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谐文化是和谐精神与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精神是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集中体现;和谐社会是和谐精神与和谐文化的载体。因此,和谐文化、和谐精神、和谐社会具有存在意义上的互动性和发展意义上的统一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遵照三者之间的关系,从中国社会所处的具体时空规定性出发。为此,要充分利用全球化契机,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大力挖掘传统文化,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底蕴;加强和谐文化和和谐精神建设,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准确把握社会精神生活的多样化,坚持主旋律与多样化的统一;客观面对经济运行的市场化,实现市场经济与思想道德建设的"双赢";全面融入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保持文化开放和文化安全的一致。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战略目标之一。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和谐社会的反映和升华,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智力支撑和精神力量。本文基于如何建设和谐文化这一中心论题,分"和谐文化的内涵"、"建设和谐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大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3个部分,对和谐文化的本质和意义进行了论述,并从5个方面集中阐述了如何加强和谐文化建设,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的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4.
和谐校园及其文化建设是推进和谐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统一战线在构建和谐校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基于高职院校校园及其文化建设的现状,找出其发展方向,发挥统一战线在此建设中的"参校政、议校策"的作用,以高职院校统一战线中的"智力、文化资源"来推进和谐校园及其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和谐与伦理精神是奥运会的实质和追求.2008年北京奥运会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角度,对奥运会进行了新理解,是奥运会理念发展的新阶段,充分彰显了和谐的时代意义.整体来看,北京奥运会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突出了人与社会的和谐;突出了人与自我的和谐.在当前,要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弘扬和谐精神,推进社会与人的发展.一是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大力推进和谐精神建设;二是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大力推进人文精神建设.  相似文献   

6.
以伏羲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从5个方面论述了伏羲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其一,“天人合一”思想有利于树立并践行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其二,伏羲文化的和谐精神有利于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其三,弘扬伏羲文化有利于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信心.其四,伏羲创世传说是民间社会和谐的道德文本.其五,公祭伏羲庆典仪式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文化纽带.总之,伏羲文化中和谐思想与和谐社会理论产生的基础固然不同,却颇多相通之处.充分挖掘伏羲文化的和谐思想,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和谐文化建设与我国和谐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的。对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建设和谐文化,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本文从五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要把促进和谐文化放在突出位置,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保持文化的先进性;二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三是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文化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四是建立科学消费观;五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大学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传播、发展、创新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和谐校园则是师生们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人才的摇篮。科学的办学理念是和谐校园的精髓,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是和谐校园的坚实基础,丰富的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的灵魂。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内在统一,它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引领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9.
论孔子的和谐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教育理念古已有之,孔子和谐教育思想是我国和谐教育理念的源头,其中"天人合一"、仁者爱人"、"为政在人"、"知行合一"等思想是其和谐教育思想的核心。孔子和谐教育思想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重建当代教育精神价值、加强社会道德建设以及建设国际和谐环境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校园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系统,用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进行研究,系统探讨校园文化系统与外界、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的和谐发展机制,有利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的和谐,不仅仅是简单关系的和谐,而且包括复杂关系的和谐。当前用系统思维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要着眼于校园文化系统内外因素和谐发展机理的探究,着力在推进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实践文化和人际文化和谐发展上下功夫,切实促进校园文化的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和谐生态与和谐社会分别标志着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的不同状态。一方面,建设和谐生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另一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建设和谐生态的基本途径,但当它们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追求的目标时,二者却表现出“以人为本”这一共同的价值取向。建设和谐生态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路径有:发挥国家在生态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生态建设要走法治化道路;把生态建设与当地人民的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人的素质,树立生态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2.
儒家和谐思想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关系团结和睦、个人身心协调发展等丰富的内涵.儒家和谐思想虽然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谐"有着若干重大原则区别,但其中崇尚和谐统一的追求、"和而不同"的矛盾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协和万邦"的国家关系观以及"忠恕之道"的道德修养方法,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着重要而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社会的进步是以和谐为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全面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培养全面和谐发展人才,需要切实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关注弱势群体,促进教育公平、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重视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4.
席勒的和谐思想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都是和谐的。“自然”比自由的涵义更广阔。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和自然一样都要求自由和完善。“通过自由给予自由”,人既能处理好与自然的和谐,又能处理好人自身的和谐,那么人和社会的和谐也就自然而然了。席勒的和谐思想对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以中国古代乐舞为切入点,对"舞"这一元范畴进行分析。从舞蹈自身主体价值的转向和演变的纵横交替中,挖掘出"舞"在中国古代所负载的功用,政治的、审美的等多种社会意识,以及"舞"所蕴涵的中国古代文化精神内核——"和"。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法原则.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之一,第一次把和谐社会放在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并列的位置,与之相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和谐发展的进程。四个文明是辩证有机的统一整体,四个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蓝图。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不仅是实现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有力保证。同时,构建和谐社会为创建高校和谐校园提供了新契机。  相似文献   

19.
培育和谐精神是和谐文化的建设目标.培育和谐精神抓住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核心;体现了新时期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发展;社会需要和谐精神;要通过培育和谐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