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自负其才的李白一生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努力进取 ,但理想难以实现 ,潜能无法发挥 ,使他产生了对人生、对生命的缺失性心理体验。从他的酒诗入手 ,可展示诗人不为人知的那份孤独、愁苦和无奈 ,获得一个对诗人更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旅夜书怀》一诗,以愁情选悲景,以悲景写悲情。从诗歌所涉的时空层面来看,“悲”的内核在于“独”。“独”既是诗人思考的背景,也是诗人当时生命状态的总结。在这一富有情感浓度的环境中,诗人思绪万千,感眼前之无望,念人生之坎坷,由“独”而陷入了对人生困境的沉思。诗人因万事潦倒、信念崩塌而痛苦愁闷,又因“破”而难以接受、无法释怀、矛盾挣扎。尾联中沙鸥意象的运用,是诗人试图为摆脱困境探寻出路,但心有重负又何谈自由洒脱。沙鸥孤独却自由,诗人孤身却迷茫无措,踟蹰不前。这一意象的观照,赋予了“独”更为深刻的内涵:不仅是人生状态,也是人生归宿。  相似文献   

3.
文学和孤独的关系血浓于水。对于一个真正追求真、善、美理想的人生的人来说,孤独使他更加深刻,是更加明智地体验美好的人生的最有效的途径。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中学语文教材,在选择文学作品时既关注作品本身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也重视文学对人生的教育意义。与“孤独”有关的课文不胜枚举。当感受孤独,并因此而烦恼时,别忘记用心体会语文教材中众多的浸染了“孤独”色彩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4.
陶渊明笔下有大量有关飞鸟意象的作品。飞鸟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蕴,蕴含着诗人强烈的主观意识及情感,是作者审美意识与客观物象渗透的结果。陶渊明笔下的飞鸟形象,是其自我精神的形象写照,负载着作者的孤独与寂寞,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真意的追求及回归田园的人生意趣,更集中体现了陶渊明生命与精神的永恒追求。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人类体验,孤独是一个常见的文学主题。终其一生,美国作家卡森.麦卡勒斯都在作品中探索孤独这一主题。张爱玲的小说也以荒凉和孤独的基调打动无数读者。麦卡勒斯《伤心咖啡馆之歌》和张爱玲的《金锁记》中的孤独意识都反映了中外女性作家对孤独的深刻认识和对人生的思索与理解。  相似文献   

6.
生命的独特造就孤独。流亡作家在被驱逐的漂泊人生中忍受着无法想象的孤独,同时却体验到了生命的真谛。表现在创作上,则升华了艺术创作,深化了创作内涵。生命的孤独与真理的发现往往在他们身上绝妙地合成,只有经历了孤独、品味了孤独、思索了孤独的人,才能够以其更顽强的生命力量去创造灿烂非凡的生命境界。  相似文献   

7.
丁若镛的寄赠诗反映了其与同僚、亲人、挚友等的交往情况,记录了诗人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抒发了诗人的自我情感与人生感悟。直抒胸臆与擅长用典是其寄赠诗的主要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8.
古代诗人中有不少居士。他们把佛教当作思想中的一种补充结构,希望借此获得精神解脱,以除去各种人生束缚、烦恼、痛苦,卸掉心灵的重负,达到心理平衡。解脱不仅是诗人人生的重要内容,而且由此还形成了一种人生文化。这种人生文化既因时因人而异,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但也有大体一致的共同点。解脱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一种随缘任运、通达自由、不为外物所累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9.
文天祥留给后人的八百多首诗歌中,有五首带有浮萍意象。这种意象往往象征着诗人对亲人的思念、自身的孤独之感,向往自由不受羁绊之意;还象征了个人身世的艰难、无可奈何之感;以及国家命运动荡不安,诗人对风雨飘摇局势的难以把握、不能自主的意蕴。  相似文献   

10.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作为一个深受儒道精神影响的知识分子,他在人生道路上积极承担着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感,并因此对历史和人生的悲剧性有深刻的体会。因此本文以陶渊明的悲剧意识为切入点,围绕悲剧意识所包含的三个心理层面展开讨论,证明陶渊明是一位一生之中都在悲剧性人生中对抗悲剧的诗人。  相似文献   

11.
针对武术散手运动的特性及相应的心理适应要求,运用观察法,实验法和献资料法,对武术散手运动中的情绪控制训练的方法进行探讨,总结出适合武术散手运动特性的情绪控制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试论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情感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而消极的情感则会使学生反应迟钝,既难于掌握复杂的动作要领,还容易酿发伤害事故。那么,如何使学生在体育课中的消极情感有效地向积极情感转化呢?这就需要在体育教学中能动地进行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  相似文献   

13.
研究和探讨课堂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中隐性因素的作用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研究提出课堂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中的隐性因素包括:师生情感因素、课程情感因子和课堂行为因子3项指标。  相似文献   

14.
自有文章兴起,文与人之探讨便成为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文如其人”命题之内涵,可从人品与文品、性情与风格、文传情志、修养与言辞等角度分析。本文尝试梳理文与人研究的脉络。将对这一命题进行总体把握,以期对今后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体育新闻报道中的娱乐化现象进行了冷思考,指出了体育新闻报道中存在着过度娱乐化的现象:内容的庸俗化;语言的失度战争化等,同时指出这一现象会给媒体带来的影响:影响传媒的公信力;误导人们价值观念的形成;影响社会风气,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有效地控制这一现象提出了一些建议:加大体育深度报道的力度;重视情感因素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德育的知、情、意、行4个层次及在各发展阶段的体育教育特点,探讨体育干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教育中长期存在的重智力教育,轻情商教育的现状,强调重视情商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并指出切实加强情商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情绪调节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依据人本主义学习观和教育理论关于"情绪调节"的研究成果,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理论上设计了情绪调节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了教学实验验证.结果显示情绪调节教学法能被体育教师开发很多有效的调节学生情绪的教学策略,能显著提高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好奇心、体育兴趣和愉快情感体验,并能调节控制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产生的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导”教学目标、“导”教学方法、“导”学习方法、“导”师生情感和“导”个性发展五个方面。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此基础上,对师生互动主线提出四个方向:制定教学目标师生互动、选择安排教学内容师生互动、选择运用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和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互动。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是目前许多中学英语教师正在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就这一问题浅谈本人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