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持技术,顾名思义,在掌上就可以操作的技术,它是由数据采集器、传感器和配套的软件组成的定量采集和处理数据系统,并能与计算机连接完成各种后期处理的实验技术系统。手持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理科实验中,可以方便而迅速地收集各类物理、化学、生物、环境等数据,如位移、速度、温度、声音、光、电、力、PH值等。[1]一、手持技术在化学实验中应用的特点手持技术是一种高科技的、现代化的方法,是实验改革和发展的有效手段。目前我们所提出的探究性实验,是以学生为课堂和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或师生共同探索,这为手持技术应用于中…  相似文献   

2.
手持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实用技术,是集数据采集与分析于一体的实验系统.将手持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既体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又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手持技术应用于《离子反应》教学的课堂实录,可以为认识和运用手持技术进行教学提供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3.
手持技术是一种由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数字化实验工具,其集数据采集、分析于一体,可以将抽象的、微观的、静态不可操作的实验内容,转变为形象的、具体的、动态可操作的实验内容,因其直观、便捷、准确、高效等优点,逐渐被引入化学教学活动中.现对手持技术实验与化学教学的发展阶段、研究主题、教学案例研究类别三方面进行着重介绍,并进行总结评价与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4.
刘珊珊 《孩子天地》2017,(6):179-180
在理科的实验之中,数字化的手持技术可以被广泛的运用于其中,还可以将关于环境、物理、生物以及化学等更多的数据进行快速而方便的收集,就像声音、位移、温度以及电等。现在的社会之中,在实验时采用数字化的手持技术,可以使得学生对其进行的实验实施探究性的学习,还可以促使其进行合作的学习,将责任感以及对于科学严谨化的态度得以培养。  相似文献   

5.
姜力  张晓燕 《商洛学院学报》2007,21(2):34-36,41
目的为了解决传统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适用范围过于狭窄,PDA/Smartphone等移动终端设备和无线网络技术在运用过程中普遍存在运行维护成本高,信息流与商品流分离等问题.方法采用无线技术在手持终端和中继器之间进行通讯,其中中继器采用TDMA技术探测各个无线手持终端有没有收发通讯请求,无线手持终端采用中断通讯方式对中继器发出的指令地址信息进行处理,并结合数据库技术、数据采集等技术.结果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技术的通讯管理系统.结论该系统能够很好的结合信息流与数据流,且成本低、可扩展性好、具有较好的移动性等特点,可以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人员负担,在上海某大型物流企业的仓储管理管系统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手持技术实验是在掌上就可以操作的技术,特有的数据化、图形化、直观化和定量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认识化学原理的实质,降低实验和学习的难度。本实验利用手持技术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催化剂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探求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一、实验目的1.了解气压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以及配套软件的使用方法。2.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手持技术是一种应用最先进的实用技术和教育理念,集数据采集与分析于一体的实验系统,具有便捷、直观、实时、准确等特点,是实验改革和发展的有效手段。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引入手持技术,可以弥补传统实验工具的缺陷,使实验的方法更加先进,实验的数据更加准确,实验的步骤更加清晰。本实验正是利用手持技术的这些特点,对钠与水的反应进行改进,实现数字化实验教学。一、原实验存在的缺点实验选自人教版第三章第一节,在常规的"钠与水  相似文献   

8.
掌上实验室(Lab in Hand)的特点及其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掌上实验室是由手持技术 (Hand held technology)与网络技术构成的现代科学实验室。手持技术包括数据采集器 (Multilog)和各种传感器 (Sensor)或探头 (Probe) ,它们能便携式地和定量、快速、准确地测量科学数据 ,探究变量之间的关系 ,因其体积小在手掌上可以做实验 ,故名“掌上实验室”。科学数据及其实验装置能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处理并能以视频和音频形式呈现和传播。因掌上实验室在我国的应用刚刚起步 ,本文主要介绍掌上实验室的基本组成和主要特点 ,并且介绍国内外利用该技术进行科学研究的范例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学化学实验面临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迫切需求,手持技术正在推动技术融合进入数字化阶段。技术融合实现了实验技术的升级、实验组织的创变和实验社会化的过渡,有助于培养研究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技术融合可遵循如下实践路径:在技术层面,借助手持技术突破实验难点,重点建立“技术—难点”的对应关系;在组织层面,构筑适配手持技术的实验组织系统,形成数字化实验理论框架、以案例为主体的内容体系和数字化“课程—教材—实验室”资源体系;在社会化层面,沿循“区域联动”等五大路径,促进成果资源的推广与交流。  相似文献   

10.
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进行调研分析,发现已有的教材演示实验和文献中某些改进实验还存在不足,使学生难以充分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利用手持技术对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实验问题进行实证探究,先处理并分析实验数据,再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并提出若干实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54):147-148
运用现代化的测量技术——手持技术进行催化剂、浓度等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实验探究,可以定量描述反应速率,操作方便,适合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实验。本文首先通过生活实例引出催化剂及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进行实验探究,层层推进,逐步探究催化剂、浓度等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手持技术,以"探究种子萌发过程中CO2和O2含量的变化"为例展开探究实验,尝试将数字传感技术与生物学教学联系在一起,并利用手持技术进行定量检测,为中学生物学实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技术》2019,(7):80-86
为探析教师对手持技术实验的态度,文章首先分析了手持技术实验及其教师态度的研究需求。随后,文章基于科技接受模型,以"国培计划(2018)"H大学化学研修班的参训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随机选取其中的7名教师进行访谈。最后,文章得出结论:参训教师对手持技术实验各方面(尤其是感知有用性和行为意向)均抱有积极的态度;东部、中部的教育支撑机构参训教师对系统设计、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的态度与西部存在显著差异;参训教师对应用手持技术实验的动机多元,反映出不同的内在需求和外部驱动。研究教师对手持技术实验的态度,有助于手持技术实验的应用和推广,并促进信息技术与化学教育教学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访谈、现场活动观察以及口语报告实验研究,对中学生运用手持技术解决化学定量实验问题的心理过程进行研究,为教师利用手持技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提供参考,同时分析了手持技术在问题解决各个环节中的独特作用,为手持技术的推广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手持技术是利用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含软件)三者连接,对实验体系中某种(或某几种)物理参数进行实时测量,从而用于研究化学问题的实验装置。具体过程是传感器测量物理参数,由数据采集器采集、处理并传给电脑,由专门软件自动绘图,可直接投影至屏幕上。由于尚处于起步应用阶段。所以在我国这一技术的名称还未统一,目前可将这些名称分为技术范畴的名称和装置范畴的名称两部分,如表1。统计发现,其中手持技术和数字化探究实验室是目前的主流名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文献研究入手,基于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2003年至2010年关于手持技术与化学整合的83篇文献,分析其文献数量、文献作者、研究内容、研究重心变化和传感器应用内容5个方面.最后,针对手持技术与化学整合的现状提出5点建议:强化高校研究者和中学教师的交流合作、积极开发手持技术与化学整合的案例、设计基于手持技术的教学模式、深化应用和研发基于手持技术的高端产品、促进跨学科的多因素研究.  相似文献   

17.
手持技术集方便快捷与可视直观等特点于一身,充分利用手持技术的特点并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容易产生错误的"基本化学观念"设计和开展探究实验,可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促进学生化学思维的提升。下面笔者介绍在教学实践中设计并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探究实验案例一则。一、探究实验设计的背景  相似文献   

18.
运用不同传感器促进学生化学概念建构的实验表明,通过pH或电导率进行曲线表征,学生在实验前总会存在各种相异构想.以手持技术作为认知脚手架进行实验,促进曲线表象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相异构想的转变.运用不同的传感器对学生的概念建构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使用手持技术学习可以建构更有意义的化学概念,并能结合图像思考和探究过程变量变化情况.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效地联系各种表征(宏观-符号-微观-曲线),形成“中和反应”概念的“图式”.教师在教学中,应弄清学生的相异构想,促进学生的概念转变;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适当的传感器进行概念表征.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选取"酸碱中和滴定"及其相关概念为教学内容,开展基于手持技术的高中生化学概念学习的认知研究.全文采用文献法、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等进行具体探索,从认知角度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考察手持技术学习环境中学生概念学习的特点,旨在体现基于手持技术的教学中学生对于化学概念认识、理解并应用的过程特点,并以此为相关研究提供可供参考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20.
通过自制手持观星仪辅助实验教学,解决了实验受限条件众多、操作不便捷、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手持观星仪不仅能让学生直观感受星星间的差异、光线对观星的影响,还可以将原效率低下的集体观察性实验改为高效的自主探究性实验,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升课堂的探究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