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是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有效实施教师评价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国内广大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分析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和校本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提出了几点改革建议。一、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与特征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国内外研究者出于不同的立场,存在不同的理解。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专  相似文献   

2.
建立基于岗位的职务晋升制度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美国教师职级制将职级与岗位设置相结合,职级越高,岗位责任越大,晋升以专业认证为前提,有完善的晋升评价制度。其对我国的启示在于:颁布中小学教师国家专业标准,规范教师评价;建立动态教师专业资格认证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合理流动;晋升与岗位职责挂钩,拓宽教师专业发展通道;加强晋升评价管理,建立基于标准的教师绩效评价及学生成就增值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世界教育信息》2013,(1):51-54,64
2010年,韩国开始全面实施新的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该制度的评价主体呈现多元化、评价内容具有全面性,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文章对韩国教师评价新制度出台的背景、进展状况、存在问题等进行梳理和分析,为我国教师评价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美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对美国顺利的开展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美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所呈现的评价目标具体明确、评价模式层次清晰、评价组织多样化、评价注重教师工作效率和学生学习成果以及评价过程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对我国开展中小学是专业发展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本文以此为参照提出我国开展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应加大对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重视程度、对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注重评价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及完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伴随着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入思考基础上产生的,是一种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形成性评价制度。在对教师专业发展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特点以及二者关联性问题的研究基础之上,分析发展性教师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的作用,能够为我国构建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最早兴起于英国、与外控式评价相对应的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教师评价制度.教师评价是促进教师素质和专业水平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对我国教师评价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对目前教师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本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评价正由传统的奖惩性评价向着以促进教师成长为目的新型评价转变。本文从传统教师评价制度的缺陷入手,对我国中小学新型教师评价制度的新理念、新原则及操作实施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关于高校建立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已成为国际教师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但现阶段我国高校推行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制度还面临着理念偏差、法律保障、理论薄弱、实践不足等问题。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校建立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制度的基本对策:一是完善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内在制度;二是培育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教育对象复杂、教学内容不规范、教学形式单一、教育效果难以控制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我国落后的教师教育体系、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等。应改革职前教师教育,完善教师资格证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组织化,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研究,推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发展以保障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教师发展学校,是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所进行的教师教育制度的创新。教师发展学校并不是一所独立的学校,而是建置在中小学校内,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研究共同体;教师发展学校并不是一所封闭的学校,而是在合作的基础上跨越校内外各方原有疆界,为教师的专业提升搭建了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可为教师发展学校建设提供目标与动力,以评促建是构建教师发展学校建设长效机制的有效路径.浙江省通过政府部门、高校与中小学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在标准化评价指标的指导下,以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发展学校的协同合作、组织管理、资源保障、课程建设几方面进行评价,在以评促建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但其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第三方评价对评价结果客观性的消极影响、评价工具不够完善、评价内容不够全面、评价过程过于烦琐和不够深入等问题.未来可从完善第三方评价、改良评价工具、丰富评价内容、优化评价方式等方面着手,推动教师发展学校长效运行.  相似文献   

12.
教师发展学校建设标准参考纲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推动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积极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本文提供了一个教师发展学校建设标准参考纲要。该标准包括:实现大学和中小学的合作,促进教师教育专业化、一体化和终身化的实现;建有务实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编制以教学研合一教师专业工作方式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系统;将研究与理解学生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心;拥有多学科的专家队伍,实现大学学术文化和中小学实践文化的互动;重视并拥有有效的教师评价等。  相似文献   

13.
Teacher Evaluation, Leadership and Learning Organizatio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argument that meaningful teacher evaluation in schools can be an important catalyst for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school improvement when it is linked to broader conceptions of leadership in schools. A state-of-the-art teacher evaluation, assessment and professional growth system is described and the manner in which this system is linked to leadership density,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school improvement is detailed. Findings from two contrasting case studies of schools implementing this new system are presented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for linking teacher evaluation systems, newer conceptions of school leadership, and school improvement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4.
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文化的变革,是教师价值理念、行为方式的综合变革。教师团队建设,是建设优质教师团队、促进学生发展和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路径,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且日益得到广泛的关注,教师团队建设在实践中也形成了多种模式。要加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真正发挥教师发展学校的重要作用,打造一支学习型的教师团队,真正形成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的合作型教师文化。  相似文献   

15.
浅论教师发展学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师发展学校是在教育的实践转向背景下产生的,其主要目标是:建设新型学校、培养新型教师、建设新型教师教育。教师发展学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尊重学校的经验和传统;理解学生;树立教师的研究意识和主体意识;建构新型教师的专业活;关注学校的整体建设等。  相似文献   

16.
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工作绩效评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主体性迷失、价值理性遮蔽、动力性缺失。反思并追问这些问题是确立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绩效评价新理念的前提。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绩效评价理念重构表现在:互动共进,教师工作绩效评价引领学校愿望与教师期望相匹配;科学有效,教师工作绩效评价实施注重刚性与弹性相辉映;多元激励,教师工作绩效评价完善教师工作显能与潜能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是教师职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提升基础教育质量起到重要保障作用,同时也对传统师范教育产生了强烈冲击.面对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改革,师范院校只有树立应用型教师培养理念,明确应用型教师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层次,构建应用型教师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才能发挥师范院校在教师培养上的优势,提升教师教育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Restorative justice (RJ) i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school discipline that has been gaining recognition in the public and academic spheres as a way to engage students who misbehave in school. RJ has promise to address racial/ethnic, gender, and disability disproportionality in school discipline. One aspect of school-based RJ that has received almost no attention in the literature is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ongoing support of teachers in schools using RJ.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review of extant literature on school-based RJ, teacher training, and consultation methods. Integrating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 on school consultation and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e argue that schools should implement a multitiered model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o build teacher competency in RJ, specifically including the use of targeted teacher consultation. The proposed model is complementary to an RJ framework, systematic, and capable of evaluation; futu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evaluate its effectiveness in practice.  相似文献   

19.
教师网络学习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新的途经,已开始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重视,但教师网络学习作为教师在职培训的组成部分,在政策、认识、评价等层面还需要深入研究。因此,分析当前教师网络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无论对教师网络学习的组织者,还是教师网络学习的参与者,都具有理论引领和实践指导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种方式:教师个体的自我学习、反思和研究,教师同伴的互助提高,专业人士的指点引领。三种发展方式的责任主体不同,显示的意义也不尽相同。教师个体的学习、反思、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显示了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自觉。教师同伴互助需要学校建设起良性的团队文化和教研文化,显示着教师职业的专业组织特点。专业人士的指点引领则更多依靠教师任职学校和教师培养培训机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计划、有组织的介入,它显示着社会为教师专业发展承担起了应有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