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文化结合、文化比较和文化整体阐释的角度,发掘了中国儒学文化与侠文化的理论结合点,对儒侠文化进行了系统阐释。笔者从儒学文化和侠文化两者各自的内容与内涵入手,完成了两者共同点的确认,从而在共同点上发现文化的兼容与联系,达到共通的理论发现。基于共通之处,研讨理论结合,在结合点上深化儒侠的概念,并与两种缘起文化不同的内容与内涵系统结合,进一步完成整篇文章的论证过程。  相似文献   

2.
唐代侠风炽盛,侠意识异常浓烈,并在兼容并包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内涵得到了丰富和提升。其表现出的功名追求与人生享乐合而不悖的独特内容、明主情结与恩报意识中的国家、民族观念,都是对传统侠意识的发展,是独具时代特色的侠意识,包蕴着深厚的现实内容,反映着较为深广的时代文化心理。它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反映出唐代文人执着、进取的用世精神,追求功名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个性自由、注重世俗享乐的人生情趣,展示了唐代文人的心态和心灵历程,为我们认识其复杂的心灵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宋人咏侠,与宋代任侠风气、民族矛盾、宋代武林、绿林、市井、秘密帮会等现实生活紧密挽结,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价值体系。宋代咏侠诗内容丰富、气象恢弘,富含时代精神,在对晋唐咏侠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创新中呈现出独一的审美特质,闪耀着理想的光芒。宋代咏侠诗上承晋唐咏侠传统、下启金元咏侠之风,是咏侠诗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对宋代咏侠诗从宏观上进行搜集、整理和研究,不但能够填补研究领域的一个空白,而且对于探讨文人的时代精神和独特个性都有重要价值,进而还可为研究中国文化在宋代的承传与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武侠小说的本体包括两个根本方面———侠文化和通俗小说,武侠小说的本体研究即是探究武侠小说与侠文化及通俗小说的本质关系。从武侠小说与侠文化的本质关系来看,武侠小说是侠文化的文学形式和重要载体,武侠小说是侠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形态,而且两者关系非常密切。  相似文献   

5.
嵇康是魏晋时期真正的儒侠,其“尚奇任侠”之精神主要表现在锻铁淬剑、琴棋书画、山林药酒、广陵绝唱等生命实践。嵇康的“尚奇任侠”既与他的个性气质有关,又与他所秉承的越文化之熏陶、所染受的思想文化和所处的时代氛围的影响密不可分。嵇康正直守信、任性自由、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侠之操守和使气任性、傲世不羁、轻死易发、刚肠疾恶的侠之性格真正体现了侠的灵魂。  相似文献   

6.
侠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特殊产物,它产生于民间,扎根于民间,盛行于民间。唐代侠风炽盛,任侠使气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思潮,进而上升为唐代士人理想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唐一代咏侠诗创作空前繁荣,侠的形象在诗歌、小说中大量出现。这时,侠就具有了一种符合象征意义,它本质上是唐代士人主体意识的张扬和独立人格的追求在文学领域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鲁迅不同时期的作品,寻找与挖掘其作品中对体育思想的论述,研究其体育思想及其价值,以期对当代中国体育精神及体育思想的传承起到帮助作用.研究表明:鲁迅的体育思想及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抨击奴性文化,呼唤、弘扬“野性”,塑造现代国民;其二,吸收西方先进体育思想,确立体育的核心价值是“立人”;其三,将体育融入新文化运动,发挥其文化启蒙功能.  相似文献   

8.
《七侠五义》成功地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侠义之士,讴歌和赞美了其"侠之忠"与"侠之义",并且使这些侠士及其侠行、侠节,侠行成为贯穿小说始终的一个核心和主体。作为"侠士"的代表人物,展昭的形象历来争论不休,众说纷纭。初读《七侠五义》认为展昭只是"侠之忠"的刻骨追随者,但是在深入了解作品的的写作背景后再读这本书,则发现展昭身上所体现的是另一类"侠之义",展昭就是"忠义两全"的完美结合者。  相似文献   

9.
现代人面临的是世界一体化过程中的文化危机。反观鲁迅20世纪初"终结历史惯性"的文化意识启蒙,会给当代学者以历史的借鉴和理论资源。鲁迅专注文化无意识,改造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构建清醒的文化自我意识,是实现"致人性于全"和中华民族走向思想的自由与自发,民族的自觉与自信的最大可能。  相似文献   

10.
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巨人,他的作品以其思想的无比深刻性和语言的非凡纯熟和精粹,显示出他的成熟和独到.作为白话文学的坚定倡导者,鲁迅以他的作品,显示了白话文强大生命力和丰富表现力,同时,他又以一种特别的白话文言味或文言白话味显示着他特有的风格.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一特点,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从而更准确理解和把握鲁迅的思想内涵,更准确理解和把握鲁迅作品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悲剧鲁迅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但他生前并不快乐,死后更是可悲。即使到了今天,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喜欢鲁迅。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关键的是我们没有把鲁迅先生当成一个文学家,一个思想家,而更多的把他当成一个政治家,这是特定的时代强加在鲁迅先生身上的悲剧。那么在静下心来认真地、全面地研读他的作品之后,或许才能领会到鲁迅先生在文学上、思想上的深刻性与前瞻性,才能真正理解他。  相似文献   

12.
池莉承续着鲁迅所开创的现实主义文学主潮,本文从池莉小说中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以及艺术上寻找鲁迅文化精神的影子.即鲁迅因子.池莉的小说传承了鲁迅的平民精神关注底层人民的生存问题;以及对人性的终极关照--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主题:艺术上主要表现为漫画化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序跋文本大致分类。序跋文本显示鲁迅思想发展变化的脉络和缘由,完整表现了鲁迅思想的精华,准确传递了鲁迅作品的信息,体现了鲁迅与外国文化的双向互动关系,是鲁迅为中国现代木刻艺术奠基的生动见证。鲁迅序跋文本研究还很薄弱,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唐代侠风炽盛,成为侠文化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加之唐代是近体诗的成熟期,因而这一特定时期的唐人咏侠诗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咏侠诗发展史上的一座艺术高峰.<全唐诗>中收有300多首咏侠诗,从诗人的审美理想、艺术创作的独特性以及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等方面,充分反映了唐人咏侠诗的魅力所在,也体现了诗中文人的时代精神、独特个性以及巨大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15.
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贾平凹在塑造他笔下的男性形象时自觉不自觉地继承了"儒"与"侠"两种文化资源。金狗是"儒"的代表,表现了多情重义、仁义精神和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雷大空是"侠"的代表,他们敢作敢为、惊天动地,却又鲁莽缺乏理性,最终是同归于尽的结局。  相似文献   

16.
鲁迅不是涓生,对涓生的婚恋观和人生态度,鲁迅都是反对的.但在塑造涓生这个人物时,鲁迅既借鉴了他人的经验,也倾注入自己丰富的感情体验,因此,涓生的身上有着鲁迅的身影.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人生观是在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这种人生观以实现人的解放为人生的最高理想,以“生命不息、斗争不止”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鲁迅的生活观是生活着就应该摧毁黑暗和散播光明,生活着就应该为人类崇高的理想而奋斗。鲁迅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为人类的进步事业做贡献,把为劳苦大众服务牺牲作为生活的目的。鲁迅以这个人生目的自律并用以衡量和评价他人。鲁迅主张以满怀信心和勇气面对人生道路上的矛盾和苦痛作为人生的态度。鲁迅自身有苦痛的时候,也有快乐的时候。而这个“快乐”正是在与“苦痛捣乱”和“以血饲人”中获得的。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作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其战斗精神得到空前的高扬;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界,尤其是左翼文化界前进的方向。纪念鲁迅先生,自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文艺阵地》是由茅盾主编的一份大型的综合性文学刊物,在此期间,曾着力标举鲁迅的旗帜。这些纪念文字,主要从鲁迅的生活、作品和思想三个方面展开。重温旧籍,当有裨于时下的鲁迅研究。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代文化巨人 ,鲁迅的禀赋、才情丰富多样、非同一般。而相对于其它文体 ,杂文的边缘性正为鲁迅的多重素质的发挥提供了广阔自由的空间。这正决定和构成了鲁迅杂文思想、艺术特质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儒学自孔子开创以来 ,由于它的普适性而得到各民族的认同 ,在它的发展中 ,各民族在吸收儒学思想的同时 ,也把各自民族中的优秀思想融入儒学中 ,从而更加丰富了儒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