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儒家教育实质是德教.儒家德教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精华,其中教为政本,寓教于乐,修身为本,重行力行,对我们今天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均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体教分离”到“体教结合”,再到“体教融合”“体回归教”,其背后是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实事求是并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竞技体育的现实逻辑,是根据国家的发展需要和现实条件,在不断改革中最有效率地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中国智慧。当下的“体教融合”,指明了未来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特别是青少年竞技体育发展与改革的方向,但其内容和力度依然是在体育体系、教育体系“双轨制”下的“有限度地融合”,且“体教融合”的目标与到达指征还不明确。研究认为:“体教融合”的改革应是有方向、有目标、有结果预测的“体教合二为一”的过程,其到达点应是“体融于教”,或者说是“体回归教”,即中国青少年竞技体育的训练与竞赛逐渐回归国民教育系统,青少年运动员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体育特长得到超常发展,从而建立以国民教育系统为主轴,以体育社会市场体系为辅助的竞技体育“新举国体制”,促使中国竞技体育得以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从"体教结合"的产生开始,梳理了"体教结合"的发展历程,分析出"体教结合"困境的本质在于体育部门与学校的目标错位、体育部门与学校的职能混乱、早期专项化训练的认识偏颇与低效率、高校"体教结合"违背运动能力形成规律。结合当前大举国体制提出"体教分离"的构想,指出中小学、普通高等院校和竞技体校实施"体教分离"的基本思路,并对"体教分离"后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运动员退役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4.
论教师的教     
教师研究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对教师研究的诸多方面,本论文将着眼点放在教师的教这一问题上,主要以什么是教师的教,教师教什么,及怎样去教的逻辑思路为线索进行论述,重点探析一个教师完整而科学的教,目的在于提高教师自身的发展,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教代不教”的教学理念,指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和探索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在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自理能力,培养学生自觉性,让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探究、自我实践的方式,获得更多实用的知识,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所以,本文主要从以“教为不教”这一教学理念入手,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清代著名云南回回伊斯兰学者马德新是一位立志宣教(伊斯兰教)、护教的人,他不仅对伊斯兰教有自己系统的看法,而且对所谓伊斯兰教"异端"也曾给予过严厉的批判,这些对我们研究清代回族伊斯兰教都有很好的帮助。本文在对此做出较为系统的分析后,进一步指出了马德新所倡导的宗教信仰上的正统化特征和信仰实践上的大众化特征,以及他所强调的知行合一和"圣人"行教路线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产教结合"是"产教依存"的发展基础,"产教依存"是"产教结合"发展的高级阶段。当前,我国正在实现产业教育体系与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对接,这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目标之一。本文对职业教育产教依存的内涵进行阐述,并且分析其内在驱动机制,以期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等体育院校是我国体育和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作为新时代体教融合战略布局中的高端智库,以办学基础、学科优势、校社融合等特点彰显独特作用。研究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为背景进行分析,以问题为导向分析高等体育院校在体育精神培育、体育事业改革、高等教育改革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现实困境。体教融合战略拓展了青少年体育、教育、健康等资源的需求规模,高等体育院校应发挥其在体育事业中的独特作用,围绕理念融合、专业融合、方式融合和人才融合,将体教融合作为提升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地位、提升我国高等体育教育质量的破冰之举。高等体育院校在体教融合政策驱动下,不仅是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培养和输出的主要阵地,还致力于以健康第一理念、智力支撑效用、重点领域治理、先进制度建设和国际引领发展为治理策略,将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打造成为体教融合的高端智库。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医教结合的涵义、医教结合实施的政策背景、医教结合改革的理论基础、技术条件与实践探索进行了论述,对特殊学校实施医教结合面临的困难提出了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体教结合模式为研究起点,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研究体教融合培养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必然性、可行性以及方略,以期为我国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提供参考。研究认为:由于存在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需要、竞技体育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等,使体教结合必然走向体教融合;国家行政部门职能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为之奠定了基础;体育与教育部门应该在教育观念、管理方式、竞赛方法上进行改革与转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规模快速发展,对学生评教却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学生评教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就高职教育学生评教,为什么要施行?怎样做?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学生评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更新观念,重构学生评教制度,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提高认识,转变师生旧有的学生评教观念,共同确立科学的评教观;精心组织学生评教,提高评教信度与效度水平;设计科学的学生评教内容,促使师生更好地交流与合作;科学处理学生评教结果,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重视对评估后效的追踪,促使反思性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13.
“体教结合”的命题提出已有30多年历史,“体教融合”业已成为体育界和教育界都非常关心的课题。本文探究体教结合、体教融合的缘起,以及体教结合、体教融合的最终目标和“理想像”,对中国竞技体育的问题及体教结合、体教融合的动机与意义进行剖析。中国的竞技体育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面临着“金牌”的成本和意义问题、运动员高淘汰率和人的成本问题、运动员文化素养和全面发展问题、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不平衡问题、竞技体育与青少年体质落差问题、竞技体育与精神文明建设落差问题等。“体”的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结合教”“融合教”乃至“回归教”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而“结合教”“融合教”应是过程,“回归教”应是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4.
"学评教"作为评价和控制教学质量的新手段,目前已经被我国高校广泛采用,但是,目前国内高校学评教结果的运用有所偏颇,评教问卷维度不全,评教的方式多为定量评价,实施的时间也不尽合理,同时存在忽视实践教学评价等几大突出问题。我国高校的学评教体系应在从以上几方面分别加以改进,推动学评教体系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5.
目前,要否学生评教已较少争议,提高高校学生评教的有效性成为这项制度健康运行的关键,其主要策略是:转变观念,强化评教过程中师生的双向责任与能力;优化指标体系,促使评教过程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发挥网上评教优势,保证评教信息渠道全面、畅通、经常化。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整体提升是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前提,而体育的整体提升需要体教融合真正得以落实,深化并落实体教融合需要抓住融合的本质。在对我国体育发展历程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得出我国体育发展路径经历了分离、游离、体教结合、体教融合四个阶段,继而对四个阶段的发展背景、功能和作用、面临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和审视,指出体教融合的本质和关键是体育的全面回归,并从学科回归、体育教育正常化、体育本源回归、竞技回归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考量,并对各部分的融合特点、关键问题的解决、具体操作等给出了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 ,不仅是广大阿拉伯人的宗教信仰 ,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生活习俗等方面左右着虔诚的信徒 ,而且 ,伊斯兰教在阿拉伯人早期教育方面也曾发挥过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伊斯兰教产生初期阿拉伯人教育情况及其特点的分析 ,全面阐述了伊斯兰教对阿拉伯人早期教育的影响和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论伊斯兰教在伊朗传播的交往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伴随着阿拉伯人的军事征服传入伊朗 ,逐渐为波斯人所接受。这一历史进程是阿拉伯民族和波斯民族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长时期、多方面交往的结果 ,具有明显的交往性特征。军事交往为伊斯兰教在伊朗传播创造了前提条件 ;政治交往是伊斯兰教在伊朗传播的保证 ;经济交往是伊斯兰教在伊朗传播的重要原因 ;文化交往是伊斯兰教在伊朗传播的深层根源 ;什叶派成为伊朗国教是长时期交往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里,保育员的岗位职责之一就是配合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在集中教学过程中,低师幼配比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不是很理想,高质量的保育员配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师人数不够、低师幼配比的问题,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但现实情况是保育员配教存在较多问题,整体质量较低。本研究从笔者所在城市随机抽取210名保育员为研究对象。通过与21名保育员和5名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到保育员配教行为背后的更深层次的内容。调查发现保育员配教质量较低的主观原因是保育员缺少配教的主观能动性,对配教内涵的理解较片面,对自身的配教行为缺少自信。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由于认知偏差,导致学生评教过程中出现学生敷衍、教师排斥的现象,本文以控制论为指导,提出在前馈控制视阈下,从源头上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评教观念,把关注于评教结果的视角前移,转变为突出评教前师生认知偏差的矫正和疏解,以期达到正本清源的效果和营造课堂教学质量意识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