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新大纲对现代阅读的新要求 较之于以前的高考语大纲,教育部考试中心新近颁布的2007年高考大纲变化最大。一是纲名定为“新课程标准语科考试大纲”.新课程理念在高考中得到体现;二是将试卷的结构调整为必做内容和选做内容,呈现出多样性、选择性和探究性的特点。而调整的最主要方面则是在现代阅读上.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大类。“必考内容”为一般论述类体的阅读,“选考内容”包括“学类本阅读”“实用类本阅读”两类。[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较之于以前的高考语大纲.2007年的大纲变化最大.一是纲名定为“新课程标准语科考试大纲”.新课程理念在高考中得到确认:二是将试卷的结构形式改为必做内容和选做内容.呈现出多样性。选择性和探究性的特点。而试卷结构变化的最主要方面则是在现代阅读上.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大类。“必考内容”为一般论述类体的阅读.“选考内容”包括“学类本阅读”、“实用类本阅读”两类。[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文学类文本     
试题回放《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以下简称《新课标考试大纲》)将现代文阅读分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并将论述类文本阅读作为必考内容,将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作为选考内容。这样的分类是基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规定“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3月2日听了吴锦教授对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大纲解读,颇有感触,现就高考中现代文阅读部分的变化做一些思考。2008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部分设置了必考类和选考类文本。其中必考题是对文学类作品的阅读,选考题是请学生在实用类、说明类文本中选考一种进行阅读解题。这种变化,一方面突出强调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另外一方面也突出了社会对文学教育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3月2日听了吴锦教授对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大纲解读,颇有感触,现就高考中现代文阅读部分的变化做一些思考。2008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部分设置了必考类和选考类文本。其中必考题是对文学类作品的阅  相似文献   

6.
姚明 《新高考》2008,(9):10-12
2008年现代文阅读继续出现变化,具体说,全国各省市高考现代文阅读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新课标区,即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及江苏,这四套试卷的现代文阅读含必考和选考两部分。选考部分又分成文学类文本阅读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研究》2006,(12):31-31
新大纲充分体现了高中新课程倡导的多样性、选择性和探究性。以往的高考大纲所有题目都是必做题,新大纲首次增加了选考内容。在选考的试题中,考生还有多种选择。考生考试时,只要将必考和选考的分值总和达到规定要求就可以。新大纲注重考察考生的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高考考纲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 高中语文新课标考试大纲最突出的变化是将论述类的文本定为必考,丽实用类和文学类的文本定为选考,实际上分出了三种文本的主次地位.同时,论述类文章阅读放在必考内容的第一项,强化了它的地位.新课标版考试大纲对必考的现代文阅读(论述类)的要求是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取消第三题的根据文意进行推断想象类题型的考查,代之以关注文意本身、是否符合文意类题型的考查,强调论述类文章观点和材料统一的文体结构规律的考查等.  相似文献   

9.
一、整张试卷结构特点跟其他省市不同,江苏2008年新高考为文科考生设计了加试题。必考题和选考题的结构也和2007年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四省区新课程卷不同,2008年江苏现代文阅读的必考题选材为文学类文本,而非论述类文本。四省区选考题阅读材料为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最后一题均为探究题;江苏在选考部分将用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且均不设探究题,而将探究能力的考查调整至必考的文学类文本中。所以,江苏考生毋需在选考部分进行探究能力训练。  相似文献   

10.
论述类文本阅读是高考现代文阅读常考的一类文本。《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明确规定:考生能阅读一般论述类文本,主要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议论和说明类文章。其中,理解层次为B级,  相似文献   

11.
依据现行考试大纲的要求,现代文阅读分为必考与选考两部分,这两部分在选文的体裁、题材及考查的知识点上分工不同。下面就这两部分内容分别做些分析。  相似文献   

12.
依据现行考试大纲的要求,现代文阅读分为必考与选考两部分,这两部分在选文的体裁、题材及考查的知识点上分工不同。下面就这两部分内容分别做些分析。  相似文献   

13.
"理解"是现代文阅读中最基础的一种能力。在广东语文高考《考试大纲的说明》中,现代文阅读的必考部分"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的第一个考点就是"理解",能力层级B,其中包括(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理解"是指领会文本内容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的高一级能力层次。"理解"强调考查的是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的思想内容。而选考的文学类文  相似文献   

14.
论述类文本阅读是广东省高考现代文必考的一种文本,与选考相区别的是,文学类、实用类文本是鉴赏阅读,而论述类必考属于信息阅读。2013年高考语文广东卷对此考查的相应能力层级为B、C(理解与分析综合),简而言之,主观题得分点基本都可来自于文本中的关键信息。鉴于此,我们往往认为这部分比选考相对简单,耗时也较少,应当成为语文试卷上保分的题型,但事实上,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标背景下,语文考试大纲将语文考查内容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文学类文本阅读设定为"选考内容",而在高考中,很多省市都将其定为"必考"。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其重视,尤其是小说阅读。一.明确《考纲》要求《考纲》要求: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将小说提到最前面,是因为在选修的文学作品阅读中,小说占有很大比  相似文献   

16.
陈军 《新高考》2011,(1):17-17
自2007年开始,高考现代文阅读出现了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选考。这两类文本的选考都设置了一个新的考查层级:探究。作为一个新出现的、今后必考的考点,其考查形式、备考策略引起了广大师生的普遍关注。对文中看似矛盾的句子进行探究就是一种常考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考试》2008,(Z1)
金牌教练精讲考纲细读2006年以前的《考试说明》把现代文阅读中的鉴赏评价分为两点: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新课程《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删除了必考部分的"鉴赏评价",在选考部分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设置"鉴赏评价",重新整合为三点:①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②欣赏作品  相似文献   

18.
杨帆 《语文天地》2008,(2):37-39
自2007年开始,高考现代文阅读出现了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选考。在这两类文本的选考中,都设置了一个新的考查层级——"探究"。作为一个新出现的、今后必考的考点,其考查形式、备考策略引起了广大师生的普遍关注。下面结合2007年高考试题对此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自2007年开始,高考现代文阅读出现了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选考。在这两类文本的选考中,都设置了一个新的考查层级——"探究"。作为一个新出现的、今后必考的考点,其考查形式、备考策略引起了广大师生的普遍关注。下面结合2007年高考试题对此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杨玉枝 《中国教师》2010,(Z1):372-372
<正>2010年是课改实验区完成课改实验的第四年,新课改下的第四次高考也已结束。作为整个过程的参与者,心里有许多不得不说的话。2007年至2010年广东省高考语文大纲和试题中,都实现了新课程与新考试的对接,专设了"选考内容",由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组成,但分值比重仅为10%,即15分。从以上数据来看,我们并不难想象选修课的生存现状,也不难预测它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