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慕课出现于信息时代,最近几年被广泛地推广、应用于国内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慕课的兴起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课程建设提供了契机,在致力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吸取传统教学方式的精华,也要充分发挥新型教学模式"慕课"的优势,有效地把传统课堂和"慕课"结合起来,保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免费的在线课程"。"慕课"以开放的网络化学习教育为基础,课程的范围覆盖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科技学科。近几年以来,一些操作性与技术性强的课程也被试着挂到慕课上。至今为止",慕课"课程基本上是免费的。作者主要从分析"慕课"教学模式相比较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基于这些特点慕课教学给高校思政教学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由此引发对于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高等院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不断深入,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即"慕课"应运而生,本文主要研究"慕课"给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带来的深远影响,探讨《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向。"慕课"主要体现在构建新型的教与学的模式,教师和学生可以灵活安排教学计划和学习计划,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不同院校同行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即慕课应运而生,本文主要研究慕课在电工与电子技术中的应用,根据该课程的特点以及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分析,研究了慕课模式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具有的优势,以及如何更好地将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相结合。通过比较和分析,采用慕课方式进行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可以使老师和学生更加灵活地安排教学和学习计划,更加便于学生之间或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更加便于教学管理,与此同时使得老师间的交流变得方便,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慕课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慕课来袭,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受到很大的冲击。积极探索大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适合大学学校和课程自身发展特色的慕课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成为眼下高校面临的迫切问题。"慕课"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教学形式出现并存在是有理由的,但这种存在最终只能是依附于传统教育教学形式的一个补充。冷静地思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是简单地将"慕课"融入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基本思想。文章从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对大学教育提出的挑战、传统课堂教学与培养目标的不适应性及存在的不足、慕课教学模式优势给传统课堂教学带来的改革与发展契机、慕课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机融合等方面论述了将MOOC优势发挥在传统课堂中,促进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融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教学改革理念和思路,为实现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取得有效的教学成果提供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6.
慕课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而理论力学是理工科学生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如何将慕课形式引入理论力学教学,这是一个难题。本文重点介绍了理论力学慕课的设计和制作过程,通过新型的教学模式希望能够提高理论力学的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7.
《大学语文》是不少高校开设的通识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将传统课堂与数字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网络时代,传统课程的改革与探索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创新.课程教学内容仍以经典篇目鉴赏为主,各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制作符合本校特色的慕课课程,通过网络形式提供给学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内容.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线上...  相似文献   

8.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等新型在线开放课程和学习平台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正在促进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当前,互联网与教育相融合的MOOC新形式给高等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基于慕课本身的局限性,促使SPOC成为慕课与高校传统教学的结合点,并成为慕课时代高校教学改革的理性选择,从而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实现优质课程共享,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制度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学周刊C版》2015,(34):219-220
慕课具有规模大、教学资源开放、教学过程互动以及授课形式多样化的特点。近两年,在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引领下发展迅速,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开辟了新的道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材料工程类课程为例,将"慕课"应用于材料工程类课程教学改革,与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对比,探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慕课(MOOC)是由国外大学开创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具有大规模参与性、开放性、共享性和有效利用微课程资源等特征。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改革稳步推进。鉴于慕课给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的价值与挑战双重影响,我们应努力规避其负面效用,不断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凸显"线下"课堂教学的作用、提升教师现代教学能力,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平台与自动化工具辅助作用,有效地组织、监督及管理学生开展慕课学习,将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解决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资源不足等问题。通过比较应用型高校程序设计类慕课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学习对象以及评价方法中的优势和局限性,提出将慕课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2.
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在线课程教育模式,其个性化教学服务、以问题逻辑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等特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高校应借用慕课的平台和形式,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优化教育内容设计,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改革教学评价模式,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相似文献   

13.
慕课实现了互联网与传统教育的融合,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慕课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需要重构:加强教师自身学习、注重教学内容结构的设定、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政课慕课课程、将慕课设计与慕课教学巧妙地串联起来.  相似文献   

14.
慕课对高等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高校要积极应对慕课热潮,充分利用和保持自身优势,进行教学模式、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创新,走出一条特色的应用型"慕课"之路。在对慕课的实质,实施范围、受众群体,与传统教学的差异及对高校教学模式的影响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构高校课程教学模式,提出"分析—设计—探究—评价"互动融合提升的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和发展,高校的教育教学也借着这股东风迅速地发展起来,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引入到了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得到了非常好的成效,其中,慕课的教学形式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近年来,高校网络普及,学生都可以在学校内使用网络资源,慕课的形式将共享和在线课程用到了极致,极大地推动了高校教学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慕课对教育的影响日益引起教育界的关注,有人预言慕课必将给教育带来深刻的革命,在此背景下,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慕课与程序设计课相结合的优点,并对围绕慕课构建新型高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嘉应学院学报》2017,(11):97-100
高校体育教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跟"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主动将慕课技术和高校体育教学进行整合与创新,以加快高校体育学习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因此,为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体育慕课教学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特点、优势以及应用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并且对体育慕课教学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慕课教学能迎来崭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技术》2017,(11):99-106
文章通过总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在学习环境、学习行为、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等四个方面对现代教学产生了影响。随后,在不同的阶段,文章分别进行了串联式、并联式、嵌入式等三种教学模式的实践,并在理论上验证了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相比于传统教学取得的教学效果更好。最后,文章进行了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探讨,明确了慕课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才是未来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李琳 《文教资料》2015,(3):182-183
通过一学期的"慕课"与大学英语传统课堂相结合的教学实践研究,结果表明:教师与学生对慕课普遍持肯定态度。慕课课程的引入,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丰富了课堂呈现形式,增加了师生互动机会,有效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强化了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了灵活自由的学习方式,为教师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成绩评价体系。"慕课"与传统课堂的结合,使得高校英语教育更多地由静态知识传授转为智能教育,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教育信息化有助于改变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慕课"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载体。本文以师生合作开发《启蒙运动十日谈》慕课为例,从历史教学载体形式与学习范式的全新尝试与实践以及对"慕课"改进的新认识等角度,阐释了有关新探索的具体操作路径以及在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和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关键能力等方面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