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该研究试图通过比较弱智儿童与正常儿童对于不同类别词的判断情况,分析弱智儿童在词的语义提取方面与正常儿童的异同。研究对象为49名轻度弱智儿童和48名智龄匹配的正常儿童,以及22名实龄匹配的中度弱智儿童。结果显示两类儿童在词的类别判断上,主要的差异表现在对于干扰词的判断反应,弱智儿童表现出速度慢、得分低的特点,表明其对于词的语义特征分辨能力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定义任务,探讨了弱智儿童对动物类、水果类、工具类实体名词感觉和功能语义特征的组织情况。结果发现,弱智儿童感觉特征表征贫乏,而功能特征表征相对完好。结论:弱化的感觉特征使弱智儿童在动物类和水果类的语义组织上表现出非典型性,表明这一人群更易发生生物范畴损伤,而相对完好的功能特征使弱智儿童工具类名词的语义组织与正常儿童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弱智儿童语义范畴的特异性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图片命名任务,以实龄相同的智力正常儿童为参照,考察弱智儿童语义损伤的模式和语义发展的特点.结果表明,和正常儿童比,弱智儿童无论是生物范畴还是非生物范畴均表现出语义知识损伤,即出现双重损伤,但损伤程度轻于脑损伤患者.同非生物范畴比,弱智儿童的生物范畴损伤更为严重.弱智儿童生物和非生物的语义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其中非生物的语义在高年级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4.
通过3个实验,考查了中度弱智儿童语义知识的发展.结果表明,与同龄的智力普通儿童相比,中度弱智儿童生物体和非生物体语义知识的发展均存在障碍,具体表现为类别语义、感/知觉语义和功能/联想语义等多种语义知识的发展水平较低.还有,中度弱智儿童非生物体的类别语义的发展障碍程度大于生物体,生物体的知觉和功能/联想语义的障碍程度大于非生物体;生物体的视觉和听觉语义知识发展水平相当,非生物体的视觉和听觉语义知识发展水平也相当.教学中凸显物体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有助于丰富中度弱智儿童的物体表象,促进其语义知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弱智儿童品德发展研究的理论前提 把握弱智儿童品德发展的特殊本质,是研究弱智儿童品德发展及其教育策略问题,必须预先确立的理论前提或基本立足点。  相似文献   

6.
弱智儿童语音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弱智儿童语音发展规律对于弱智儿童的语言教育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采用自编“弱智儿童普通话语音测验”对上海地区 57名 4~ 10岁弱智儿童进行了测试 ,结果发现 ,弱智儿童在超音段以及音段的发展上都与正常儿童有所不同 ,弱智儿童的语音获得与智力受损情况有明显的相关 ,智力损失愈严重 ,语音的发展愈滞后。同时 ,研究指出 ,在对弱智儿童的教育中 ,应重视超音段的教育 ,考虑方言在教育中的作用 ,并区分不同对象的需要 ,全面顾及各种因素在语音发展中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校弱智儿童少年家庭教育情况的调查发现:弱智儿童少年家庭教育环境比一般儿童少年差。大多数弱智儿童少年的家庭不了解弱智儿童的身心特点,对子女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对子女成长过程中的期望和要求不够合理。弱智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应该引起特教工作者的注意。学校要对如何提高弱智儿童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进行研究,有责任帮助弱智儿童家庭掌握一些特殊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相联,促进弱智儿童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弱智儿童语言教学经验论文对弱智儿童语言现象涉及的程度,通过分析认为,目前弱智儿童语言教师在总结经验过程中,对弱智儿童的语言现象多为一般性理解,个案分析减少,但它们在语言教学经验分析中,却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这项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弱智儿童教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弱智儿童语言教学经验论文对弱智儿童语言现象涉及的程度,通过分析认为,目前弱智儿童语言教师在总结经验过程中,对弱智儿童的语言现象多为一般性理解,个案分析较少,但它们在语言教学经验分析中,却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这项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弱智儿童教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对77名具有不同程度智力落后,年龄在9-14岁之间的弱智儿童的识图能力作了研究。研究中着重考察了图的旋转和图的抽象性对弱智儿童识图过程的影响,同时还将弱智儿童的反应成绩与常态儿童的反应成绩作了比较。结果发现:(1)弱智儿童识图能力发展的总趋势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2)旋转因素是影响弱智儿童识图的主要因素;(3)图的抽象性对儿童识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儿童识图水平相对低的时候。这一点在弱智儿童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4)智力水平是影响儿童识图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弱智儿童到14岁时,对旋转图的正确反应只相当于常态儿童8岁时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从图形加工过程中语义变量的分类和图形加工过程中语义效应涉及到的研究领域的两个角度,对图形加工的语义效应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采用语义启动任务测查了12名自闭症儿童和控制组儿童汉语词汇语义加工和图片语义加工的状况。结果表明:(1)两组儿童在图片启动和词汇启动两种条件下都产生了语义启动效应;(2)与词汇相比,自闭症组更容易通过图片而通达语义;(3)与控制组相比,自闭症组通过图片而通达语义的优势更加明显。重点结合自闭症儿童超凡的视空能力对其图片语义加工的优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Working memory is considered a well-established predictor of individual variation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children and adults. However, how storage and processing capacities of working memory in both the phonological and semantic domain relate to reading comprehension is still unclear. In the current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contribution of phonological and semantic storage, and phonological and semantic processing to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123 Dutch children in fifth grade. We conducted regression and mediation analyses to find out to what extent variation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could be explained by storage and processing capacities in both the phonological and the semantic domain, while controlling for children’s decoding and vocabulary. The analyses included tasks that reflect storage only, and working memory tasks that assess processing in addition to storage. Regression analysis including only storage tasks as predictor measures, revealed semantic storage to be a better predictor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an phonological storage. Adding phonological and semantic working memory tasks as additional predictors to the model showed that semantic working memory explained individual variation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over and above all other memory measures. Additional mediation analysis made it clear that semantic storage contributed indirectly to reading comprehension via semantic working memory, indicating that semantic storage tapped by working memory, in addition to processing capacities, explains individual variation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It can thus be concluded that semantic storage plays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children’s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相似文献   

14.
句法和语义在留学生汉语简单句理解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方法探讨了句法和语义在中级水平留学生汉语简单句加工中的作用特点。包括两个实验。实验1采用语法判断任务,发现句法作用是主要的;实验2采用施事判断任务,发现句法作用与语义可逆性的作用都很显著;两个实验都发现句法与语义可逆性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句法因素在中级水平留学生汉语简单句理解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句法分析是一个可以独立于语义的自主加工过程,本研究结果支持句法自主理论。  相似文献   

15.
汉语听写困难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学习障碍类型.由于汉字的主要类型是形声字,掌握形声字的形旁规则并加工整字的语义表征,会影响到字形输出成绩.实验通过语义启动范式,设计形旁透明材料和形旁不透明材料,考察听写困难儿童在两种材料中的整字语义表征水平差异.结果表明,在自然加工条件下,听写困难儿童无法快速形成整字语义表征.  相似文献   

16.
歧义词在词汇判断任务中表现出的加工优势以及在语义任务中表现出的加工劣势常被研究者们统称为歧义效应。歧义效应的产生究竟是因为歧义词正字法与其语义表征之间联系的本质不同于非歧义控制词正字法与其语义表征之间联系的本质,还是因为词汇判断任务和语义任务所强调的加工不同,亦或是因为实验材料引起的决策冲突以及决策类型的差异等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语义关联度(relatedness of meaning,简称ROM)效应的发现为澄清歧义效应研究中的一些不一致现象,深入探讨歧义效应产生的根源,了解词汇心理表征的本质以及更为严密的操控试验等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anticipated achievement feedback on students' semantic processing on the neural level, using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 (ERPs). Participants (N = 79) anticipated either self-referential or normative achievement feedback regarding an announced upcoming test. Additionally, their performance expectations (low vs. no expectations) were orthogonally manipulated. Subsequently, students' on-line semantic processing was assessed by measuring the N400 cloze effect, a component in the EEG signal of which the amplitude is associated with semantic processing. Within the low performance-expectation condition, no effect of anticipated feedback on semantic processing was found. Within the no-performance-expectation condition, participants anticipating self-referential feedback showed a more widely distributed N400 cloze effect than participants anticipating normative feedback. The results confirmed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mere expectation of a particular type of feedback can affect students' semantic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8.
关于面向信息处理的蒙古语语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信息处理,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开发,都离不开对词汇进行语法属性和语义属性的描述,描述体系将全面地反映现代蒙古语常用词语的语义特征,为蒙古的各种应用系统提供较全面、翔实的语义知识,并且这些语义知识应该以易于算法化,形式化和机器处理的方式来提供。  相似文献   

19.
语义研究在信息检索、机器翻译等计算语义学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发展前景,而且对自然语言处理中词语、短语和句子的理解、生成研究具有强大的解释力。通过对维吾尔语词语的语义属性及配价特征、语义场、语义角色等方面进行描述,为建立一套面向信息处理的维吾尔语语义属性描述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聋童与听力正常儿童汉字形音义加工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研究对聋童和听力正常儿童在汉字加工过程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发现 ,字音的激活是汉字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特征 ,既使聋童也要经历“字音”的激活过程 ,语音中介可能是理解语义必不可少的一环。字义在汉字的加工过程早期就可以出现 ,在听力正常儿童中字义与字音是相伴出现的。聋童识别汉字则可能是以字形、字义为主、字音不占优势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