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认为,在修辞学繁荣的今天,修辞学研究也步入了种种误区:如主张语法修辞结合,主张言语风格、语境、公关语言、言语交际等要从修辞学中分化出来,主张搞纯修辞学。这是由于对修辞学的性质认识不一致而造成的。文章指出,修辞学属于艺术部门,而不属于科学部门;修辞学是一门边缘学科;修辞学属于大语言学,而不属于纯语言学。要进一步繁荣汉语修辞学,必须在修辞学界开展一场修辞学性质的大讨论。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由显性状态和潜在状态所组成的。以往我们只注意到了它的显性状态,往往忽视了它的潜在状态。以往的修辞学也主要是研究显性语言的修辞,这可以叫做“显性修辞学”。现代修辞学还应当研究潜在语言的修辞问题,这可以叫做“潜性修辞学”。显性修辞学可以以归纳法为主来研究,潜性修辞学必须运用演绎法才能研究。  相似文献   

3.
修辞学浅述     
本文浅述了修辞学的相关研究,分析了修辞学的研究范围和有代表性的三种西方修辞理论,阐述了修辞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应用研究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在修辞学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修辞学产生的原因是基于对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反思和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文化语言学热潮.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修辞学会、江苏修辞学会、<修辞学习>等重视文化与修辞关系的研究.对中国文化修辞学研究之展望是:进一步探索中国文化修辞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从更深更广的文化层面观察汉语修辞现象,进一步继承古代修辞学的优良传统,探讨文化修辞学的方法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吕叔湘是语言学大师,自然他在语言学方面的贡献已载入史册.然而,学界对吕叔湘在修辞学领域所做的成绩则少有人研究,虽然几部修辞学史中都提及他与朱德熙合著的<语法修辞讲话>,但往往评价得很不到位.事实上,吕叔湘在修辞学方面主要有两大贡献,一是语法、修辞的互释性研究,二是对修辞本质、修辞原则以及修辞学研究范围等本体问题也有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汉语修辞学史的研究是汉语修辞学中的热点,成果很多。汉语修辞学史研究想更上一层楼,是不容易的。对汉语修辞学研究现状进行评论,是汉语修辞学前进所必须的。这种评论应当建立在“诚”字之上,端正学风。研究汉语修辞学史,进行汉语修辞学评论,目的是要推动汉语修辞学研究,促进修辞学的繁荣。  相似文献   

7.
语言学的研究中,可以见到使用“语义场”的术语.语义场的研究是有比较突出成果的,虽然专门的论著并不是很多.不过,以往的研究多为从纯粹的语言角度出发.而从修辞学的角度来探讨语义场问题的堪说鲜见.从现状可以推断,如果修辞学容纳进“语义场”的研究.必然会大大拓展研究的范围,进而推动修辞学的系统化、科学化,在更深层次上描述修辞现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比的方法,讨论中国古代修辞学传统与西方古典修辞学传统的民族性特点.中国修辞学的实践重“文辞”、轻“语辞”;而西方古典修辞学起源于演讲论辩,与“语辞”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产生“官学”、“官制”的封建专制的社会条件,即民主思想和制度的缺失,对中国修辞学重“文辞”、轻“语辞”的倾向有明显的影响,导致了中西方修辞学传统之异.认清这个问题对于中国修辞学的未来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修辞学和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修辞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修辞学对科学的贡献,这是科学的修辞学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但是,在中国修辞学发展史上,人们却有意无意地回避了、忽视了这一根本问题的研讨。在当前的中国,修辞学在语言学中不受重视,受到冷落,在整个科学体系中没有地位,在社会上没有良好的社会形象,不为一般人所知晓,所理解,所接受,所喜爱。在此情景下,中国从事修辞学研究的诸君,如果能够认真地思索一下这两个基本问题,那么对于中国修辞学的现代化和科学化一定是有好处的。不过,这两个问题又太大了。不是一个人一篇文章所能够说得清楚的呢!于是我们从简取易,先来讨论修辞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记得10年前,在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出版50周年讨论会上,我的报告题目是《修辞学与辩证法》。现在的探讨也可以看作是那时开始的一项研究的扩大继续吧。  相似文献   

10.
宗廷虎先生从事修辞学教学和研究近50年,在学术道路上长期潜心钻研、孜孜以求,取得学界公认的累累硕果.他的著作和文章内容涉及修辞学理论、修辞学研究方法、修辞学史、修辞现象研究、修辞应用实践等诸多领域,为当代修辞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本文从"修辞理论的独特建树"、"修辞学史的巨大贡献"、"修辞实践的骄人成就"[3]三个方面对宗廷虎先生的修辞学研究作了一个轮廓性的概括和评述.  相似文献   

11.
修辞是指编码,随意改变其含义将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修辞学丧失自身特征。修辞学以揭示编码规律为己任,但不等于无需研究解码,研究任务和研究范围是两码事,后者覆盖面总是大于前者覆盖面。接受修辞学概念可以成立,但是作为修辞学的下位学科,应当把落脚点放在编码上。  相似文献   

12.
修辞学的性质历来有争议。骆小所先生在《修辞学的性质新论》(《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修辞学属于艺术部门”、“修辞学是一门边缘科学”,“修辞学属于大语言学”。一个部门挂三块牌子,也许可以办很多事情,但也可能职责不清,性质不明。笔者坚持大多数人自觉反对,不自觉认同的修辞学属艺术学的观点。仅这一点说,我和骆先生是一致的。至于郑荣馨先生在与骆先生争鸣的文章(见《修辞学习》1996年第5期)中把我列为“艺派”代表之一,倒使我感到受之有愧。我们承认骆文在理论及表述上是有点问题,仅就“修辞学属于艺术部门而不属于科学部门”这句话来看,较审慎的表述似应为:“修辞学属艺术学而不属自然科学”。尽管如此,细读该文,这一认识还是明确的。又若要避免理论上出现漏洞,在我看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在人文科学内部,修辞学属艺术学而不属于语言学。因此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骆文在语言表述上出现了什么问题,而在于修辞学属艺术学的观点能否成立。故笔者  相似文献   

13.
宗廷虎先生的修辞学理论和修辞学史研究中贯穿着深刻的辩证理念.这既体现在其对陈望道修辞学思想的概括提炼中,也体现在对修辞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各个方面.在注重言语交际全过程研究、多边缘学科理论融合及修辞学研究的态度方法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体现出辩证理念,为修辞学理论体系建构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修辞学研究的开拓和发展是一个重大问题。需要解决好两个大问题:第一个是进一步明确修辞学发展的方向,第二个是修辞学研究方法的继承和创新。王希杰的新版《汉语修辞学》给予我们许多宝贵的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5.
现代修辞学研究产生、发展的历史已近百年,可发展却非常迅速,形成了很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较多的问题,今后的发展向何处去是研究修辞学的学者关注的问题。文章从历史回顾、修辞学研究、历史评价、修辞学发展趋势思考等方面阐述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吕叔湘是语言学大师。然而,学界对吕叔湘在修辞学领域所做的成绩则少有人研究,本文认为,吕叔湘在修辞学方面主要有两大贡献,一是语法、修辞的互释性研究,二是对修辞本质、修辞原则以及修辞学研究范围等本体问题也有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修辞学研究有效地使用语言,民俗学研究传承性的民间习俗,大多又限于古俗、旧俗。二者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一个尚未引人注意和探索的问题。从二者的研究现状看,民俗学不涉及修辞问题,修辞学同民俗也没有什么关联,要说还有一点关联,也仅限于忌讳习俗,何况修辞学著作谈及忌讳的只有少数几种。不过,人们都承认,修辞学同语音学、语义学、语法学等的关系很密切,民俗学和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民间文学、历史学等都是近邻学科。既然民俗学和语言学是近邻学科,那么,它同语音学、语义学、语法学有密切关系的修辞学理应有多方面的联系。本文拟就修辞学、民俗学的对象、任务,修辞的表达方式、习俗  相似文献   

18.
<广义修辞学>建立了一个由"表达论"--"接受论"--"互动论"三者构成的系统的研究格局,这是修辞学领域的一次新革命,把修辞学的研究推向了新的深入与开拓.  相似文献   

19.
修辞学学科定位,即确定修辞学的性质,确定其研究对象。正确而科学的学科定位,有助于建立具有特色的修辞学体系或理论框架。修辞学只研究表达效果,不研究接受效果。修辞学不是边缘学科,把修辞学视为边缘学科而产生的麻烦是:如何与文艺修辞学等边缘学科加以区别?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表达效果修辞学的传统。修辞学不是美辞学。美辞学可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修辞学是结构语言学走向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三个问题:一、全球视野和中国修辞学学科形象重建;二、全球视野和中国修辞学研究的创新动能;三、全球视野和中西修辞学研究学术智慧的双向流动.作者认为:中国修辞学融入全球视野中的同类研究格局,需要消化外部智慧,更需要以自己的学术形象和民族身份的清晰度,进入全球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