):239-240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儿童能力发展中不同能力的获得存在关键期,只要抓住了这一时期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许多心理学家认为2—3岁是幼儿口头语言的发展期,4—5岁是儿童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法国教育与社会心理学家科恩撰文提出:"儿童在6岁前较之6岁后更容易学习阅读,儿童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应该平行,因为这两者的学习差别并不大,听、说、读、写应从最小年龄开始发展。"随着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研究的深入,早期阅读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本刊第5至第7期刊载了陈帼眉同志写的《0—6岁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教育》一文中的“学前期(即3—6岁)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教育”部分,受到读者的欢迎。许多读者要求读到全文。我们接受读者建议,从本期起继续刊载这篇文章的“0—3岁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教育”部分,预定分五期载完。从出生至三岁是一个人身体发育、心理发展、智力开发的极为重要的时期。早期教育应从0岁开始。研究和了解0—3岁儿童的年龄特点,掌握儿童成长的客观规律,不失时机地对儿童进行必要的、合乎科学要求的早期教育,是幼儿家长和托幼工作者的责任。本文按年龄阶段深入浅出地分述了0—3岁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相应地提出了教育上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可供幼儿家长和托幼工作者学习、实践。文章中贯穿着幼儿生理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的基本知识,讲得具体生动,明白易懂,因此它也可以作为幼儿教师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汉语儿童从图像到文字的早期阅读与读写发展过程的特点,本研究以257名2-6岁儿童为被试,研究了(1)2-6岁儿童图画阅读的眼动发展特点,图画信息获取能力和文字阅读能力的发展特点;(2)4-6岁儿童的汉字视觉解析能力发展状况;(3)4-6岁儿童汉字视觉表现能力发展阶段。从阅读的视觉关注,汉字知觉解析和汉字视觉表现三个层面论证了汉语儿童从图像到文字的早期阅读与读写发展过程,探索了汉语儿童早期阅读和读写的视觉认知关键点,揭示了汉语儿童早期阅读和读写发展的文化独特性。  相似文献   

6.
何楠 《家教指南》2005,(3):10-14
据有关资料显示:许多国家都在不约而同地大力推广阅读运动、尤其是儿童阅读,希望借助阅读习惯的养成,培养未来公民主动学习、终生学习的能力。西方发达国家的儿童在6-9个月时就有阅读活动,而中国儿童则普遍要到2-3岁左右才开始阅读活动;美国儿童4岁后就进入独立的、自主的大量阅读阶段,而中国儿童平均到8岁(小学二年级)才能达到这个水平。  相似文献   

7.
吕丽婷 《家教世界》2022,(27):40-41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儿童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是儿童人格健全发展的基础。”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3—6岁的幼儿处于学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幼儿不能进行抽象运算思维,并且他们对色彩、构图极其敏感。绘本有图画,能刺激儿童的大脑。幼儿园的性别教育比较抽象,以绘本为载体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具体,更方便教师引导幼儿。  相似文献   

8.
<正>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孩子在一生的成长过程中,阅读如同一扇让孩子认识缤纷世界的窗,打开这扇窗,孩子就开始了一生爱的旅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园通过家园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少年期一般是指11、12岁到14、15岁这个年龄阶段(相当于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通常女孩比男孩早成熟1—2年。这个阶段是一个由儿童向青年的过渡时期。这时,他们处于半成熟、半幼稚、半懂事、半不懂事的状态,具有半成人、半儿童的特点。他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 少年性机能的发展,是这个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之一。由于脑垂体和甲状腺激素的刺  相似文献   

10.
一个婴儿从母体呱呱落地,他发出的第一声啼哭,向人们宣告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啼哭,起初是幼小的生命由于饥饿寒冷等生理需要而产生的,但是,一个月后,这种哭声便逐渐掺和了某些社会性,它不单是表示某种生理需求,而且增加了一种新内容——对旁人的信号,以引起周围人对他的注意。2—7个月,他开始将头转向声源,并呀呀学语。7—8个月,他可以偶尔发出一些断断续续的音节。9—10个月,他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外界,并能模仿成人动作——形成动作条件反射。1岁时,他开始与词建立条件联系,能听懂一些词。1—1.5岁,他开始知道他周围的物体以及身体各部分名称,并在一定情境下根据成人指示去做简单的事情,同时,成人也可用语言制止儿童的行为。1.5—2岁,儿童可以自己说出少量单词,学会一些语法结构。3—4岁,语音发展已基本完成,词汇量在不断增加,并能掌握一定的语法规则。这时儿童不仅能说一些简单句,还可说一些复合句。5—6岁,复合  相似文献   

11.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到“利用图书和绘画,引发幼儿对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因此,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在幼儿早期阅读中的作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绘本则是实现早期阅读的有效途径之一。绘本不同于其他有图片的书,它的巧妙之处在于仅仅阅读图片,幼儿也能了解到图像符号传达的含义,大致猜想到绘本的内容。学龄前的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思维属于具体形象思维,不识字也不易理解文字的概念,阅读绘本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程度、认知水平和阅读习惯,更能够激发其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2.
绘本是20世纪产生的图书品种,图文并茂,充满情趣,非常适合3岁~10岁儿童阅读。在国外。绘本已经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发达国家首选的儿童读物。近几年,我国内地一些儿童文学作家与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专家认识到绘本阅读对低年级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开始致力于绘本及其阅读的推广。  相似文献   

13.
王未 《现代家教》2003,(11):30-30
经常有家长问起儿童美术的启蒙教育应该怎样抓。这些年由于一直从事儿童美术教育,有些体会,谈出来供家长们参考。儿童从3岁开始对绘画的兴趣和渴望就比较强烈了,这时的孩子喜欢涂鸦。这是他们表达和交流的一种手段。4-5岁的儿童  相似文献   

14.
在儿童文学阅读中,由于儿童读者的年龄特殊性,他们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独立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因此有了成人阅读指导者的存在。在文本面前,指导者与儿童一样是"读者",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只有"先读"者与"后读"者的区别。在阅读指导过程中,指导者为儿童阅读提供引导、帮助,是沟通文本与儿童读者的"中介"。故而,儿童文学阅读指导者应是儿童的理解者、解放者,是儿童文学的热爱者,是儿童阅读的引导者和帮助者。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主体人格发展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课题的提出 人格,即个人的心理面貌,个人的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学上也常常把人格同于“个性”。社会学、伦理学则把人格看作个人的道德行为倾向的总和。我们用人格来表示人的发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品质。 儿童处于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一般认为,儿童期是心理和行为方式形成的敏感期、关键期,0至6岁儿童自我意识开始启蒙,6至12岁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10岁左右儿童性格开始形成,而至  相似文献   

16.
亲子阅读在国内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使阅读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儿童早期开始的一项系统工程,其起点就是家庭。一、亲子阅读在国外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就已经把儿童智能发展的重点转移到提高阅读能力的培养上,儿童早期阅读被视作教育的重要发展项目。政府、教育机构、社区、企业、社会组织、媒体、家庭以及公众的多方参与与支持,共同构成了良好的儿童阅读促进机制与价值链条。1.宏观系统——国家工程在国外的很多国家,儿童早期阅读活动是不折不扣…  相似文献   

17.
陈静霞 《考试周刊》2012,(46):194-195
一、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0—6岁的婴幼儿时期,是人生命的起跑时期,是人的智慧潜能开发的关键期。很多科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经过研究发现,儿童早期阅读、计算能力对日后的智力发展影响最大。早慧的孩子通常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喜欢阅读。美国心理学家经过多年关于天才发生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有44%左右的天才男童和46%的天才女童,在5岁之前就开始阅读了。  相似文献   

18.
绘本阅读是当今学前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内容,如何为学前阶段尤其是0-3岁这个阶段的孩子选读绘本,提高家庭教育陪伴的质量,是幼儿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从解读绘本开始,向读者具体介绍了绘本的含义以及绘本的主要结构.深入的剖析了绘本阅读对低幼儿童发展的内在价值以及如何为不同年龄段低幼儿童选读绘本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和介绍,最后在绘本阅读指导方面提出了自己粗浅的意见和看法,希望能够为这一阶段的低幼儿童早期阅读提供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学龄前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慧孩子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喜欢阅读,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在天才发生学的研究成果中指出,有44%的天才男童和46%的天才女童是在5岁以前开始阅读的。早期阅读可以使儿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促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及表达能力的发展与提高,而且能使儿童获得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通过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深入学习,我们发现《指南》中明确了3-6岁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目标要求。其中子领域二——阅读与书写准备,对幼儿在阅读方面的经验准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为教师开展幼儿阅读教育活动提供了重要依据。一、目标的确定——阅读教育活动核心价值的把握在《指南》"阅读和书写准备"中,明确了三个目标: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具有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