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意义]中国目录学历史悠久而充满智慧,其中所蕴含的记佚思想对国家书目控制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方法 /过程]梳理中国古代目录学的记佚实践,总结出“变通制宜”“博录群籍”“纵贯古今”“传承致用”四大记佚思想,在此基础上阐述其对国家书目控制的启示。[结果 /结论 ]中国目录学“变通制宜”的记佚思想可从微观的信息组织层面对当代国家书目控制提供启示,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描述和标引的变通制宜,编目和著录标准的完善;中国目录学“博录群籍”“纵贯古今”“传承致用”的记佚思想可从宏观层面对当代国家书目控制提供启示,即加强文献收录以传承优良的中华文化遗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拓展书目(数据库)的文献收录范围,进一步落实呈缴制度,加强出版物的内容审核。  相似文献   

2.
浅议档案“打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时期以来,人们大声呼吁严厉打击假酒、假烟、假药、假种子及其他假冒伪劣商品,与之相比,近年来出现的假户口、假文凭、假证件、假合同、假帐本、假报表、假公文等“假档案”的危害性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一问题应引起我们档案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假档案”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在档案形成过程中,因凭空捏造和不切实际而产生的;二是在管理中因篡改、撤换而造成的。分析原因有二:其一是由某些权力机关和某些领导干部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捏造事实产生的档案。其二就是某些人为了达到个人某种目的而私自伪造档案。可以说,“假档案”的存在和泛滥…  相似文献   

3.
传媒影响力的营销活动是在两个市场上同时进行的,这两个市场可以被分为“受众市场”和“广告主市场”。本文分别以4PS理论、4C理论和5R理论来对这两个市场进行梳理,从中发现两个市场的差异和关联,并提出运用整合营销传播手段,实现在两个市场的影响力营销协同和整合,达到传媒影响力营销效果的最优。  相似文献   

4.
《秘书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出台在中国秘书学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为全国秘书学本科专业教学和学科建设提供了统一的基本遵循,对促进秘书学专业的健康发展、规范建设,提升学科的自信力必将产生重要影响。“秘书学国标”除“概述”和“适用专业范围”之外的六个部分可概括为“目标”和实施目标的“条件与手段”两大模块,二者之间的密切配合显示出其严格的逻辑。“秘书学国标”对专业内涵概括基本合理,培养目标设定准确全面,与汉语言文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相比特色鲜明,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之间匹配度较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也留有自由调适的空间。“秘书学国标”在制订依据、内涵的认识、实践性、师资的专业化程度、质量保障等方面还有一些不足。建议各高校充分尊重、遵守“国标”的规定,又要根据本地、本校特点做出灵活变通。  相似文献   

5.
一、干部人事档案造假的形式干部人事档案造假渗透各阶层的各方面,造假的手段隐蔽高超,造假的渠道五花八门,造假的形式多种多样。参与人员从学生、老师到户籍民警、公务人员等均在造假之列;造假材料从姓名、学历、参加工作时间到出生年月均可重新改动。导致假学生、假干部、假职称、假学历层出不穷,造成有些人的档案“姓名前后不一样”,“参加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年龄越变越小”,“学历越填越高”等等,使档案在内容和时间上前后矛盾、面目全非,让人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6.
档案悖论——关于档案原始劣势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悖论是逻辑学名词,是指“由它的真可以推出它的假,由它的假又可以推出它的真”的逻辑命题,即根据某一立论推出与之相反立论的逻辑范畴。这一逻辑命题,反映了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正面、反面两种现象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各种事物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记者在采访中离不开发散思维,灵活变通对记者采访是必要的。灵活变通,记者才能因时因地因人因事因势而灵活机智地处理问题;灵活变通,记者在面临突发问题时才会从容不迫,巧借形势,化难为易,攻难题为成果;灵活变通,记者才能思维敏捷,源头活水不断,为采访注入可持续进行的“血液”  相似文献   

8.
箴言书院藏书的目的,是让院内外愿读书者“领读”其书。为方便读者,胡林翼编纂(胡氏身后又有补充)了《箴言书院藏书目录》。此目载于《箴言书院志》卷中,计八十一页,占全《志》篇幅的一半以上,著录藏书1,335部(种)31,738卷,可以视为箴言书院之“馆藏目录”。胡林翼对《四库全书总目》极为推崇,曾谓“四库全书目录,经史子集,体用兼资”(《致汪梅村》)。因而所编藏书目录之体例多依法四库而又有所变通。它们都采取部、类、属三级分类法,《库目》共分四部四十四类六十三属,《院目》共五部五十四类三十六属。以经史子集四部而论,《院目》基本上是依照《库目》成规稍作变通而后类归藏书的。其变通情况,可以归纳  相似文献   

9.
(续上期 )(三 )电视传播艺术的界定电视本身融“非虚构”与“虚构”、“真”与“假”于一体 ,或融“新闻”与“艺术”、“信息”与“娱乐”为一体的独特性质 ,使得我们在对“电视传播艺术”进行界定之时 ,首先要同时考察电视所依托的两个系统———大众传媒系统与艺术系统。从大众传媒系统来看 ,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等媒体各自都有其不同的传播方式、手段 ,也都各有其不同的传媒优势、局限 ,因而也都各自有其独特的传播艺术特征。从大众传媒系统各种传媒“传播艺术”的共性来看 ,都有传媒主体按照既定目标 ,对特定传播内容作“艺术…  相似文献   

10.
《北京青年报》是我喜爱捧读的报纸之一。它除了内容生动新颖、深刻外,更重要的是报纸版式非同一般。形成了“人们一看报就知是《北京青年报》”的独特风格。一是大力渲染头版和头条,只要需要,可不择“手段”,随心所欲。例如,5月19日的头版头条,编辑在版式设计上是费尽心思的。这块版似乎有两个头题:从标题看,《白毛女不谈爱情》是头题;从稿件正文看,《藏传佛教拒绝假灵童》是头题。两个头题相互渗透,两个标题横竖错落,显得非常潇洒自如。尤其是  相似文献   

11.
讲真话,是要担点风险的.在旧中国,讲真话的确不易.社会上可以说是充满着似的货色,如脂砚斋评《石头记》所说:“世上原宜假,不宜真也.”有谚云:“一日卖了三个假,三日卖不出一个真.”主持正义,坚持真理,敢讲真话者,遭打击迫害以至失去性命的大有人在.鲁迅先生追求一个能讲真话的“有声的中国”,使人民能够“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吕梁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杨志明说:“最近两年,吕梁市乃至山西省的假记者十分猖獗。有不少人上午还摆小摊、卖烧烤,下午就跑到突发事件现场去采访了。”正因为深受假记者为害之苦,吕梁市向山西省新闻出版局主动提出搞“打击假记者”试点的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广告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告语有效的表现手段。语言在广告语的诉求中具有广泛性、直接性、灵活性的特点。广告语应该标新立异,排斥陈规俗套、法规法则,创意者只须回答两个问题就可以了:“如何介绍这种产品”和“广告的创意是否会真正激发人们的购买欲”。  相似文献   

14.
王跃萍 《新闻窗》2012,(4):26-27
一张报纸的广告量,可以反映出这张报纸的发行量、质量、市场地位、读者群及品位,办得好的报纸广告相对要多一些。报纸广告大小参差不齐,如何将不规则的广告通过有机的排列组合,使广告和新闻版面相得益彰,是一张成熟的报纸对读者负责的表现,“假通版”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刊2000年第七期发表的《宗道一:传记文坛的“黑马”》一文,在读者中引起了较大反响。本期发表作者的《真“假”杨公素》,叙述了作者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殚精竭虑,夙兴夜寐.终于破解真“假”杨公素之谜的故事。宗先生广泛收集资料、厚积薄发、一丝不苟的采写态度和严谨求实的精神,很值得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爱好者借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形式主义、浮夸之风在各地屡有发生。假政绩、假数据、假文凭、假干部等造“假”风气,在少数地方司空见惯,人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对此十分厌恶。地处鄂西北贫困山区的郧西县在荒山上精心造出了“巨型标语字”,把“造林”演绎成“造字”。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2002年12月9日,  相似文献   

17.
何天琼 《大观周刊》2012,(50):239-239
心理学认为:“创新思维是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写作中的创新思维是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概括、分析、综合.借助一系列的联想、想象,从而创造出文章的过程。作文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8.
杂文是一种用文学手段展开议论的文体,不但应当言之有文,而且应当言之有理,以文明“道”,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为了实现文与理的完美统一,作者常常借助于有关的修辞手法,以斐然文采从广度和深度上展开说理。对比,是杂文作者剖析事件、阐明问题时经常使用的修辞手法。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诚如毛泽东所说:“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通过对事物正反两个方面的对比,真假、善恶、美丑、是非昭然着揭。几乎所有杂文家都喜欢运用对比来明辨是非。在《“友邦惊诧”论》中,鲁迅先用三个排比句揭露  相似文献   

19.
刘利华 《大观周刊》2011,(17):24-25
拆离是翻译方法论中最重要也是使用最广泛的变通手段。是将原句中不能按常规手段顺译的词、短语或从句从原句中拆出来。另作处理,一般是放在全句之首或全句之尾。本文重在探讨英汉翻译时句子中词的拆离,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及意义,对障碍点进行变通性处理,以符合汉语的表达及行文习惯。句子中词、短语及小句的拆离往往伴随着其他变通手段的发生,其拆离后的处理办法也不拘一格。这里旨在通过对英语句子的分析研究及实践,来证明拆离法的可靠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到目前形成了两种认识比较一致的新闻定义:即陆定一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甘惜分的“报道和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这两个理论体系,从本质上看,有三点是共同的。一是“新发生的”,二是“事实”。三是“报道”。甘说从字面上看多了一个“手段”,陆说中把“手段”二字隐蔽起采了。本采勿需非议,但过细品味,尚有商榷之必要。恕笔者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