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师大附中是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院士的母校。钱老常说:“在我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一个是在师大附中,一个是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6年的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教育很深,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钱学森先生晚年接受北京师大附中教师访问时说:“我对师大附中很有感情。在我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一个是在师大附中,一个是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钱老所说的人生两个高潮,一个是为他奠定人生基础的中学,另一个是为他奠定专业基础的美国高校。  相似文献   

3.
教育实习对所有全日制教育硕士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段学习过程,尤其对我而言,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教育实习,在大学时由于准备考研就放弃了教育实习,所以我特别珍惜还能有这样的机会,而且能在师大附中这样的名校实习更让我倍加重视!带着紧张又兴奋的心情来到了师大附中,由于放假前来过一次,所以很快找到了实习指导老师币。实习指导老师带我认识了网络中心(我实习  相似文献   

4.
<正>我的初中时光是在北京师大附中度过的。师大附中是一所有着优秀传统的老校,它培养了赵世炎等一批革命家,也培养了钱学森等一批科学家。我认为师大附中的办学思想,最突出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每个学生一是有明确的人生方向;二是敢于实践,不夸夸其谈。毕业几十年后,我参加过很多次校友聚会,发现师大附中学生的思想作风、言谈举止,甚至穿着都有几分相似——朴素的蓝制服和布鞋。师大附中的民主风气十分浓厚,每个学生都可  相似文献   

5.
一辈子忘不了的六年1923年至1929年,是钱学森一辈子忘不了的六年。当时他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他曾不止一次地对人说:在我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一个是在师大附中的六年,一个是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  相似文献   

6.
1981年11月2日钱学森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建校80周年的庆祝会上说:“我是1923年至1929年在师大附中学习的,离开现在50多年了,但是想起当时的学习情景,我是很有感触的。当时附中实施了一套以提高学生智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提倡多看课外书,不能死考课本。当时我们临考都不开夜车,不死读书,能考80多分就是好成绩。”钱老讲的是20世纪20年代的事。我入师大附中比钱老晚20多年,而且因抗战关系北师大附中已内迁兰州,改名西北师院附中,可以说时间、空间都相差很远了,但钱老说的优良学风则仍保存着。我是1944年秋进入西北师大附中读高中的,一…  相似文献   

7.
贵州师大附中创建于1901年,现为贵州省首批省级示范性高中,全国首批科研兴教示范基地,全国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全国高级中学校长委员会理事学校,全国学法研究名校,贵州省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贵州省教师现代化教育实习基地。师大附中位于贵阳市宝山北路,与师范大学一路之隔。既处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又无市中心的喧闹,校园自成一体,闹中取静,文化氛围浓;而且与贵州武警总队、贵州省公安厅毗邻,周边环境好。100多年来,学校经过达德学堂、正谊中学和南明中学、省立贵阳二中、贵阳师院附中、贵州师大附中等几个薪火传承的阶段,积淀了丰厚的校园文化底蕴,形成了光荣的办学传统,成为享誉贵州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百年名校。 贵州师大附中是省教育厅直属学校,是贵州师大唯一的附属中学。得天独厚地享有贵州师大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学术力量的支持,与全国各省著名师大附中建立了交流学习关系,外出学习和校本培训常规化、制度化,形成了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者达100%,中、高级职称达80%。对中学教育、升学教育、考试能力教育有深入研究,具有骄人的教育实绩和良好的社会声誉。依托全国师范院校的高师培训力量,师大附中教师及时地进行知识的更新、研究与再培训学习,至目前为止,研究生毕业和结业的教师31人,另外还有27人正处于读研过程中。 贵州省近几年的高考评卷,所设学科评卷专题组五十多个。其中,师大附中有二十位教师担任专题评卷组长,而每年都有二分之一以上的教师参加高考阅卷,直接感受和解读高考,从全省的考生试卷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这对教师增强高考复习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我曾经在师大附中工作,给我一些在思想教育理念上的启发.即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两条信念,一条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另一条是“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我们现在的父母,我们的老师都爱学生,但是我感觉很多老师、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去爱。爱学生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学生,父母爱孩子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孩子,  相似文献   

9.
根据南京师大附中和日本国爱知县丰桥市樱丘高等学校交换教师的协议,我于1988年7月至1989年7月在樱丘高中担任中文教学一年。如果要问我这一年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解三角形简说陕西师大附中申祝平1993年4月,我给初三学生讲了一节解三角形的复习课,课题是《关于解三角形的策略的建议》,当时有本省100多位老师旁听.今年高一学生将在五、六月份学习从初中上移的“解斜三角形”知识.我把自己四年前的公开课教案浓缩成这篇教...  相似文献   

11.
读书与读人     
有一年夏天,华师大出版社“大夏书系”策划人吴法源给我寄来一本书,说是他策划出版的。法源说此书很好,建议我读一读。我拆开邮件,是一本吴非著的《不跪着教书》,说实话,那时我对吴非不太了解。从作者简介中我知道:吴非,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任教于南京师大附中。在中学教师职称这一块,他已登上了最高峰。  相似文献   

12.
我曾经在师大附中工作,给我一些在思想教育理念上的启发,即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两条信念,一条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另一条是"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我们现在的父母,我们的老师都爱学生,但是我感觉很多老师、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去爱。爱学生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学生,父母爱孩子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孩子,要相信孩子,同时要和孩  相似文献   

13.
读者来信     
作文成功之路杂志社的编辑们:我是内蒙古师大附中高三的一名学生,上初一后,我便订阅了贵刊,它奇妙的文思和创新的写作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年伊始收到的2006年第1期,给我紧张的学习生活带来许多欢乐。有一件事我认为需要告诉你们。贵刊2006年第1期第5页“出墙红杏”专栏所刊的浙江海盐元济高级中学高一陈玮的《今夕是何年》一文实属抄袭,该文曾登载在湖北武汉市《楚才杯作文大赛》文集之中,作者是1995年高三学生蔡家园。望贵刊尽快查办此事。读者来信@刘旭群  相似文献   

14.
《不跪着教书》是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特级教师王栋生(笔名吴非)的又一本力作。我阅读此书感受颇多。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精神,他的学生就很难有独立思考的意  相似文献   

15.
一、学校情况山东师大附中为济南一流名校。全校有75个教学班,学生4600多人,教师约300人,其中有3名教师荣获齐鲁名师的称号。高一年级有24个教学班,约1600人,其中近600人为正式生,1000人为收费生。由于学校的扩招,山东师大附中的新教师由原来的每年5~6人增至每年30多人,青年教师的迅速增加成为学校的发展“瓶颈”。为此,学校为初进校门的青年教师创办了“未来之星学校”。学时一年,每周三晚上课。课程设置为专题讲座,内容广泛,包括校史、师德要求、教学理论、班主任、反思性教学、计算机学习、心理调整、教学案例、书法等。学校还对青年教…  相似文献   

16.
我第一次听付琪上课还是在1991年的冬天。那一年,哈尔滨市在师大附中举办了一次高三作文讲评课的教学研究活动,执教的就是付琪——那时的他三十出头,风华正茂。我记得,那天他讲的是《材料与观点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我考上了重点高中。驱使我考进师大附中的动力,竟然是——我的头发! 每个人的审美标准都不同,我觉得女孩子漂亮的关键就是有一把长长直直的黑发,像洗发水广告的模特那样。不要以为我和班上那些傻兮兮的女生是一路的,守着刘德华的“我的梦中情  相似文献   

18.
<正> 在南京师大附中就读三年,除了有100多门选修课供学生选择、60多个社团等待学生的参与外,还有丰富的专家讲座、学科活动、研究性学习、综合社会实践等课程可供学生选择。为了实现"让优秀者更优秀、让平常者不平常"的教育目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学》2003,(9):11-11
上师大附中特色网站——一首贺敬之先生的《回延安》是这个网站首页上最有创意的部分,这个上师大附中的网站记录了很多学生在暑期社会考察的点滴内容,整个页面充满朴实怀旧的气氛,与内容形成很好的默契。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北京师大附中),始建于1901 年,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一所国立中学。北京师大附中以历史悠久、名师荟萃、人才辈出享誉海内外。一百多年来,师大附中为国家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优秀人才,校友中有三十多位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和六位新中国的教育部正副部长,中共早期领导人赵世炎、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都是师大附中毕业生的杰出代表。毛泽东主席曾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