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贲门癌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测贲门癌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分析Th1和Th2细胞的细胞因子免疫活动,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采用刺激物刺激细胞,增加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再加入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抗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最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特异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相应的细胞因子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贲门癌患者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2(IL-12)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贲门癌患者体内Th2型细胞因子模式占优势状态,上述结果可能是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或者转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测定女性吸食海洛因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Th1/Th2细胞因子和血清中性激素的变化,从分子水平探讨吸食海洛因对女性免疫功能和性激素的影响。方法:取吸毒组和正常对照组清晨空腹静脉血3mL,应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Th1/Th2细胞因子,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雌激素(E2)、孕激素(P)。结果:吸毒组30例患者Th1细胞因子(IL-2:1.45±0.48μg/L,TNF-β:0.37±0.14μg/L,INF-γ:2.99±0.55μg/L)和Th2细胞因子(IL-4:23.68±11.22μg/L,IL-10:12.11±5.13μg/L)低于32例健康组Th1细胞因子(IL-2:4.09±0.79μg/L,TNF-β:0.91±0.35μg/L,INF-γ:5.69±0.91μg/L)、Th2细胞因子(IL-4:54.24±17.21μg/L,IL-10:22.34±7.26μg/L)水平(P<0.01);吸毒组患者血清雌激素与孕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吸毒组E2:38.71±18.18ng/L,P:0.79±0.53μg/L;健康组分别为79.98±34.42ng/L和2.10±0.86μg/L)(P<0.01)。结论:海洛因的摄入可导致青年女性性腺激素水平下降和免疫水平全面下降。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Th1和Th2细胞平衡及运动对Th1和Th2细胞平衡的影响,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论述了Th1和Th2细胞的生物特征、Th1和Th2型细胞因子的生物功能,以及运动对Th1和Th2细胞平衡的影响和运动引起Th1和Th2平衡偏移的可能机理及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氟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白介素-18(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9月至2007年7月7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2组:氟伐他汀干预组42例: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40mg/d;对照组37例:常规药物治疗。分别于药物治疗前、药物治疗后2周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IL-18和TNFα的浓度。结果药物治疗后,对照组(P〈0.05)及氟伐他汀干预组(P〈0.01)血清IL-18和TNF&浓度均明显降低;氟伐他汀干预组血清IL-18(P〈0.01)和TNFα(P〈0.01)浓度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结论氟伐他汀可明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IL-18和TNFα浓度。  相似文献   

5.
Th17细胞和Treg细胞是CD4+T细胞的新亚群,在分化发育、功能发挥的过程中受到Th1型、Th2型效应细胞以及自身分泌产生的细胞因子的调节,参与自身免疫、感染、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Th17/Treg细胞失衡在许多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Th17和Treg分化发育和功能发挥过程中的关键调节因子进行阻断或加强,可以上调或下调Th17细胞和Treg细胞在疾病中的表达,以用于疾病的预防和诊治.  相似文献   

6.
探讨肺内细菌感染患者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炎症的相关性及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意义.血清及BALF中的IL-8及IL6用ELISA法检测、TNFα用RIA法检测,计算BALF中的中性粒细胞(PMN)及肺泡巨噬细胞(AMs)数量.结果:感染组治疗前血清及BALF中IL-8、IL-6、TNFα,BALF中的细胞总数、PMN,AMs比感染组治疗后、哮喘组及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革兰阴性菌(G菌)感染者BALF中IL-8、IL-6,TBFα比革兰阳性菌(G+菌)感染者高(P〈0.01).感染组BALF中的IL-8含量与PMN、AMs呈显著正相关(r=0.8671,r=0.6894,P〈0.01).感染组BALF中的IL-6、TNFα含量与AMs呈显著正相关(r=0.8194,r=0.7891,P〈0.01).结论:体内的IL-8、IL—6、TNFα参与肺内细菌感染的炎症反应,检测血清及BALF中的IL-8、IL-6、TNFα对评价肺内细菌感染的病情、病因诊断、估计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重症肌无力是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分泌细胞因子的不同,将辅助性T细胞分为Th1和Th2细胞两个亚类,Th1分泌IFN-γ,IL-2为主,参与细胞免疫;Th2分泌IL-4、IL-5、IL-6、IL-10等,参与体液免疫。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在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肠癌手术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65例胃肠癌患者,观察术前、术后-周、术后2周血TNF—α、IL-6的变化。结果:血TNF—α、IL-6水平的变化与胃肠癌的严重程度有显著差异,P〈0.01;及术后-周有明显的差异,P〈0.05;术后二周与正常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TNF—α及IL-6水平的升高程度与胃肠癌早期诊断、分期及观察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T_H细胞分化为T_H1和T_H2细胞亚群是受多种细胞因子调控的。已有研究资料表明:IL-6可启动CD4~+T_H2的分化,但新近发现IL-6由于可上调CD4~+T细胞SOCS-1基因的表达,干扰了IFNγ受体的信号转导,从而阻断了IFNγ对IFNγ基因的自我调节,因此实现了IL-6对T_H1细胞的负性调控。据此认为IL-6启动CD_4~+T_H2细胞分化与抑制CD_4~+T分化为T_H1细胞是两种独立的分子机制,它在平衡T_H1/T_H2的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炎症性细胞因子IL-17在沙眼衣原体呼吸道感染中的早期表达及与机体防御的关系.方法:用沙眼衣原体小鼠肺炎株(MoPn)通过鼻腔感染小鼠,用IFA检测衣原体在肺组织的生长;通过ELISA检测小鼠肺组织IL-17、IL-6、IL-8、TNF-α、IL-1α和IL-1β等炎症性细胞因子表达.结果:MoPn感染后第1天,肺组织有衣原体生长,于感染后第8天达高峰;感染后第2天,IL-17在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达峰值,并很快下降;TNFα、IL-1α、IL-1β和IL-6在感染后第3天达到峰值,而IL-8则在第8天出现高峰.结论:IL-17在衣原体肺炎早期出现,能提高局部IL-6,IL-8,TNF-α,IL-1α,IL-1β的表达.这些结果显示IL-17早期表达可能作为固有免疫反应成分在起动宿主抵御细胞内病原体感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RA)动物模型的制备、病理组织学观察及血清细胞因子IL-1、TNF-α检测。方法:以实验大鼠为对象,Ⅱ型胶原(CII)和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混合注射,不同时间点实验组大鼠(O、7、14、28、42d)所获得血样用于做IL-1、TNF-α检测,膝关节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模型组血清IL-1、TNF-α在急性期增高明显,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关节组织标本观察到滑膜组织增生,其局部骨吸收破坏明显,软骨表层胶原纤维溶解、软骨细胞变性坏死,软骨表面凹凸不平。结论:采用异种CII与CFA制备的RA模型,可以用于RA组织病理学、发病机理及治疗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用A表示在E={z:|z|〈1)内解析,具有形式f(z)=z+^∞∑n=2 anzn的全体函数组成的类。当f∈A时,记S^*(γ),C(γ),K(β,γ),K^*(β,γ)为γ阶星象函数,γ阶凸象函数,γ型β阶近于凸函数,γ型β阶拟凸函数类,0≤β〈1,0≤γ〈1.用算子D^α刻划上述四个函数类的新子类Sα^*(γ),Ca(γ),Kα(β,γ),Kα^*(β,γ)建立了包含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青霉素静注联合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静注联合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IL-4、IFN-γ水平,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56.7%),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0.756,P0.01).疗程结束后,观察组IL-4水平显著下降,IFN-γ水平显著上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治疗前后对照组IL-4、IFN-γ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L-4表达和上调IFN-γ表达,调节Th1/Th2的失衡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氨基葡萄糖是葡萄糖的一种天然衍生物,是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的主要成分,可通过多种生理途径在细胞内合成.近年研究显示,氨基葡萄糖可作为免疫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在治疗多发性硬化(MS)及其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方面有一定的疗效.氨基葡萄糖可引起Th表型由Th1向Th2细胞转化,显著表现为TNF-α,IFN-γ,IL-17,IL-1分泌减少,IL-5和IL-10分泌增多.氨基葡萄糖通过不同给药方式,如口服、腹腔注射、静脉注射等对EAE都有一定治疗作用,具有低或无毒性、服用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定理 对于αi,βi,γi∈(0,π),其中i=1,2,且α1+α2+β1+β2+γ1+γ2=2π则sinαisinβ1sinγ1+sinα2sin2sinγ2≤2sin(α1+α2)/2 sin(β1+β2)/2sin(γ1+γ2)/2(1)当且仅当α1=α2,β1=β2,γ1=γ2时,(1)式取等号。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3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5例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组(NC)血清IL-8及TNF-α水平变化。结果:AMI及UA组IL-8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NC组(P〈0.01)。结论:IL-8及TNF-α水平变化与AMI发病密切相关,在AMI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MTX)对斑块状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用ELIST法测定MTX治疗斑块状银屑病前后血清中TNF-α,IL-6水平。结果:MTX治疗后TNF-α,IL-6水平低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MTX可影响TNF-α,IL-6水平,是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原发性痛经病人外周血细胞因子和PGF2α改变,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临床随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原发性痛经患者64例,平均年龄22.3±7.1岁,正常对照组健康女性60例,平均年龄21.5±5.4岁,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USA)法测定经期外周血PGF2α浓度和白细胞介素-4(IL-4),IL-10,和INF-γ水平。结果:二组经前和经中PGF2α水平均显著增高(正常对照组经前45.46±11.48pg/ml,痛经组经前51.31±15.88pg/ml),但原发性痛经组病人经期PGF2α(182.66±68.67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17.59±38.55pg/ml)(P〈0.01);痛经组IL10经中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8.53±1.33与13.14±1.41pg/ml)(P〈0.01);病经组IFN-γ IL10经中显著增高(16.49±4.63与9.12±1.55pg/ml)(P〈0.01)。结论:原发性痛经发病机制与免疫功能、PGF。分泌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甘草多糖对小鼠细胞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甘草的有效成分甘草多糖(GlycyrrhizaPolysaccharide)对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给胃灌甘草多糖14d,测定二硝基氟苯诱导的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DTH),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中IL-2、TNF—α含量,观察甘草多糖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甘草多糖对DTH反应有-定的增强作用,能升高血中IL-2、TNF-α含量;结论:甘草多糖能明显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1.已知α,β,γ∈(0,π/2),且tanα+tanβ+tanγ=3,求证: 1/cosα cosβ+1/cosβ cosγ+1/cosγ cosα≥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