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已经和正在对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产生着重要影响.新形势下,大学德育工作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遵循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更新教育内容,改变存在的形式,变革教育方式……这一切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改进和加强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同时,也使高校的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众言所归,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要求德育工作的新思路,虽然说,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内容不会改变,但随着德育环境、对象、任务、内容和渠道的变化,德育工作也不能因循守旧,而应该有新的面孔,要有新的套路,要在改进中加强.改进和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既不能使德育游离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外,搞自我中心、自我封闭、自我循环,也不能违背德育工作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去消极地顺从市场经济的各种影响.应该明确坚持与创新的关系,把握坚持与创新的适度原则.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发展的新形势下,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是贯彻和执行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的集中体现,这已成为高校广大教职工的共识.但是高校德育工作应该如何改进,又如何加强,需要我们作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笔者以为,高校德育应坚持从学校的具体实际出发,从师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夯实高校德育基础,充实高校德育内容,落实高校德育措施,扎实开展高校德育工作,求实唯实,努力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3.
高校德育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德育工作60年来五个阶段曲折跌宕的发展历程,总结出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才能确保高校德育工作的政治方向,坚持系统性建设、才能建立高校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确保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确保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坚持与时俱进、才能确保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等启示.通过总结和应用这些历史经验,探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径,全面提高高校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校的德育是指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中国高等学校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的形势既为高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又为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虽已取得很大成绩,但仍需调整与改进。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高校德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本文主要从高校加强德育工作的现实意义,德育在高校工作中的地位以及加强德育工作的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强化六种意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保证.近年来,我院党委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尤其是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强化“六种意识”,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学院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加强德育工作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该文通过确立“德育首位”意识、准确把握德育工作目标、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和建立德育工作考核评估等四个方面的阐述,明确了新形势下高校不断加强和改进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大的历史课题和现实任务,也是当前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工作。针对当前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对加强高校的德育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应认识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高校德育和谐发展的重要性,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来指导高校德育工作,妥善处理高校德育在新时期面临的困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大的历史课题和现实任务,也是当前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工作。针对当前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对加强高校的德育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12.
这是在一所普通初中学校上的研讨课。该校一位教师上《社戏》第一课后 ,我承接她上第二课时———月下归航。这节课我安排了两个教学重点 :1、比喻的修辞手法 ;2、“偷”豆为何难忘。第一个教学重点 ,安排三个步骤实现教学 :步骤一 :让学生朗读这一部分 ,划出比喻句。学生很快找出比喻句“那航船 ,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本喻体、比喻词等名词术语学生似乎都懂 ,也就是说 ,若考试采用选择题形式 ,请他们选出是 (或非 )比喻句的一项 ,大部分同学能得分 ,若让他们造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句 ,恐怕十有八九就要失分了。为了让学生能…  相似文献   

13.
认为中学化学教材中关于元素周期表中"周期"和"族"的划分及定义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又容易造成教师和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和表达上的不准确,建议在中学教材中取消对"短周期"、"长周期"、"不完全周期"等概念的要求,将"零族"、"Ⅷ族"分别称为"ⅧA族"、"ⅧB族".  相似文献   

14.
“去行政化”与“纪宝成难题”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学行政化趋势由来已久,典型地表现在行政等级越来越具有支配性地位,但要想立即去掉或完全去掉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大学发展要求必须去行政化,这就构成了著名的"纪宝成难题"。通过对大学行政化形成过程分析后发现,大学去行政化就是要去掉行政特权,回归学术本位,而非简单地去掉行政级别。在去行政化过程中首先需要走行政与学术系统并立的过渡阶段,只有这样去行政化才是可能的,这说明纪宝成难题并非完全无解。  相似文献   

15.
《围城》通过方鸿渐的漂泊,借助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空间转移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及中国知识分子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多侧面地对所谓文明社会的各种弊端作了无情揭露和嘲讽,使方鸿渐们在不同的世情背景下,呈现出既复杂又真实的人性、人情和人生。  相似文献   

16.
苏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4):56-56,68
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及对必然性的利用,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而实践也是同样包含着主客观统一的主客体的统一,即人们利用、改造客观必然性的活动:主体性也是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克服、改造中得以确立起来.自由、实践、主体性三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态,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是从自由和实践引发开来的,作为自由和实践的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和改造中达到的与客体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福柯探索"凝视"与哲思的关联,体认"知识-权力",洞察"知识"和"权力"的内在生成,并在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生物学等多元学科的"凝视"之中关注微观问题的性质与机制。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拉美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债务危机。这场危机持续时问特别长,涉及范围特别广,债务数额特别大,对世界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作为西方金融中心和支柱的美国对这场危机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分别提出了解决债务危机的“贝克计划”和“布雷迪计划”。  相似文献   

19.
在继承前人对符号意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任何符号都有符号层、逻辑层、学科层、存在层这四个层面的意义。据此,从符号学与集合论这两个视角来看,空符号与空集合虽有着的不同意义,但其相互问存在既相异相通,又相互支撑的微妙关系。事实上,在逻辑层面、学科层面和存在层面上“任何符号系统都离不开空符号”。  相似文献   

20.
汉语句子主语是受体的句子中,以"被、受、挨"句最易混淆,本文分析了三句易混淆之因素,并对词性、词义、词语搭配以及动词的语法作用等方面对"被、受、挨"句加以分辨,以期在教学中帮助留学生准确应用三种句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