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1 毫秒
1.
在从事科技图书编辑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字词用法,其中有些字词用法从字典里也找不到依据,常常令编辑左右为难。笔者在此参照《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几组常用且容易混淆的字词略作罗列与分析,供大家参考。1.气和汽“气”:①气体(注:引自《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文中只选列相关的义项,下同)。“汽”:①液体或某些固体受热而变成的气体;②特指水蒸气。由于这两字含义有交叉,特别容易用错,典型问题如:汽缸与气缸“汽缸”正确,这里取“汽”的第一种释义,因为汽缸中的气体为液体受热而变…  相似文献   

2.
常听科技书刊编辑同行反映:“做”与“作”用法上有时很难区分。现参照《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本)的释义和举例,提出如下用法要点,供参考和讨论。“做”与“作”,都读作zuò,用法上有一些相同之处,但更多场合又不能通用。“做”是动词,有下列8个义项...  相似文献   

3.
肖骏 《编辑学报》2018,30(3):253-254
针对出版物中“0”的用法混乱且有失科学性等问题,利用《现代汉语词典》中“零”的释义辨析了“0”在出版物中的作用:1)测量计数的起点;2)表示没有.结合《有效数字修约与运算法则》和《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提出了“0”的2点特殊用法:1)出版物中任何情况下不应用有效数字形式表示“0”;2)“0”后可不接任何单位及指示性数学符号.  相似文献   

4.
异形词是汉语中常见的复杂现象,也是编校过程不时涉及的问题。异形词有首选与参选之别。中国版协校对研究委员会拟订的《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以下简称《细则》)中指出,“《现代汉语词典》以第一义项为首选,‘也作××’作为参选。在图书中不论使用首选词和参选词都应看作是正确的。……但是在校样中发现了参选词,则应改为首选词,以利于汉语规范。”愚以为,在具体处理异形词时,似应从三方面考虑。一是尊重历史。翻印或引用古籍原文时,应保留其原异形词,不宜以现代汉语的标准把参选词改为首选词。例如:白居易《长恨歌》中的“玉容寂…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纂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该所1978年编的《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词典》)作了较大修订,不仅增收了许多新词,而且对一些词的词义和用法作了改动。以下举报刊中常用的两组词“象”与“像”、“帐”与“账”为例作一说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字书(包括字典、词典、主要是为讲解文字的形音义或语词的概念意义和用法而编纂的。为了告诉人们关于字和词的意义和用法,就需要释义。释义是否准确是衡量一部字书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志。古代字书与现代字词典不同,它不但用文言文注释,而且有一定的释义方法,常用的有义训法、形训法、音训法、书证法等等。  相似文献   

7.
“反应”与“反映”,都是动词,读音也一样。但词义不同,用法也不同,不能混用。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反应”一词,除了物质受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外,我们常用的是“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如“妊娠反应”、“化学反应”、“他的演说得到的反应很好”等。“反映”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反  相似文献   

8.
使用“首当其冲”不要断章取义关于“首当其冲”,要说两点:一是怎样讲,二是怎样用.先说怎样讲.“首当其冲”,《现代汉语词典》释为“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其他辞书的释义基本相同.这个解释无疑是正确的.至于为什么这样讲,便其说不一了.“冲”,一般都释为“交通要冲”.“当”,有的释为“面对”,有的释为“处在”,有的释为“承受”.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辞海》与《现代汉语词典》编排体例的对比,提出了对《辞海》编排体例改进的意见,并对一些汉字读音变化提出疑议。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应补量和单位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寿星 《编辑学报》2002,14(1):39-41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在有关量和单位的释义中,把许多非法定单位说成是可以用的单位,或将法定单位的废弃名称当做可以用的名称,量和单位的名称、定义及基本概念错误十分普遍.此外,法定单位一些重要的内容没有被收入词典中.  相似文献   

11.
蒋壹丞 《编辑之友》2013,(1):100-101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了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掀起轩然大波,反对者认为此举损害了汉语文字的独立性和纯洁性。然而,分析认为,《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符合词典的编纂目的,切合目前汉语吸收新词的实际状况,能够体现其现代性与包容性;且以单独列出的形式收录西文字母词,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汉语原有字词的意义,并不损害其纯洁性,因而其收录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并无不妥。  相似文献   

12.
眼下,一些媒体对“凌晨”的乱用,已经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如北京某报在《现场目击》栏内刊发一幅新闻照片时竟称:“昨天凌晨零时10分左右……”至于“凌晨1时许”、“凌晨两时”等等,更是俯拾皆是,不胜枚举!作为时间概念的“凌晨”,它是有其相对的时段界定的,最新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对“凌晨”的释义是:“天快亮的时候”;1999年版《辞海》对其的释义不仅与《现代汉语词典》完全相同,且以白居易诗句“薄幕萧条投寺宿,凌晨清净与僧期”相佐证。由此可见,“凌晨”不是固定在从每天的几时几分起到几时几分止,它是“浮动”的,即随季节的…  相似文献   

13.
提要,《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1)从全书或全文提出要点;(2)提出来的要点(也常用做书名,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按其释义,前一项把提要作动词,指“从书或文章提出要点”的工作,这种工作在一般图书编辑工作过程中属书稿编辑的一部分;后一项则把提要作为名词,指“提出来的要点”可以成篇立章的东西,这种东西在编辑业务中属编辑应用文的一种。无论做动词解还是做名词解,提要均属于编辑工  相似文献   

14.
常听科技文章作者和科技书刊编辑同仁问:“连”与“联”,“连接”、“连结”、“联接”与“联结”用法上有什么异同?现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和举例,按笔者的理解,对此问题做一简析,供参考和讨论。“连”有以下6个义项:①连接,如“心连心”“藕断丝连”;②连续、接续,如“连阴天”“连年丰收”;③包括在内,如“连我在内共5人”“连根拔”;④军队的编制单位,如“消灭了5个连的敌人兵力”;⑤姓;⑥表示强调,含有“甚而至于”的意思,如“他醉得连人都不认识了”。而“联”只有3个义项,即:①联结,如“把××与××…  相似文献   

15.
"隔"与"膈"隔(g啨)《现代汉语词典》释义1对其解释为"遮断;阻隔。如隔河相望、隔着一重山等"。膈(g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人或哺乳动物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膜状肌肉。收缩时胸腔扩大,松弛时胸腔缩小。旧称横膈膜"。这2个字在医学论文中的误用源于"纵隔"与"横膈"的使用。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的总称,它们借疏松的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中有不少同义异形词,或称异形词。异形词就是同一个词有不同的写法,如“缘由”与“原由”、“喀嚓”与“咔嚓”。像这样读音相同、词义相同、用法相同,只是形体不同的异形词共有一千多组。所说读音相同,就是绝大多数异形词读音是一样的,如风采(fēngcai)与丰采(fēngcǎi)、联翩(1iǎnpiān)与连翩(liánpiān)、约奠(yuémo)与约摸(yuémo)。另外,也有个别的异形词读音是不完全一样的,如冰激凌(bīngjīlín)与冰淇淋(bīngqílín)、哈欠(hěiqiàn)与方言呵欠(hǎqiàn)、耳光子(ěrguāngzī)与耳刮子(ěrguāzī)。  相似文献   

17.
近段时间以来,新闻媒体关于非典的报道很多。在报道非典疫情突然发生的情况时,新闻媒体用词各异,有的使用“爆发”,有的却用“暴发”。 据《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修订版)的解释,“爆发”的意思是“(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例如发生战争。而“暴发”的意思之一是突然发作,例如“山洪暴发”。  相似文献   

18.
在汉字中,“两”和“二”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字。它们不但写法各异,读音上不同(前者读liǎng,后者读èr),含义上也是有着明显、严格的区别的。如表示数目,《现代汉语词典》时其即有专门规定:“二”一般仅指“两样(的东西)”,如“二房东”等;而“两”通常则用于量词和“半、  相似文献   

19.
“光顾”,《现代汉语词典》释为:“敬辞,称客人来到,商家多用来欢迎顾客。”(修订本469页)从这个释义中,我们当能明确:第一,“光顾”者(即句中“光顾”这一动作的发出者,亦即“光顾”的主语)应是被“敬”之人;第二,“光顾”者不能是自己(谁会称自己为“客人”呢);第三,“光顾”的场所应是某个具体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词典》明确地说明了这两个词的用法, 以致:用于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以至:①连词,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②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由于前中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也说“以至于”。有的同志不注意这两个词在用法上的细微差异,以致造成用词不当的语病: (1) “他这一习惯,非同小可,国家的几个万、几个亿,以致于党在人民中的威信都被“习惯”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