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本质上来说,审美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活动。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是先从实用价值开始的,但又高于实用价值的。审美价值是在主体审美需求作用下,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这种价值一方面促进着生产力向前发展,另一方面其相对固定性、不易改变性又影响制约着生产力的进步。这种活动体现着人生的价值,使审美具有了价值性,从而使生产中的审美活动成为具有价值意义的人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相似文献   

2.
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关系性存在,艺术的审美本质应从主客体关系中去把握。马克思艺术理论认为艺术的审美本质既不是一种单纯的客观物质存在,也不是一种单纯的主体存在,而是由主体和客体相互对应所产生的和谐自由的审美关系决定的。审美关系是主体(审美主体)与客体(审美对象)相互对应形成的。审美主体在感知和理解审美客体时,主客体之间建立起一种同构关系,主客体进入同构关系之后,不再是原来独立存在的事物,而变成了这种同构关系产物。艺术创作是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从审美需要与科学创造的关系中,理解科学创造与审美活动的统一,是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审美需要产生的基本前提;审美需要具有相对独立的品格和发展历史;创美规律和审美需要不可分割。科学创造是科学家对美的追求,是对审美需要的一种满足。科学理论的美学原则体现为和谐性、新奇性、对称性和简洁性。  相似文献   

4.
认识的主体不是思维主体,而是社会劳动者,认识结构及其功能是这一主体的特性;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早已揭示了认识的能动性、创造性。刺激反映论、直观反映论把人的活动理解为单纯的行为活动或生物性的刺激反映活动,而能动反映论认为人的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的实践活动,是外部动作活动与内部思维活动的统一。“S→R”公式是一种二项式单向运动图式,具有直接性、直观性及线性决定等缺点,而能动反映论是以活动特别是实践活动为中介的三项式双向运动图式。不论从哪个方面,都不能把能动反映论等同于行为主义的刺激反映论或机械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  相似文献   

5.
武术的审美是其自产生起就存在的实践活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巨大转型,当代的审美活动也随之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出大众化、商品化、多元化、全球化、媒介化等特点。武术表演审美是武术审美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以当代审美活动特点为视点,显示出商品化是武术表演审美最显著的特点。此外,武术表演的审美还显示出当代审美所具有的多元化、大众化等特点,使得武术表演在国内外均有较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异化与审美之间存在一种二律悖反的关系,二者在本质上是相反相斥的,但在客观现实中又是可以统一的。审美,作为一种体验,是人在心理上超越了异化的存在状态;作为一种实践,是人类在精神领域反抗异化的主要方式。若没有审美对身处奴役中的人所实施的拯救,异化世界中的人若失去了自由体验的滋养,异化的现实中若没有审美的发生,人类将在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法国著名诗人波德莱尔作为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先驱,被尊为现代派诗歌的鼻祖。这位伟大的诗人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诗集《恶之花》,为我们展现了其博大,深邃,而又充满激烈冲突的内心世界。文章对《恶之花》中地狱魔鬼、丑陋女人、腐尸、死亡等大量丑的审美意象进行分析,在为大家展现诗人丰富而强大的内心世界的同时,探寻丑这一独特审美范畴在人类的审美活动中,特别是文学活动中带给主体的独特审美体悟,揭示丑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一般本质.人的实践性存在,决定了人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德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使人成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进行的.迄今为止,人作为“关系性存在”,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整体性关系存在、个体性关系存在和共生性关系存在三种不同的具体形态,与此相适应,以“成人”为使命的德育在范式上也发生了从整体主体性德育到个体主体性德育,再到主体间性德育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魏晋唯美是时代风潮,特别是在欣赏大自然的审美活动中,常因审美同情的催促,而使欣赏主体与大自然之间,充分达到美学的主体间性,表现出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10.
伽达默尔之所以用游戏、象征、节日、语言来界定艺术,是本体论美学的语言游戏论对认识论美学的形式的主观合目的论的批判,实质上是要消解所谓人类中心论和主体性观念,以说明它们的非主体性和无目的性.主动性和受动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在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社会实践中本来就是辩证统一的,而且惟有它们的辩证统一才使社会实践达到了自由的高度,从而使整个社会实践(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实践)带有了审美性质或审美因素,并且在精神生产中生成出一种纯粹的审美活动及其结晶--美和艺术.在建构中国特色当代文论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新实践美学的文论,辩证地揭示美、审美和艺术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即自由,走向自由的个体和多维的主体性全面发展的人,以精神生产和话语生产的自由实践论取代语言游戏论.  相似文献   

11.
道德信仰是主体基于自身对道德的认知而对道德理想及其价值依据的笃信与奉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既是知、情、意的统一,又是知与行的统一。这种统一性内蕴着实践性,主要体现在道德信仰的产生与展开两个方面。道德信仰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实践的产物,不能只是停留于主观领域的个人观念意识,而是客观地反映着社会历史现实,是道德主体与道德客体相互作用共同进步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认识体育概念的前提条件入手,简要分析了体育的本质,再一次阐明了体育的概念。认为:对体育下定义不能脱离社会实践活动,应该把体育真正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来理解,从主体与客体两方面来界定,抓住体育的本质和精髓。  相似文献   

13.
审美是一种认识活动,还是一种情感活动,还是认识与情感有机统一的活动?这在美学史上是一个古老的课题,同时又是理论界在新的理论科学的基点上集中讨论的一个新问题。人们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文艺学等不同角度在寻找着答案。把审美划入认识领域的同志大多承袭了西方古典美学中占统治地位的“再现说”并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审美活动中,"美人"一直是审美对象的主体,蕴含了丰富的审美内涵,折射出不同的时代对女性不同的审美要求,"美人"不仅作为审美对象,还作为一种审美条件,形成一种审美境界,并成为艺术家的一种审美理想,寄托了艺术家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15.
社会规律是主体活动的结果 ,社会规律存在于社会主体的活动之中 ,但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本身并不等于社会规律。社会规律反映的是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是社会主体实践活动的产物 ,是主体自我运动、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自组织规律 ,因此社会规律是自为的规律。社会主体的物质生产活动实质上是社会主体和自然界的统一活动 ,物质生产活动首先要遵循自然规律。自然物质及其规律的客观性决定了历史活动的客观性。社会主体的物质生产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生产活动的物质性和客观性 ,决定了社会主体活动的客观性 ,社会主体活动的客观性决定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6.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统计法等对体操本质进行了研究,旨在解决体操定义研究存在的问题,丰富体操基础理论。提出体操本质是多元的并且多元本质是分层次的。然后以概念分层理论为指导,建立了体操概念分层分类体系,依此提出并讨论了体操本质的四层理论,即形式本质、一般本质、特殊本质和个别本质。体操本质的四层理论有助于解决体操定义争论证明体操本质多元论与层次论的科学性,意义在于:能为主体认识体操本质提供同一性前提;有助于提高主体认识体操本质的效率;有助于防止定义过宽或过窄的逻辑错误;有助于解决体操“邻近的属概念”是一元还是多元的争论;把握体操本质四个层次的统一有助于主体在实践中做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由“行为的合理化”而突出的“认识的科学化”提出了深化认识论研究的任务,以强化人类活动的主体性效应。应把认识作为主体观念地掌握客体的自觉能动活动,多方位建构多项式和多级中间变量的复合认识模型,在知情意与真善美利的具体历史统一中揭示现代人类认识中的主体性原则,在个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社会文化交往的统一中揭示认识活动的内在机制,从认识运动的时间特性方面展开认识活动的过程研究和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18.
节奏与美     
美是在人和自然、社会和艺术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美的本质离不开人的本质。美是客观的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和谐统一。自然中的美是自然中的审美对象的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谐统一的结果;社会中的美,是社会中的审美对象的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谐统一的结果;艺术中的美,同样是艺术中的审美对象的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谐统一的结果。因此,美,就是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主客体关系为线索,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体育活动的特殊性。认为体育活动是以人为客体的一种特殊的改造自身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人作为客体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同时,在这一活动中,主客体是统一不可分的。体育活动这种特殊性的揭示,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体育的本质以及它在人类发展中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实践活动的双重属性——客观现实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即是产生认识双重属性的源泉。从实践活动出发探索和把握认识的本质,必然使认识双重属性的观点得到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